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有一个奥运

2008-09-28翁建平蔡菲菲

中学生天地(A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红艳思思李明

翁建平 於 雯 蔡菲菲

奥运来了!准备了7年,奥运来了!

奥运来了!期盼了100年,奥运来了!

关于北京奥运会对于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我们特别关心的是,这场盛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迎接她,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其中。

服务奥运,服务社会,我心满意足——我的RED奥运

他们在干什么?

很偶然地,王筱箩经过北京南鼓锣巷,看到很多人聚在那里,还摆着各种彩色的宣传品。她好奇地上前打探,哇,他们在招奥运志愿者!

这位就读于北京二十二中的女孩,每次看到电视里志愿者为人们义务服务的镜头,都十分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而且还是奥运志愿者哦!筱箩一问才知道,北京的各个中学里也将要开展招募奥运志愿者的活动了。

回到学校,她马不停蹄地找团委老师谈,还兴奋地向身边的同学发布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在她的带动下,班里一下子有30多个同学报了名。

有了“身份”,可是怎么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呢?离奥运会还有好长一段时间,筱箩和伙伴们想到,先到社区去服务,体验一下当志愿者的感觉。在社区的安排下,同学们来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第一次去,正是冬天,推开老奶奶的房门,一大堆同学鱼贯而入。本以为老奶奶会笑脸相迎,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吓了一跳:老奶奶用手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气,很难过的样子。原来,这位老奶奶不能吸凉气,筱箩他们这么多人进门,冷空气也跟着钻了进去。赶紧关门、倒热水……好一会儿,老奶奶才缓过气来。

“做志愿者,光有一腔热情不行,还得有充分的准备,了解情况,学习知识。”这个教训让筱箩印象深刻,后来,这样的情况再没出现过。他们照顾老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老人们写给学校的表扬信也越来越多。

“好运北京”测试赛开始了。这无论对北京奥组委,还是对筱箩这样的志愿者来说都是一次“热身”。筱箩和伙伴们走上街头,发宣传单,发地图,给人们指路……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遇到“老外”。

有一位外国人来问路,说的虽然是英语,却带着浓重的口音,筱箩请他重复一次、放慢语速再重复一次……还是听不懂!正尴尬时,筱箩灵机一动:说不通可以写呀!赶忙找来纸和笔,这才明白了他要去的地方。还有一位浪漫的外国朋友,干脆拿了一张照片,说要找照片上的旅馆。筱箩看着照片,眼熟,可是到底在哪里一时又想不起来,只好发动大家一起来认。终于认出来了,可是说了半天人家还是不清楚……好吧,我直接领着您过去得了!

刚开始的时候,来了外国人,很多同学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敢先上去。然而看到别人和外国朋友交谈起来,心里又羡慕不已,回到学校,便更加努力地学英语。许多外国人在他们的服务点上签名支持奥运、祝福奥运,同学们都特别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服务点旁边还放着一块特别的宣传板,向路人和附近的居民回收旧挂历。原来,有一次他们听到社区的工作人员说,这种挂历纸给盲人写盲文特别合适,只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挂历了。于是,筱箩他们想到利用在街上志愿服务的机会,收集挂历纸,送到盲校去。

“我们不仅要服务奥运,也要服务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自己能做的事。”筱箩说。

奥运会期间,王筱箩将作为城市志愿者在主要社区及赛场周边做应急、语言翻译、咨询等工作。虽然因为年龄的缘故,不能像成人志愿者那样进入赛场,但是她仍然觉得心满意足。

[声音]

我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名城市志愿者。有时和同学们一起上街,看到穿着奥运志愿者服装的人,就会觉得特别亲切,然后指给朋友看,告诉他们,我也是干这个的。特别骄傲!——北京张浩帆

雅典奥运会的时候,看到一个介绍志愿者的电视片,很向往,可惜杭州不是奥运比赛城市,真遗憾……不过我想,奥运期间肯定会有很多外国人来中国,他们可能也会来我们杭州。我想,我会友好、礼貌地面对他们。我们中学生的风采,也是中国形象的一部分。——杭州林秋

[记者感言]

红色,火一样热情的颜色。奥运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情,这一份热情不仅仅为奥运而燃,更让世界多一份温暖。请把热情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外国人。

