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

2009-01-06唐明广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7期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建设工程

唐明广 张 敏

摘要:控制建设工程实施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资金投放量最大的阶段,也是货币资金转化为建筑实体的最关键阶段。工程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应用各种施工技术,通过精心组织将建筑产品由蓝图变成工程实体,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建筑安装施工生产过程。此过程中对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可以为施工企业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优化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成本控制;项目经济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7-0133-02

控制建设工程实施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资金投放量最大的阶段,也是货币资金转化为建筑实体的最关键阶段。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指运用科学的造价控制理论和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将工程造价始终限制在预定的控制目标范围内。

一、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工程实施阶段,即从施工图设计完成并通过审查提交建设方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为止。

工程造价的形成先后要经历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与管理、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材料管理、竣工结算等主要环节,这些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工程结算造价的高低。在这个过程中,工程造价经过预算价、中标价、合同价、合同调整价的一步步演变,最后以竣工结算价的形式确定下来。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造价形成的过程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工程招投标环节的影响;(2)合同签订与管理环节的影响;(3)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环节的影响;(4)材料管理环节的影响,一方面材料价格是中标价与合同价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材料费用在建安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材料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材料管理的失控也必然引起工程造价的失控;(5)竣工结算审核的影响,结算审核是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通过严格、细致的结算审核,可以确保工程结算造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造价控制的各个环节均会对工程造价的形成产生影响,其中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与材料管理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对这四个环节的忽视就是导致造价失控的直接原因。

二、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研究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一般在施工阶段承包合同价已确定下来,造价控制的目标已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或是责任心不强或是财务上控制不严,容易造成资金流失,这些都会加大工程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唯有成本管理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成本管理这一核心。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项目经理,把工程成本控制与项目经理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在抓好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好工程成本,并协调好项目内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则应搞好生产进度,严格按图及规范施工,严格质量关,尽量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返工或返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施工过程耗用的工、料和其他费用认真把关,对增减或更改项目要做好现场签证;对材料员,则要做好材料的验收、保管、使用、回收,并与预算人员及施工人员加强联系,及时调整材料的采购需求计划,减少因计划不妥造成的损失。同时,应把好质量数量验收关,不使不合格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入现场,而且还应做好限额领料,杜绝各个环节的材料浪费;对预算人员,应深入现场,掌握实际施工情况,包括施工进度及工程款拨付情况、材料的购置等,还应配合项目经理落实现场签证,并根据施工进度及有关定额计算好下一阶段的材料、人工、机械设备需用量,为材料的购置、人工、机械设备的安排提供依据。此外,作为预算人员,应认真研究施工合同,熟悉相关定额,按照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和有关计价依据进行计算,为竣工结算做好准备。

(二)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抓好机械与材料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三)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竣工后建筑产品应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把好质量关,可控制和降低工程的质量成本。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修甚至返工,由此而造成的返修损失、废品损失、复检费、停工费、事故处理费或是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因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所需的一切费用,这些都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如上道工序质量控制不好往往会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甚至下面所有工序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人工费增加及工期延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意识到这些,做好施工前准备,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把不合格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并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就能够抓好工程质量,将不必要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控制好工程造价十分有利。当然,那种在施工过程中片面追求工程质量,不惜代价多耗费材料和人工,置成本于不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施工单位应精心组织、合理施工,在满足合同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董士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造价管理,2003,(5)

[3]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建设工程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浅谈市政工程中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