APP下载

谭恩美成名作《喜福会》研究二十年回顾

2009-01-07万永坤刘晓红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东方主义喜福会研究

万永坤 刘晓红

摘要:《喜福会》是谭恩美的成名作。本文试图对《喜福会》二十年来的研究加以梳理和回顾,剖析东、西方读者对该作品兴趣的不同点以及有可能得出的不同结论。

关键词:《喜福会》;研究;东方主义;文化政治批评

1989年,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赢得了文学评论界和普通读者的好评和赞誉,并一举夺得全美多个小说大奖,1994年改编成电影,后又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20多种语言,广为流传。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内外对谭恩美成名作《喜福会》的研究成果众多,褒贬不一。通过疏理可以发现,西方(尤其是美国)学术界大都集中于解释其种族、性别、身份、阶级、民族主义等方面的寓意,而国内更为注重的是基于文本分析的冲突和身份等问题,大都倾向于作品的文化政治批评而薄艺术审美。

一、国外的东方主义评论

尽管评论角度各不相同,西方学者一直给予《喜福会》极大的兴趣。一方面,《喜福会》已经引起不少美国主流白人评论家和多数华裔女性知识分子的关注和接受,谭恩美也因此受到广泛好评;另一方面,一些生活在异己的主流文化中的美国华裔评论家认为,谭恩美在这部作品中加深和扩大了西方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他者”印象,从而削弱了华裔抗击白人种族歧视的战斗力。

就在《喜福会》出版后不久,美国学术界马上纷纷为其喝彩。1989年3月,许多赞誉有加的书评开始出现在美国的一些重要媒体上,如《时代》John Skow的《虎女》(Tiger Ladies)、《新闻周刊》Doroth Wang的《未明之秀赛》(A Game of Show Not Tell)、《纽约》Rhoda Koenig的《中国传家宝》(Heirloom China)、《纽约时代书评》Orville Schell的《母爱深入骨髓》(Your Mother Is in Your Bones)。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Amy Ling(林英敏)、Marina Heung、Walter Shear、Ben Xu、Stephen Souris、Zenobin Mistri、Patricia L. Hamilton、Alison Gee和Zeng Li(曾理)等多位美国评论家相继客观而不失赞许地评论隶属边缘文学的《喜福会》,他们将《喜福会》和汤亭亭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进行深入对比,认为谭恩美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华裔文学传统中的异域情调、讲古、家庭关系和文化冲突,同时,她也摈弃了关于中国女性的刻板形象,发展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思想。

与此同时,Frank Chin(赵健秀)、Jeffery Paul Chan、Shawn H. Wong等部分美国华裔男性评论家却竭力否认《喜福会》的中国文化属性及其中国或华裔传承。他们谴责谭恩美为了迎合西方社会长期盛行的东方主义情愫,在《喜福会》中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贫穷、落后、愚昧的“他者”,夸大和强化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同时大量描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丑陋因素,正是神秘怪异的中国和文明理性的美国产生的强烈对比才让西方读者那么着迷。1991年,以《喜福会》为例,赵健秀在与他人合著的《大唉咦!》(The Big Aiiieeee!)中表示:“谭恩美小说中所描绘的中国和美国华裔都是白人种族主义想象的产物,既不是事实,也不是中国文化,更不是中国或美国华裔文学”。

二、国内的文化政治批评

中国学术界对《喜福会》的研究始于1994年。《中国期刊网》1994年至2008年底的数据库中,仅篇名出现《喜福会》的文章就有104篇,而主题搜索则有216篇之多。但纵观各家对《喜福会》的评论,似乎大都倾向于文化政治批评,而薄艺术审美。文化、冲突、融介、身份、主体等词,要么出现在文章篇名中,要么出现在关键词中,而其中又以冲突和身份的出现频率最高。

以《中国期刊网》搜索到的104篇文章为例,其中仅《在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上——评〈喜福会〉文本结构的特色》(徐劲,2000)、《文本风格与创作语境——由小说〈喜福会〉谈起》(施敏捷,2001)、《〈喜福会〉的人物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叙述学和文体学分析》(戴凡,2005)和《飞散、杂合与全息翻译——从〈喜福会〉看飞散文学写作特色及翻译理念》(周晔,2008)等10篇探讨小说作为艺术品的特性,其余94篇或分析小说的文化问题,或讨论作品的政治批判性。

探讨文化问题的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分析小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如《解读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国麻将》(张瑞华,2001)、《从中国麻将解读〈喜福会〉的文本结构及叙事魅力》(李敏,2007)和《美国裔族文学中剪不断的“根”文化——从〈根〉、〈喜福会〉、〈短暂的礼拜五〉说起》(张军,2008)。另一类讨论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冲突、文化融合问题,如《隔膜·冲突·融合——〈喜福会〉的跨文化审视》(刘晓红,1998)、《〈喜福会〉:异质文化交会的画卷》(刘熠,2000)、《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程爱民、张瑞华,2001)、《从〈喜福会〉的“美国梦”主题看东、西文化冲突》(袁霞,2003)、《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华裔小说〈喜福会〉》(王和平,2007)、《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朱漱珍,2008)。

《喜福会》政治批判性的探讨文章也可分为两类:一类从文化批评角度或后殖民角度讨论作品的文化身份主题,如《边缘文化与〈喜福会〉》(柯可,1999)、《从话语消失看〈喜福会〉中主体重建》(陆薇,2000)、《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胡亚敏,2001)、《解读被双重边缘化的文化属性——试论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刘卓,2003)。另一类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的女性意识,如上一类的最后一篇以及《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兴起与谭恩美的〈喜福会〉》(包丽丽,2003)、《试论〈喜福会〉中的埃勒克特拉情结与母性力量》(顾静芸,2007)。

参考文献:

[1] 谭恩美. 喜福会[M]. 程乃珊,贺培华,严映微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尹晓煌. 美国华裔文学史[M]. 徐颖果译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 崔万胜,张萌.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述评[J].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65。

[4] 林涧. 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及归类[J]. 戴从容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18。

[5] 华茜. 东方神秘降服西方文明——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浅议[J]. 名作欣赏,2008(5):92-93。

[6] 曾理. 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9-15。

猜你喜欢

东方主义喜福会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后殖民语境下的欧美鲁迅研究与误读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
《麦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