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全国中考佳作展评(四)

2009-01-05

新语文学习·初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明灯苏东坡文体

【真题回放】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心的幽暗之处需要文学来点亮,人生的许多梦想需要文学来点亮,艰苦岁月里蒙上的阴影需要文学来点亮,执著探索中萌发的思想需要文学来点亮。在你的求学生活中,你肯定也被文学点亮过。一首诗,一篇散文,一本小说,一出戏剧,就像一盏灯,点亮着你的心,点亮着你的梦想,点亮着你的岁月,点亮着你的思想。

请以“文学是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写生活中你自己的事,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2)所记所议必须联系文学或文学作品;(3)如出现校名,一律用“XX”代替;(4)除诗歌外,文体自定;(5)字数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

“文学是灯”,这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2008年9月30日在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演讲的题目。2009年江苏无锡市中考以“文学是灯”为题要求考生作文,很有语文味,既可以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掌握和运用的基本功,更可以考查其人文高度和精神尺度。审读“文学是灯”这一题目,一股浓郁的文学气息扑面而来。可以说,今年无锡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体现新课标理念、关注学生个体精神成长的好题目。

“文学是灯”,运用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灯”为喻体,“文学”是本体。“文学是灯”含义是:文学,能为我们的人生道路点燃一盏“灯”,文学能陶冶自己的心灵。构思行文时,要结合文题所提供的导语材料及要求。此则作文题的导语材料诗意化、哲理化和情趣化,有助于考生从几个方面来打开思路,既拓展选材的广度,又易挖掘出思想的深度。而“要写生活中你自己的事,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则要求考生必须写自己,这是在引导考生挖掘生命个体的意识,写出自己对文学独有的精神感受,写出自己借着文学这盏灯去烛照自我幽微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过程。

动笔时,除注意从以上角度切入外,还应用心打造语言。于文章的开头、结尾及过渡处运用新鲜的语句,创造精美的排比句,借助诗意化的表达,引用文学作品中的名言警句……若能熟练而恰当地运用这些语言技巧,你的文章会更易出彩出新。

“除诗歌外,文体自定”,即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并且应在构思中努力突出文体特征。如果写成记叙文,一定要注意情节的生动曲折,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果写成议论文,论点一定要鲜明准确,论据要典型充实,论证须严谨且富有逻辑;如果写成散文,要抓住一“神”挈领全文,句式注意灵活多变,思考应当深刻睿智,让自己的文字充满文学气息,与文题契合。当然,除常见的文体外,考生还可以运用书信、寓言等文体,但要注意凸显文体特征,不要写成“四不像”。

另外,写好这篇考场作文最关键的是说真话、抒真情,真是善、美的基础。只有说真话、吐心声,才能写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也才能打动阅卷老师。如果“文学是灯”的感觉不是发自灵魂深处,不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是无病呻吟、刻意塑造的“虚情假意”,那么,这样的考场作文只会让人反感,也自然难以获得高分。

文学是灯

苏州一考生

我爱文学,爱它那行云流水般的通畅,爱它那天高云淡般的深邃。应该说,每一部出自不同作者的经典作品,都自有其独特的风格,或深沉、或轻快,或伤悲、或欢愉。但无论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都能带给我感官与心灵的双重愉悦。文学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将我心中的阴云驱散。我曾随三毛走遍撒哈拉沙漠,听她叙说她与荷西之间种种感人至深的故事,陪她一起痛哭流涕;我也曾走进安妮的世界,感受着她的惊悸、无奈与绝望。我看见大观园的雪一片片飘落,听见辕门外撕心裂肺的啼哭与痛苦的呻吟。这时我已不再是我,我甚至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只有当我从文学中尽兴归来,才感觉到一具躯壳坐在案旁。

有人说我太过痴迷。痴迷又怎样?文学中自有一种在现实生活里无法体会到的意境。那种“山如黛,月如钩”的静谧,那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凉,那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萧条……这些,难道在高楼林立的今天还能找得回来?