大山里的私家篮球场——我的YELLOW奥运

“周杨明?喏,那个就是。”老乡把手指向那个篮球场。

这个“篮球场”有点特别——它只是周杨明自家泥墙前的一小片空地,“篮板”是一块挂在泥墙上的铁板,而“篮筐”就是一圈焊在铁板上的钢筋。这个简易篮球架是周杨明在杭州建筑工地上打工的爸爸自己做的。小杨明出生没多久,爸妈就离开村子到城里去打工,一个塑料小篮球陪着他慢慢长大。11岁那年,爸爸妈妈回家过年,带回了一个真正的篮球,同时带回来的还有那个“篮球架”。从此,周杨明拥有了自己的“私家篮球场”——这里也是全村篮球少年的公用球场,因为全村能打球的地方只有这么一个。

这里是建德东部偏僻的山区。周杨明刚刚从凤凰小学毕业,这个学校集中了十多个自然村的187名学生。学校很穷,没有更多钱投入到改善体育设施上。这里没有塑胶跑道,没有单双杠,没有排球场、羽毛球场,更没有足球场,只有一个周长不足200米的泥巴操场、两个篮球架、操场边一小块跳远用的沙坑、一个今年新做的水泥乒乓球台,这些几乎就是这个乡村学校里能看到的所有体育设施。

但是一到体育课,校园里热闹的氛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所城市学校。两个陈旧的木架中间绑上橡皮绳就是跳高架,男孩子们争抢着一只磨破了外皮露出内胆的篮球。“除了打乒乓球、篮球、跳绳,”记者问,“你们还会什么?”十来个男孩立马一起在地上翻起了跟斗……泥巴操场上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

周杨明独爱篮球,他喜欢姚明,崇拜科比和詹姆斯,一有空就在“私家篮球场”上一遍一遍地练习着从电视上看来的技术动作。

2007年底,杭州一家报社的记者来到了大山里,很快,一篇题为“奥运不会忘记每一个孩子”的报道见报了。凤凰小学简陋却依然洋溢快乐的体育课和周杨明的篮球故事感动了杭州市民,大家纷纷解囊相助。

周杨明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杭州来的叔叔阿姨从车上搬下了乒乓球桌、跑鞋、篮球、羽毛球拍……学校那间一直空荡荡的体育器材室很快装满了簇新的“宝贝”。

“祝愿运动员们为中国夺取令人骄傲的成绩,也祝愿自己能参加建德市中小学运动会,成为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学校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要求每个人给奥运会写封信,这是周杨明写在信里的最后几句话。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个更迫切的梦:希望上初中的时候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

现在,周爸爸正在积极地联系城里的中学。由于媒体的关注,更多人知道了周杨明的故事,周爸爸觉得,儿子的这个梦,应该很快就能圆了吧。

[声音]

只喜欢看比赛而自己却懒得动,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体育迷。能到奥运会上去争金夺银的能有几个人啊,但享受体育的快乐,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嘉兴魏维扬

我觉得,奥运精神不只是“更高、更快、更强”,还应该有“公平竞赛”这一条。我希望老师们能平等地对待我们每一个学生,社会也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上海罗振宇

[记者感言]

黄色,土地一般深沉的颜色。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僻的山村,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权利,都有做梦的权利,都有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的权利。或许,奥运不经意间为这个山里少年搭了一座桥,这样,周杨明离真正的篮球场更近一点,离爸爸妈妈更近一点。

中华奥运林里,有我们的树——我的GREEN奥运

“队长,我妈说,我们家的钱足够我花了,她叫我不要死抠着一张纸、一盆水……”

“队长,他们说我们是捡破烂的……”

卢添梁听着,沉思着。第二天,他的“队规”里添了四个字:不怕嘲笑。

去年过年时,全家聚在一起聊天。爸爸兴致勃勃地说起了童年往事:“我们家边上的那条河的水好清,我经常去游泳、钓鱼……”卢添梁觉得不可思议:爸爸说的是那条河吗?那条又脏又臭、岸边到处是塑料加工厂的河?不久后,宁波破天荒地下了一场“黄沙雨”,那景象仿佛电视里北方的沙尘暴。

当时正在慈溪新世纪实验学校上初二的卢添梁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可是,一个初中生能做什么呢?

