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军狙击之王朝鲜战场显神威

2009-01-05

军事文摘 2009年12期
关键词:观察员狙击手志愿军

马 季

22岁的狙击天才

1950年1O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经过第一阶段八个月的运动战,沉重地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歼敌23万余人,其中美军11.5万余人。面临军事和政治上的巨大压力,美国从1951年五六月间开始暂停全面进攻,转入战略防御,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表示愿意举行停战谈判。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军突然以集束火力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发动猛烈攻击,上甘岭战役爆发。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交战双方投入了重兵反复争夺,这场空前惨烈的战役整整持续了43个昼夜。上甘岭战役结束不久,志愿军第24军接替15军开赴前线。一个名叫张桃芳的新兵,跟随这支部队第一次来到了阵地的最前沿——597.9高地。22岁的张桃芳明白,这里是真正的战场了。

张桃芳所在的九班是加强班,负责坚守上甘岭597.9高地前沿,对面就是敌人的一个营指挥所。为痛击敌人,上级决定开展冷枪冷炮灭敌运动,挑选技术过硬的射手建立狙击组。张桃芳训练刻苦,射击本领提高很快,获准加入了狙击组。1953年1月29日,张桃芳第一次在狙击台发现敌人后,便立即瞄准开枪,连发12颗子弹未伤一敌,却引来敌人一发冷炮差点把他炸伤。第二天清晨,张桃芳早早地趴在了狙击台上。对面阵地上静悄悄的,张桃芳心中不免有些焦急,第一天的失利的确让他心中慌乱。他努力稳着心神,耐心地等待着。过了很久,目标终于出现了,从正南无名高地出来三个敌人。张桃芳一下子兴奋起来,他瞄准了第一个敌人,“啪”的就是一枪,可是第一个敌人没打着,跑掉了。而第二个敌人却正好赶上这颗子弹,倒下了。第一个敌人和第二个敌人的距离,正是狙击的时间差,张桃芳一下子找到了前一天失误的原因。

朝鲜战场多山的地形让提前量的估算极为复杂,狙击手必须考虑到山地的坡度、对手的高度,还得结合目标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然后确定瞄准点,才能命中目标。所有这一切必须经过多次的磨合训练,才能达到枪人合一、百发百中的境界。此后张桃芳针对这一要领,晚上也练,白天也练。白天找目标打,练不同环境下准确寻找瞄准点;晚上照着油灯练,油灯是死的,主要是练臂力。凭着悟性和苦练,张桃芳神速地适应了自己的角色。2月10日,他一共击发9次,射杀敌军7名,成绩超过了所有老狙击手。

朝鲜战场大显神威

一天黄昏时分,班长吕生堂生火做饭时牺牲了。

敌军的炮火覆盖极为准确,这一定是那些炮兵观察员精准报告目标方位,指挥炮兵攻击的结果。张桃芳意识到,他必须尽快解决掉这些时刻存在的威胁。黎明时分,张桃芳登上1号狙击台。1号狙击台所在位置有一块巨大的青石,张桃芳在青石的两侧各放了一支步骑枪,这样就可以在同一块阵地变换角度射击,而大青石可以当作掩体。那个观察员出来了,和以往一样,他依然在反复地试探确认没有危险后,登上了一个制高点。等他第四次出来的时候,张桃芳不客气了,子弹“嗖”地一下飞出去,闪光弹从对方的胸口穿了过去。观察员惊喜地喊,老张,打着了。张桃芳没有动,因为他经过前一天的观察,感觉对面的炮兵观察员绝对不止一个。果然,目标再次出现了。但敌人很是狡猾,围着碉堡前后不停地转,也许在有意吸引狙击手暴露位置,张桃芳没有贸然射击。如果是直线走或横线走,只要算好提前量就可以击中,但是敌人绕着碉堡转,是弧形运动,很不好瞄准。狙击手要做到一枪毙命,绝不射没有把握的子弹,张桃芳在寻找着最佳的射击角度。突然,他灵机一动:碉堡不是圆的嘛,让他转就是了,我就瞄准一个点,只要他在这个地方一出头,就干掉他。这样就需要狙击手掌握对方走路的速度和身高。张桃芳将准星校正了三次,迟迟没有击发。那个敌人也许觉得自己很聪明,不会被打着了,转得更有劲,先是正着转,后来又反过来转。好像是在做游戏。张桃芳的子弹终于出膛了,那个炮兵观察员一个跟头栽了下去。一天之内,张桃芳连续得手,三名炮兵观察员被尽数消灭,这无异于毁掉了敌军炮兵的眼睛。

