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种颜色的于子寒

2008-11-07

中学生博览 2008年21期
关键词:篮球男孩

苗 与

我是在一个暖风熏人、阳光耀眼的午后见到这个生在北方端午节阴冷子时的男孩的。他推开我办公室的门,白衣如雪,气息沉静。我这边正暗自思忖他人如其名恐怕不好交流时,那大男孩却一下子坐在我的对面,擦了擦头上的汗说:“刚打完半场篮球,怕迟到一路跑过来……”边说边笑,漂亮的眼睛在阳光下瞬间弯成了月牙儿。我恍然间一阵错愕,这个双子座的男生,一分钟内就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颜色……

火的赤

“听到球场上篮球砰砰击地的声音就像听到自己的心跳。”

篮球是于子寒的最爱,从最爱的事物说起,常常能看到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于子寒打球不算早,比起那些几岁就开始打球的“仿职业”球手,他从初中时才开始的打球经历实在不值得夸耀,但我还是看到了他在篮球世界里的骄傲,他的坚强,他的投入,他的努力,他的智慧让他比好多启蒙更早的同龄人打得还好。

高一时打年级联赛,理科班的超强实力常常让文科班的男生们眼晕,刚入校的于子寒恰恰分在了文科班,于是这一届的比赛有了让人惊奇的理由。在比赛之前,于子寒领着班级篮球队向本校最强的理科班下了战书。挑战赛打了一个多小时,极艰苦也极过瘾,100?誜38,一战立威。接下来的年级联赛一路长胜,直至夺冠。那个象征荣誉的小金牌于子寒至今小心地保存着,那是对艰苦奋战后的胜利的纪念,也是篮球给予他的幸福。

于是顺利地入选了长春外国语学校校队,对篮球的热爱也变得不可遏止。校队训练很苦,每天要训练长跑、压脚、蛙跳……几个小时下来,累得虚脱呕吐的大有人在,本来三个年级加起来五十几人的初选队伍,几轮筛选后,连十个人都不到了,可是于子寒一直都是最坚定的队员。偌大的球馆里常常只有他一个在加练,从一个端线到另一端线不停地练防守滑步。那些天,肌肉拉抻得睡觉时都疼,但只要能进步,能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再苦再累他也愿意承受。

为了玩球,他可以中午不吃饭,可以逃自习课,可以受伤后缝针时一声不吭……我看着说起篮球来神采飞扬的于子寒,不禁慨叹,篮球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疑问一出,于子寒倒是意外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慎重地说出了自己对篮球的理解:“篮球比赛中会有很强烈的身体接触,会冲突会受伤,但它那种火热的感觉却是让人沉醉的,很像人生要去面对的挑战,有时并不仅仅是表面的激烈对抗,还需要默契的合作、瞬时的思考和决断,而且那种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打拼和竞争也正是成长的缩影。篮球比赛的对抗性、瞬息万变的悬念性以及体力、耐力和谋略的综合较量,都会让你变得机警敏锐,变得聪慧灵动。”

木的青

如果你是《中学生博览》的铁杆读者,那么不妨翻翻2007年的杂志,19期封面上那个举着篮球舒展笑容的男孩正是于子寒(同期的内文中还有一篇他的文章《忧郁的颜色》)。我拿着杂志对照着面前的少年,笑他不上相,可又不得不承认,他身上的那种如雨后的青翠松柏般纯净的感觉还是明显地扑面而来。

于子寒喜欢干净舒服的着装,不攀比不招摇,不打篮球的时候,他完全是一副平和的乖模样。可这个封面就像一颗突如其来的石子猛然投入了他本来平静如水的高中生活。因为杂志上标明了封面学生的地址,从当年10月开始,于子寒发现自己的信突然多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多,让他应接不暇……刚上高三的于子寒看着不同的信封不同的笔记写着相同的名字被送到自己眼前,一时又惶恐又无奈。惶恐是因为每一封信都是一份很真实的信任,不容怠慢;无奈是因为高三紧张的学业哪里有时间应对这些同龄人交流的渴望……他将每封信都认真地看过,确认其中没有特别紧要的事件,细心收好,准备等到高考过后再安心应对。这些信也成为他高三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的晴朗天色,一些信中的细节会让静默中的他一下子觉得温暖起来:于子寒你好,很想认识你,你在封面上的样子和文章中的感觉好不一样……你能给我打电话吗?这是我的电话号,发信息给我也行,信里的一元钱作你的电话费吧……

于子寒总会在关键时刻对自己作出负责的选择:当从小到大形成的迟到习惯威胁到他的学习效率,他就能马上改正,干脆利落;当篮球男生风头正劲,倾慕者的纸条递到手中,他也能不惊不宠婉言谢绝……正是他的自律让心和眼眸都能保持淳朴和干净,像一望如波的青青草坪。

土的橙

说到封面明星,2007年《中学生博览》第1期的封面中学生也是长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这个名叫潘一诺的漂亮女孩同样也在成为封面后收到了“像雪花一样飞来”的信件。那于子寒有没有和她共同研究过应对之策呢?我的问题一提出,于子寒眨着睫毛长长的黑眼睛反问我:“你怎么知道潘一诺是我最好的朋友?”