一个人的品性、修养,总能被文学濡染。当然,文学不是指现今畅销的那些言情、暴力小说。人们常说的书卷气,也不是戴副眼镜、怀揣一本砖头书就能装出来的。那种受文学熏陶而产生的气质与风度。能使人的一言一行都充满魅力。现代社会,人们常以金钱、地位来衡量一个人,因此学者常被放在很低的位置。可是,在我心中,那些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人怎么能与满腹才气的学者们相提并论呢?

我一向反感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也不赞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欣赏经典文学只是一种兴趣,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以了解生活以外的世界,不再有国界、时代之分,从而可以找寻到无穷的乐趣。为何非要把文学这盏灯看成是跻身显贵的踏脚板呢?我心目中的文学的神圣地位被这些世俗的想法玷污了!

心痛又有什么用?我依然热爱我心中的那盏灯。追星、时髦、电子游戏不能引起我的丝毫兴趣,只要一间小小的书房,一张小小的案台,一杯微温的清茗,还有一盏灯,就足以让我自得其乐。外面的吵闹喧嚣又“何有于我哉”?

文学,像一盏明灯,让我拥有了一份最恬静的情感和一个最高尚的兴趣;文学,像一盏明灯,陪伴着我、你、他……

点评:这是一篇意境俱佳、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内容丰富,形散神聚,紧扣“文学是灯”这一命题,以抒写欣赏经典文学的乐趣为主旨,思路开阔,联想广泛,纵横驰骋。既有对文学之趣的具体描写,又有对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批判。结尾“文学,像一盏明灯”自然点题,进一步升华文章主旨。另外,小作者语言功底深厚,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名言警句信手拈来,纵情挥洒,张弛有度。文章感悟真切,议论生辉,的确是一篇考场佳作。

文学是灯

苏州一考生

小时候,我就喜欢文学,但是我读文学名著有一个特点:速度很快,大有一日十行的感觉。小学四五年级时,我的“功力”日益加深。一本大部头的文学名著,我两三天就可以“解决”。爸爸、妈妈却总说我看书不认真。不过,他们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觉得在短时间内就“博览群书”并没有什么不妥。

我依旧坚持用这种方式看书,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那是一个星期日,我在街上看见一个旧书摊,就急忙走过去,挑了一本《古代诗词选集》翻看起来。看着看着,我心血来潮,想找一首词回去考考一向博学多识的爸爸。于是我拿出笔,抄下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

跑到家中,爸爸正在看报。我得意地走上前,问:“老爸,我考你一首词,怎么样?”爸爸有些惊讶,但是仍然微笑着点了点头。

“人有悲欢离合。”我摇头晃脑地读着,“下一句是什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爸爸不慌不忙地答道。

“嗯,不错,后面两句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我心里暗暗称赞,“最后一个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爸爸自信满满地回答。

“哈哈,你错了。作者不是苏轼,而是苏东坡。怎么样,爸爸,你不懂了吧!”我得意洋洋。

“哈哈!”爸爸大笑起来,“儿子,你可真逗,苏东坡不就是苏轼吗?”

怎么可能?我不相信!但看爸爸那认真劲儿,又不像是在骗人。为了“安全”起见,我转身跑出家门,向旧书摊奔去。到了旧书摊。还好,那本书还没被卖掉。我急忙翻到那首词,原来,我忽略了词下面的作者简介:“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常称之为‘苏东坡。”

我心中的那盏灯终于亮了,原来我阅读文学经典真的很不细心。我终于懂得,读书的过程就如同在黑暗中听人讲故事,悟的过程就如同点燃火柴,而悟出的“道”和“理”正是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盏明灯。灯点得越多,我们前进的道路才会越光亮。

点评:“文学”有广义、狭义之分,阅读文学经典不仅包括所读的内容,还包括读书的方法。本文就是从后一角度来构思作文的。作者紧紧扣住“我与文学”来构思,撷取了父子俩关于苏东坡其人其名争论的镜头,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行文,从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欣赏文学经典切忌粗心。本文毫无雕饰,语言朴实清新,给人淳朴自然的感觉。从作者对文学的热爱来看,他一定会在文学殿堂中收获良多!

猜你喜欢

明灯苏东坡文体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做一盏明灯
明灯
另类文体巧谋篇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