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实现美感

2008-11-21郭燕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9期
关键词:辅助教学信息技术

【摘要】让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将语文中美的因素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把握语言,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实现语文课的美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实现美感

美育健全完美人格。美育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灵魂,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在这方面,语文学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不少学生却不喜欢语文课,认为语文课就是念念课文,单调而乏味。其实教材中隐含了语言美、自然美、色彩美、音乐美和人格美等许多美的因素,其中蕴涵着无穷的意韵味,但单凭讲析很难将这些美展现出来,加之学生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鉴赏能力低,对课文中蕴涵的这些美很难准确地把握和感受。语文课不能将其中的美展现给学生,不仅使学生不愿上语文课,而且大大削弱了其在美育中的作用。怎样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的人文目标,还原其在美育中的应有地位,就成了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再现艺术美

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作品,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将祖国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作了详尽的描写:像小姑娘笑着走着的春,朦胧月下的荷塘,故都清净的秋,月下的赤壁,气象万千的滕王阁……无不显现出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奇伟景象,而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些美景仅凭讲析很难完整地展现给学生,因而也就很难让学生产生热爱的情感。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跨越时间和空间,带领学生浏览欣赏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就能直觉体验这些美景。那优美的图片、动感的录像资料,再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学生自然陶醉于美妙的景观之中。如《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先生对月色下荷塘荷花的描写可谓生动传神,但对于不少没见过荷花的北方学生来说依然费解,什么样的叶子是“田田”的,怎么会“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地点缀的白花”,“有婀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这“袅娜”是怎样一种开法?“羞涩”的朵儿又是怎样地打法呢?如果不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又怎么可能把月色下荷塘中的荷花美的神韵向学生讲出来呢!当多媒体影像资料将朦胧月色下荷塘美景一幅一幅展现给学生时,他们不仅对月下荷叶、荷花、荷的朵儿有了直观了解,而且对朱自清先生用来描写荷叶、荷花的形容词“田田”、“袅娜”、“羞涩”也有了深刻感悟,当学生对月色下的荷塘的美有切身体会,回头再读课文就觉得别有洞天了。这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艺术美的神韵,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再现音乐美

中学语文教材与音乐因素有关的内容实在为数不少。如:《春》——舞曲《春之声圆舞曲》,《敕勒歌》——有关北国草原的音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电视剧《水浒传》音乐,《最后一课》——法国国歌《马赛曲》,《谁是最可爱的人》——影片《上甘岭》插曲,《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国歌,《木兰诗》——豫剧《花木兰》,《春夜喜雨》——歌曲《三月里的小雨》,《回忆我的母亲》——歌曲《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影片《五朵金花》中的音乐,《晋祠》——《人说山西好风光》,《〈白毛女〉选场》——戏曲《白毛女》,《故都的秋》——钢琴曲《秋日私语》,《长亭送别》——戏曲《西厢记》。诸如此,实在是不一而足。教材中的这些音乐美单凭教师的讲析同样不能达到其在美育中的效果,只有借助多媒体丰富的表现手法将课文中蕴涵的音乐美用视听的方式展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在更多层面、以更多的方式体会到语文文字的美,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春》采用多媒体再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并配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帮助学生品味文中作者描写的春的意境,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感染。这样教学,将音乐美、自然美、语言美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语文的美感。

三、展现人性美

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有诸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是语文课实施美育的首要内容。如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爱国学生刘和珍,“大勇的革命烈士”闻一多,忠贞不渝、从容就义的文天祥,为人刚正、至孝的李密,忠贞爱国的屈原……所有这些人物的高尚情操,是教师、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控制性, 可以将信息以最适合学生习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现,提供给学生。课前可以从别的媒体上扫描、剪辑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图像,调集声、光、色等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像和画外音于一体,必要时再配以文字说明,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可强烈地渲染、烘托出主体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能感动人、信念鼓舞人、理想教诲人、心灵震撼人,为语文课增添美感。如说理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主题深广,鲁迅离学生较远,再加之说理成分太多,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可结合诗的内容“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让学生认可伟大人物品格的共性,尊重这种共性,从而产生自己也要成为品格高尚的人的愿望。对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借助网络上大量相关信息,拉近学生与鲁迅的距离,通过课上适时、适度展示与鲁迅有关的音像和文字资料,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等方式,将课文抽象的说理和课外具体画面音像材料相结合,补充了教材,拓展了教材,从而将鲁迅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展示给学生。当看到学生真正被鲁迅精神感动的那种异样神情,我知道这样上课才能让学生立体地了解一位伟人,感悟人格的美好、人格的伟大,上出了语文课的美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增添美感是多方面的,是毋庸置疑的,但语言文字中蕴涵的含蓄之美、引发的想象之美、再创造之美等,需要学生更多地去品味、去想象、去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决定使用的方式,在注重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增添美感所起的辅助作用的同时,又不能因其介入冲淡语文课自身所应具备的美感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把握语文课自身的功能特点、审美特点,与信息技术合理兼容,以更好地上出语文课的美感来。

★作者简介:郭燕春,河北张家口宣化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辅助教学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教学辅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为辅助教学的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初探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