1953年4月,交战双方终于在一直悬而未决的战俘问题上达成新的协议,并决定彼此交换部分战俘,这一举措成为推动停战谈判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停战协议没有最终签订之前,战场上的士兵还只能是兵戈相见。

春寒料峭,张桃芳潜伏在4号射击位置,对面主阵地上很少有人会轻易暴露目标。在正南和西南高地之间的山谷中,有一条已经枯水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经常有往返的士兵从桥上穿过。张桃芳伸出手指,大致目测了一下,距离约有800米。

一个黑点进入张桃芳的视线,张桃芳仔细观察黑点运动的规律。很快发现,那个黑点不仅仅纵向移动,而且同时横向左右摇摆,又是个狡猾的家伙。800米的距离,弹丸飞到那儿已经开始下沉了,高度不好控制。而且,花步每秒钟走几步,加上速度变换和人的上下起伏,目标就更难确定了。可这怎么能难倒张桃芳。他想,你走花步,那我就等着打你的花步,反正你有停的点,只要瞄准你停的那个地方,手快枪快,就不怕打不着你。张桃芳深吸了一口气,第一枪就给他撂倒了。这一天,张桃芳连续在800米的距离两次击发成功,创造了志愿军中普通步枪最远射杀纪录。张桃芳在志愿军中独占鳌头,然而真正的肯定还是来自于对面阵地。对手无时无刻都在想方设法除掉这个劲敌。

1953年5月的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张桃芳一早就上了阵地。他刚沿着交通沟到3号狙击台,就有一串子弹贴着头皮飞过。“今天苗头不对,看来有人在等着我”,他感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张桃芳拾起交通沟里的破钢盔,用步枪将它顶出了交通沟。可晃了半天,却没有任何动静,很显然对手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射手。“总算遇到了对手”,张桃芳暗道。他突然蹿起,几个箭步穿过一小段空地,刚要进狙击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迫他的脚跟,打得地面尘土飞扬。他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

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手,对手暂时停止了射击。张桃芳慢慢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的阵地,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它方向射击,他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或许是诱饵,而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搜寻他的位置。

张桃芳耐心搜索着,终于发现了对手的位置。他立即出枪,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对手也发现了他,脑袋一偏,脱离了他的子弹,紧接着对手的机枪也吐出了火舌!张桃芳再一次被压制到掩体内。这一次,对手也显然意识到了张桃芳的厉害,机枪始终对准了狙击台,

几秒钟一个点射,他一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射。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对手的弹着点。过了很长时间,他突然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集中在狙击台左侧,电就是他所在的这个位置,而对右侧点射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张桃芳在沙袋掩护下慢慢爬到右侧,轻轻把枪伸了出去,但是他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是对手的疏漏还是圈套。观察10分钟后,张桃芳发现机枪的弹着点并没有变化,这说明对手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位置。时机到了!当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时,他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几乎与此同时,对手也发现了他,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

高手对决,胜负只在瞬问。他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当他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的子弹也贴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

接受军长的检阅

24军的狙击战很快打出了名气。一个多月后,第214团报上来,说第八连有个战士张桃芳,用247发子弹打死了71个敌人。军长皮定均不大相信这个数字。他从床下拿出一双皮暖靴,那是志愿军总部发给高级干部的装备。“你把它带上,去八连看看那个张桃芳,一来看他消灭3个敌人,要是真的,就把靴子送给他,要是假的——拿回来,处分他的连长营长团长。”他对作战参谋交代道。