先上网了解一点环保知识吧。一上网,卢添梁发现在北京有一位和他年纪相同的环保女孩袁日涉,她发起成立了“一张纸小队”,建了一个“迎奥运环保网站”,还发动全国的环保少年利用收集废纸卖掉的钱在北京种了一片拥有2008棵树的“少年先锋林”(本刊曾在2007年3月号上报道过她的事迹——编者注)。

卢添梁顿时有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也信心大增:她能做到,我一样能做到!他给袁日涉写了一封邮件,向她请教经验。很快,袁日涉回了信,建议他先以个人名义加入他们的环保大军,然后再建立自己的环保博客,逐步带动身边乃至浙江一带的同学。

本来就对网页设计感兴趣的卢添梁立即着手建立了一个叫“远行的梦想”的环保网站,并向校长周红辉递交了一份倡议书,建议在学校里成立“远行的梦想”环保小队。接到倡议书,周校长很高兴,对卢添梁说:“你们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来找我!”

“远行的梦想”从一个人的行动变成了一群人的行动,他们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双面用纸,回收废旧纸张,推广家庭用水多次利用,开展“护理母亲河”行动,向市政府申请建设慈溪公益环保林……当初那一丝不被理解的委屈已成过眼烟云,加入环保小队成了被越来越多同学羡慕的事。学校的考试总是打乱班级进行的,有一次考试开始前,卢添梁正低头看书,作考前的最后准备,忽然听到一些外班的同学在议论:“这就是卢添梁……”还有人凑上来打听环保小队的事,问他关于申请加入的“手续”。那一刻,卢添梁觉得特有成就感。

“远行的梦想”的队伍从本班扩展到全校,从中学部扩展到小学部,从本校扩展到外校。今年,有4位来自广东、山东等省的外地同龄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并在各自的学校发展新成员,一起为梦想前行。奥运前,袁日涉把已经远远超过2008棵树的“少年先锋林”献给了北京奥组委,成为“中华奥运林”,其中就有卢添梁他们贡献的6棵树。

“6棵树的作用可能很微小,”卢添梁说,“但是每个人都参与进去,微小的力量也会逐渐变得巨大。”他告诉记者,全国像他这样的环保少年已超过127万人,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写信称赞他们是“全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非政府青少年组织”。

上初三后,卢添梁的学业负担重起来。不过让他欣慰的是,初一初二的同学已经主动地把环保小队的担子挑了过去。展望中考结束后的暑假生活,卢添梁说,他还没去过北京,特别想去看刘翔的比赛,也很想去看看那一片“中华奥运林”,尤其是挂着“远行的梦想”几个字的那6棵树。

[声音]

四五年前我跟爸爸去过一次北京,今年又去了一次,我发现北京变得更干净、更漂亮了,我想这里面就有奥运的功劳。我居住的这个城市这几年发展也很快,建起不少美丽的公园,盖起许多高楼,马路也越来越宽,但我还是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在街上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乱穿马路,很多地方依然是“脏乱差”。不过,我觉得光抱怨,什么都改变不了,我们还是应该从自己做起。——河北祝心源

特别喜欢濮存昕的那个奥运公益广告:“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社会的一大步。”每次看都很感动。我非常反感西方有些人破坏奥运,因为不光是政府,还有那么多普通中国人都在为办好奥运会而努力,我觉得他们不尊重我们。不过还是那句话,做好自己的事,才能让他们闭嘴。——杭州李子嘉

[记者感言]

绿色,希望的颜色。希望蕴藏在每一粒单薄的种子里,和嫩绿的子叶一起萌生,最后长成一片片森林,让大地生机无穷。办奥运也好,干别的大事也好,都要靠每个人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有时抱怨生活,抱怨世界,却常常忘了,改变世界的那把魔力钥匙,其实就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我的“鸟巢”我做主——我的BLUE奥运

在浙江传媒学院附中,李明“领导”着一个名字很酷的社团:漩蓝科技社。因为奥运,他们大大地出了一回“风头”。

2007年的暑假到来之前,学校号召大家在假期里完成一个特殊的手工作业——搭建“鸟巢”,也就是做一个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的模型,材质不限,大小不限。作为科技社的社长,李明也一直为学校的活动忙碌着。

开学后,同学们的作品被集中到了漩蓝科技社的社团教室里,有木头做的、纸板做的,还有竹筷、树枝、铁丝、电线做的。看着这些形形色色的“鸟巢”,李明突发奇想:我们科技社为什么不用“科乐思”也来做一个“鸟巢”呢?

