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恕,还是惩罚?

2008-11-28杭起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小兄弟放风筝惩罚

杭起义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在《风筝》一文中,鲁迅叙述了20年前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不仅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可是,当人到中年的“我”忽然醒悟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心头便无法卸下自己曾经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那一幕。一颗铅块似的沉重的心,总想找到一种补过的办法,却都无济于事,于是愈加内疚而悲哀。其中有这样几段话: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在了解全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们对这几段文字的讨论特别激烈:有的同学认为他的“小兄弟”是真的忘却那“精神虐杀”的一幕了;有的同学却认为“忘却”不可能,“惩罚”才是真;还有的认为鲁迅这样写是另有用意的。那么,究竟是忘却,还是记得?究竟是宽恕,还是惩罚?抑或有其他意思在?以下发表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的几种代表性意见。孰是孰非姑且不论,只是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观点一:已经忘却,是宽恕

当“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去讨小兄弟的宽恕时,他却“全然忘却”。在“我”看来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他听着往事反而“惊异”地一笑:“有过这样的事吗?” 从小兄弟回答时“惊异”的表情上看,他确实忘记了,否则他不会对此事感到“惊异”的。也就是说曾经身受“虐杀”的“我的小兄弟”现在已毫无怨恨了。因此,我确信“我的小兄弟”是真的忘了。

并且,毕竟兄弟情深啊,弟弟也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他应该十分理解,每当哥哥回忆起儿时“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时,是多么后悔,多么痛苦,所以他应该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这样的话,以便让哥哥得到宽恕。可他却回答道:“有过这样的事吗?”这是宽恕了哥哥,还是惩罚哥哥?难道他想让哥哥的心沉重一辈子,并痛苦一辈子吗?当然不会!因此能为这句话作注释的原因只有一种可能——弟弟真的忘记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

更深一层来看,我认为“小兄弟”真的忘了那一幕的现实理由是:那时的中国正从一个封建没落的朝代中走出来,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在家里,依然是小辈听长辈的,同辈听兄长的。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我的小兄弟”自己并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行为。而一旦被兄长发现,受到责罚,也是理所当然。所以说,他也就不会对此耿耿于怀了。如果说,这叫“宽恕”,其实他早就宽恕了哥哥。(吾隽杰)

观点二:不会忘却,是惩罚

我认为“我的小兄弟”并没有忘却那“精神虐杀”的一幕。课文第三自然段写弟弟看风筝时的神情,如“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还有看风筝时的动作,如“惊呼”、“跳跃”等,这些描写都可以体现出弟弟喜爱放风筝。而且他明知“我”反对,却背着“我”偷偷地在小屋里制作风筝,更体现出他对风筝的喜爱程度之深。

他如此喜爱风筝,而“我”却在小屋里毁坏了他“苦心孤诣”地偷着做的风筝,并且“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他都曾“绝望”过,可见他一定不会忘却那“精神虐杀”的一幕的。

另外,“‘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中的“惊异”一词也说明了他原以为只有自己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没有想到哥哥至今还记得,所以他对此感到非常吃惊。并且常理之下,一个人忘记了某件事,当然也不会认为当事人还记得它,而这件事又被当事人所提及,触动记忆,一定只是惊讶,但不会笑。只有自己记得而以为当事人忘却了的情况下,提及往事,才会发笑。这一个“笑”字也透露出同样的信息。

我在4岁时曾有一次溺水被人救起的痛苦经历,虽然当时只有4岁,如果现在有人让我说起那件事,我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来。而“我的小兄弟”当时都已经有10岁了,更不会忘记那“精神虐杀”的一幕。

既然没有忘却,为什么“小兄弟”表现得“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呢?我认为他的本意是,怨恨虽在,毕竟已是往事,“有过这样的事吗?”话中还带着一丝不快,已足够起到“惩罚”的作用,但恰恰是这样的回答,让“我”的期望落空,反而加重了对“我”的惩罚。(赵伊)

观点三:另有用意

春二月,淡蓝的天空中,一二风筝浮动,地上,几个孩子欢呼雀跃,可却不能减轻“我”内心的悔恨。悲哀充斥在寒冷的异乡空气里,随着风筝荡漾,这就鲁迅在写《风筝》时的心情。

看今日景,忆当年情,儿时的错误就像一道伤痕,遗忘了,一切就都过去了,可一旦想起,就永远也摆脱不了那种痛入骨髓的精神折磨。

可是,在鲁迅看来,最悲哀的,还不是这些。当悔恨交织,疯狂地吞着心灵时,内心的良知也就被激起,此时,一句宽恕的话仿佛就是一味良药,可以瞬间治愈受伤的心灵。可“我”得到的却是弟弟的遗忘,这就犹如在那早已支离破碎的心上,又添上了一种深沉的痛。也许,当“我”从梦中惊醒,思绪却还停留于弟弟在风筝被毁时的绝望表情和旧事被提起时的惊异笑容上,这已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噩梦!

当年的“精神虐杀”,是那老幼尊卑的封建伦理促成的,然而现在的“精神健忘”何尝又不是封建道德的桎梏造成的呢?身为当年的虐杀者,“我”心怀多少懊悔,可面对“精神健忘”的弟弟,又能说什么呢?只有叹息!被虐杀者的麻木使悔恨者无从补过,也使那么多人能够恣意妄为,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精神虐杀。鲁迅是多么地怨恨这一切啊!正是这些,使“我”有错无法偿,有怒不敢言。我们不难想象,此时“我”心中的绝望,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弟弟!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忘却”还是“记得”,或者从“宽恕”还是“惩罚”这个角度去理解作品。也许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既是为了表达对自我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的深刻反省,也是为了表达对封建社会里诸多或明或暗的精神虐杀的批判!(林雅娴)

[作者通联:浙江杭州市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小兄弟放风筝惩罚
最是一抹少年蓝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放风筝
霸王龙有了小兄弟
真正的惩罚等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