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答题要规范有序

2009-01-05

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讯 2009年9期
关键词:农业税史实选择题

方 巍

2009年6月,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湖北省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的阅卷工作。阅卷组负责人首先对阅卷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对于答案的赋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赋分的基本原则就是,给的每一分都是有证据的,扣的每一分也是有证据。总之,减少阅卷中的失误,在保证按时完成工作量的前提下对每一位考生公平公正。下面谈谈在本次阅卷过程当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文综历史试题命制的特点分析

下表是历史学科每一部分分值分布:

笔者觉得有如下特点:

1.总体来看,今年历史高考题仍然是主要考查考生的能力,选择题主要以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先读懂史料,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才能正确作答。今年的文综试卷中的历史部分考查知识点广、覆盖面大,题目形式灵活多变,难度比去年有所上升。选择题难度加大,非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

2.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文综卷历史部分共占100分,选择题12道题,非选择题2大题,包含5道小题,除选择题16题外,绝大部分题目设置了新情境,运用了新材料,反映出对考生阅读历史材料、把握有效历史信息能力的要求。

3.在突出时代特色的同时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009年高考湖北文综依然是使用全国卷,在全国卷的历史部分,大部分题目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体现了对学生基本史实精确掌握的要求。其中有几题,例如选择题19、20、21等题,均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深刻掌握。在选择题中,古代史部分相对容易,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难度较大。

4.依然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能力立意永远是高考的原则,而学科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在此次历史部分的考查中,笔者明显感觉到高考历史题和前几年的高考题在立意和难度上均有提高,但是整体上讲,却又在考生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只要考生综合运用平时所学,对历史知识有精确的认知能力,依然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将会依然是全国高考历史部分的特色。因为高考毕竟是选拔性的考试,在考试中设置难题是情理之中。

二、高考阅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很多考生把有的非选择题当成是政治学科的题目作答。

笔者参阅的是第37题的第2小问。在阅卷中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这道题在设置上应该是属于历史学科的考查,从题目中材料的给出以及设问的时间限制来看,均是一道历史题,但是很多考生不认真审题,将很多政治学科中农业税的降低写进答案。题目中指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已经很明确的告诉考生,回答的内容应该是1950——1965年的农业税降低的原因,根据教材内容,这一时期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这两章的内容。教材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农业税降低的史实,但是从分析题目入手,考生应该能够归纳出这段时间农业税变化的原因,但是很多考生答成了新时期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把不同的时期弄混淆,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实在可惜。

2.在答题上遗漏了要点

第37题第2小题问的是农业税变化的趋势及主要原因。对于1950—1965年这个时间段,可以分作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60年代对农业的调整等几个重要的阶段,很多学生没有认真把这个时间段做细致地划分,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出现了史实混乱的现象,大多数考生能答出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但是不知道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需要农业的支持;能答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却没有回答60年代对农业的调整。正是因为答题中遗漏要点太多,在得分上自然不会很高。

3.答题没有使用标准的历史学科语言

所谓标准的历史学科语言,即在书写答案时,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表达有关史实、概念和历史结论等。但是笔者在阅卷中,发现部分考生答题时不能使用规范的历史学科语言。在回答第37题时,部分考生把政治学科的语言用在历史学科上面,比如回答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居然答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关系,还有考生简单就农业税答关于目前国家对农业税的一些政策,扯到三农问题上去了。

4.答题时不分要点或者答题语言过多。

在高考历史阅卷的过程中,每份试卷在电脑上停留的时间较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这样就决定了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文从字顺,要点分明。部分考生在答题时没有关键的序号或者分段,直接在一点里面写完答案,阅卷老师需要花时间从中分出要点,但是仍不能保证看清楚学生回答的关键语句,因此在阅卷中可能会判出低分。这样的阅卷尽管有失公平,但是考生也应为此付出代价,因此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规范答题,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5.在卷面书写方面的问题

除了以上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外,在阅卷中还有部分考生的书写也存在着很大问题,比如:部分考生书写较乱,字迹潦草,笔迹不清楚;部分考生字太小,阅卷老师根本无法看清;还有部分考生答题错位,和别的题目弄错了位置,其实这样完全就是没分了,因此考生务必在答题时,不能答错位。

三、关于2010年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处理好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升华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考生在“提取有效信息”“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方面的不足,因此要注重材料题的练习,把锻炼学科能力的工作贯穿到每节课当中。在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不仅仅要将课本史实记清记熟,同时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功底作为支撑。比如选择题19题,答案是台儿庄战役,该题需要考生从题干中找到有效信息“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这样的战术在备选项中哪一次战役中使用过呢?考生如果没有相关史实储备,对该题的指向是不明确的。其实,在回答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时,对这些战役应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分析这些战役之所以取胜或失败的缘由,台儿庄战役正是题干所指的战役,尽管教材中没有讲述相关战术,但是从教材中对于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最大胜利的意义却有讲述,因此,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这个结论,而且还要分析为什么台儿庄战役会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学习该知识点,对于能客观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抗日功绩是很有帮助的,也能增强自己对于李宗仁等国民党将领的深入了解。

2.注重审题能力的锻炼:考生在高考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正是考生在平时考试中也可能出现的问题,审题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成败。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时间、事件,包括引文,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多看,认真审题,把答案划定在应该给出答出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史实张冠李戴或者不同时期混淆错乱,答得再多都不会得分。

3.注重规范化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养成书写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和整洁化方面的规范意识。在笔者的阅卷中,绝大多数考生能规范答题,但是仍然有考生好像没有受过专门历史学科训练,表现出答题上的随意性。随意性的答题,只能导致失分。因此,平时对规范化训练也应时时注意。

以上是笔者在阅卷中的若干体会,希望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严格要求自己。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到考场上非智力因素的发挥,都要做到规范有序,稳扎稳打。只有如此,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

[作者单位:华中师大一附中]

责任编辑周汉桥

猜你喜欢

农业税史实选择题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新中国农业税存废记
新中国农业税大事年表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农业税取消10周年回望“皇粮国税”
史学素养视域下“三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