由于他们的家长曾是同事,于子寒和潘一诺应该算是自幼青梅竹马的朋友了。一直以来,从记事起于子寒就知道这个大自己半岁的潘一诺是自己的“偶像”。她学习好,那他也要学习好;她总是比同龄人长得高,那于子寒就总盼着自己快长个儿;她文笔好,那自己也要笔下生花才成……一路比下来,两个孩子都成了高挑漂亮的优秀学生。

初中三年不再同校,见面的机会少了,但心思写在纸上常常会让交流更显绵密,生活中的每一份惊喜和困难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告知对方。潘一诺文静而善解人意,默默地倾听和轻巧的劝解都颇显力量,和于子寒的自信决断互补得恰到好处。

高中刚入学时封闭军训,休息时大家呼呼啦啦去参观活动中心的展览,走在前面的于子寒忽然接到一个短信:“端端,看着像你,如果真是,快回头!”谁在叫自己的小名?于子寒如言回头,发现因为中考忙碌而久未联系的潘一诺就站在不远处,个子模样都小有变化,但知己的眼神却不会认错。

朋友是个很普通的词语,可只有你真心体会到了朋友的心灵和力量时才能感受到这两个字的分量。就是这个人,能洞悉你的喜怒,分担你的忧怨,抚慰你的疼痛,在你的青春岁月里分享你所有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友谊就像你在阳光下闭起眼睛时感受到的橙色光晕,让成长充盈着温暖的力量。在让人困惑和疲惫的高中岁月里有潘一诺这样一个知心的姐姐和成长的伙伴是于子寒自认为最幸福的事。

水的蓝

“学校被笼罩在雾群里,似乎一切丑陋与乏味一也被罩去了。忽然发现自己颇喜爱这种天气,阴凉的,安静的,外表停息,内在却缓缓地运转。

这是生活难得的静谧,使我想到了雾都的假日、古老的雨林以及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我只希望在这样的雾里,暂停一下拼搏,适当休息。

我始终没有走进这雾里,我想去,但没有。我被隔绝在外,出入自如,却又进退两难。我等待着。

或许在别人看来,我已身处这雾里了,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这段文字出自于子寒的散文集《银色森林》,而这已不是他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了。这个热爱篮球充满自信的男孩,笔下却总是洋溢着忧郁和细腻,仿若他这本散文集的封面般—— 一片清冷的蓝。

于子寒的父亲是一名作家,他对儿子的教育开明而平易。父亲对文字的热爱从小就浸染着于子寒的每一个细胞,《东方少年》《少年文艺》《智慧少年》《莫愁》以及《中学生博览》都曾经发表过他的“涂鸦”之作,初中时还因为出众的写作才华被评为吉林省实验中学的“写作之星”。

写作是件孤独安静的事。于子寒可能并未想过像爸爸那样成为作家,但每当安静下来,当心中的感触像翻腾的海浪般冲击心扉的时候,还是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写下很多美丽的文字。久而久之,写作成为他生活中宣泄情感与思索的最佳方法。可能是刚看完一本让自己感动不已的小说;也可能是一场淋漓尽致的比赛让思绪难平;更可能是考试结果牵动了成败的不安……不知不觉间,高中三年30本随笔般的日记填满了于子寒细致的内心独白,青春的寂寞就这样被他安静地写进本子,变成不会遗忘的年少记忆。

金的彩

采访的那天下午,他事实上迟到了。

我听到敲门声回过头去,阳光从侧面斜射过来。我眯起眼,看到一个高大男孩站在阴影处,衣白如雪,气息沉静。

“苗与编辑吗?我是于子寒。”

我点头。

“你好。”他看着我的眼睛,直视,也点了点头,微微往前走了几步,出了阴影。刹那间,阳光洒了他一身,仿佛有数种颜色忽然就折射进我的眼睛。

这才是我这个采访的开始!

编辑/苗与

猜你喜欢

篮球男孩
亲爱的“老男孩”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差不多男孩
嘿!粉色男孩
瓶中妖怪
男孩的使命
男孩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