参谋找到张桃芳,怕他紧张,没有说是军长派来检查的,只说想看看他的狙击战术。其实张桃芳并不在乎参谋的来意,他觉得有人看着打更刺激。

次日拂晓,张桃芳把参谋安置在一个隐蔽位置,让他别动,因为敌人的狙击手肯定也盯着这儿呢。张桃芳提着一支水连珠上了狙击台。东方发白,朦胧中,对面300米处出现了一个人影,张桃芳悄悄地说声我打啦。一声枪响,那家伙像柴禾堆一样倒下了。参谋看着表,15分钟,那家伙没动。好,算击毙!片刻,一个哨兵转进了视野,180米左右。又一声枪响,一发曳光弹拉着弧线撞到了那个哨兵的胸部。几乎同时,一串机枪子弹落在了张桃芳的射击台上。敌人也盯上他了。参谋是个行家,知道现在张桃芳态势不利。他没看见人家,人家却看见了他。这时天大亮了,张桃芳用步枪顶着一顶钢盔想诱敌人上当。老把戏,敌人早看透了,没搭茬儿。张桃芳决定冒一下险,猛地蹿过一片空地,跳进另一个掩体。一串子弹撵了过来,他双手一扬,身子一翻,作被命中状。这下看清楚了,一挺机枪架在两块大石头缝中,后面晃着一个脑袋。张桃芳悄悄向参谋报出目标位置,然后一声枪响,对面的枪也同时响了。结果是张桃芳技高一筹,消灭了对方。参谋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不久,张桃芳毙敌超过了3位数。皮定均按捺不住了,想亲自去看看自己的这个兵。

“不行,你不能去!”第214团团长恽前程把他拦住了。“什么!你指挥我,还是我指挥你?”皮军长把眼一瞪。

“你指挥我,你指挥我!可也有人指挥你呀!志司有规定,高级首长到前边去,要总部批准。要不,咱先请示一下?”恽前程嘿嘿一脸诡笑。

“算了,我不去了,你把他叫来吧!“皮军长也有没辙的时候。张桃芳背着那双漂亮的靴子来见皮定均,里边叮叮当当舌L响。

“你怎么把它背回来了?”

“你更需要他。”张桃芳压根儿就舍不得穿。

“里面是什么?”

“弹壳,打死一个敌人,就放一个弹壳进去。”

“有多少?”

“211个。”

“嗯,你打死了211个敌人,可没打出名堂。”

张桃芳一愣。

“你们团的番号是什么?”

“第214团。”

”好,你要打214个敌人,再打3个,一个也不要多,一个也不要少。”

张桃芳傻呵呵一笑,我当是什么呢,这个容易。

“把靴子换上。”

“军长……”

“立马换!”

一双臭脚丫子塞进了漂亮的皮暖靴。心里暖暖的张桃芳回到了阵地。不到1个小时,3个美国鬼子就成了他的枪下鬼。

第24军坚守阵地5个多月,大仗虽然没捞着打,冷枪毙敌倒有1万多人,冷炮毙敌也有4000多人。难怪后来联合国军官兵给上甘岭597,9北山阵地起了个名字——狙击兵岭。而志愿军狙击之王张桃芳从1953年1月29日开始当狙击手到5月25日止,持续时间为3个月零26天。除去集训、开会等活动外,实际射击时间32天,耗弹442发,毙敌214名。5月26日正当他想大显身手超额杀敌时,军部通知他撤离前哨归国,作为志愿军青年代表团成员列席共青团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当再次归队时,朝鲜停战协议就签字生效了。同年,志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猜你喜欢

观察员狙击手志愿军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狙击手普京”
手持CS/LR4 7.62mm狙击步枪的警察狙击手
技术指标选股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