小贴士:“科乐思”是K'Nex的音译,它是一种用来拼装机器人和各种模型的塑料组件。

李明和几位骨干社员一商量,没想到大家也正有此意,于是一拍即合。说干就干!2007年10月,李明率领科技社的8名成员正式组建了“科乐思鸟巢建筑施工队”。

当然,光有“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还远远不够,得先做结构设计。李明和他的伙伴分头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北京“鸟巢”的资料和图片,尤其是图片,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实景的,虚拟的,一遍遍研究它的结构。但是很快,大家沮丧地发现,奥运“鸟巢”的建筑结构几乎不可能用“科乐思”材料完全仿建——“鸟巢”的钢结构中有很多弯曲的部分,尤其是在顶部边缘,拉撑着整个穹顶部分,而“科乐思”材料虽然形状多样,拼接方便,但如果弯曲度大一点,拼接点就会弹开来。

沮丧过后,大家都不愿意放弃。“科技的内涵就是创新,不能等有了现成的方案跟着模仿,”李明鼓励伙伴们,“我们用‘科乐思来做‘鸟巢,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尝试!”大家决定,暂时把弧度和支撑问题放到一边,开始从底部“施工”,从搭建中摸索“科乐思”的特点,也在摸索中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出来,不行,拆;拆完了,继续做……在失败和重来中,他们终于想出用“稳定三角”结构来解决顶部弯曲和支撑的难题。

直径2米多、高近1米的“科乐思鸟巢”首先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亮相,全校师生都惊叹不已。不久后的杭州下城区师生运动会上,它再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当各路媒体记者纷纷赶来采访时,却出乎意料地发现,李明和漩蓝科技社的伙伴们已经把“鸟巢”还原成了一万多个“科乐思”零件。

这些零件,他们还要用来做别的模型和机器人呢。然而,大家依然对“鸟巢”创作意犹未尽,于是又开始着手制作一个新的“小鸟巢”。李明告诉记者,这不是简单的重复,就像北京“鸟巢”的“瘦身计划”一样,材料越少,技术难度越大,科技含量更高。但正因为这样,大家创作的劲头反而更足了。搭建到后来,有人突然发问:运动场顶上空空如也,万一下大雨,比赛还怎么进行啊?于是,大伙干脆给这个“小鸟巢”安了个双开式的电动天窗,“这样就算是突降暴雨也不怕了!”

这会儿,李明和同学们正在设计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作品,他们准备做一组足球机器人,灵感依然来自体育比赛,“我们根据球员位置给它们设计了不同体型。你看,守门员完全是‘横向发展的大胖子,而其他球员的‘身材就很圆润匀称,方便在场上穿梭,当然他的‘大脑也比守门员复杂得多。你看他‘头顶突出的地方是个指南针组件,这是我们看比赛时想到的,得让我们的‘球员认清方向,可不能自摆乌龙……”李明兴致勃勃地给记者介绍着,仿佛是一位教练正准备带领自己的队伍奔赴奥运赛场。

[声音]

我个人对能源问题比较感兴趣,比较关心“科技奥运”。北京奥运用了很多清洁能源,比如电动汽车什么的。不过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因为发电本身也会带来污染和温室效应。我的志向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能源科学家,我希望下一次我们中国再办奥运的时候,能用上我的研究成果,办出一届真正“零排放”的奥运会来。——绍兴蒋燮阳

我喜欢美术、音乐、舞蹈……反正跟艺术有关的我都喜欢。本来不是特别关心奥运会,但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让我激动不已,太美了!后来慢慢发现了体育运动中的美。我希望北京奥运的开幕式能大获成功,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像张艺谋一样在奥运会上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的魅力。——杭州余霖铃

[记者感言]

蓝色,大海般深邃的颜色,天空般高远的颜色。奥运会是展示人类速度与力量的大舞台,也是展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大舞台。李明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做了一个“鸟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鸟巢”,梦想在里面静静地孵化,等待有一天展翅高飞。

请一定要看看残奥会哦——我的BLACK&WHITE;奥运

两个女孩走过来,记者向她们打招呼:“你们好!”可她们什么都没说。差一点忘了——她们什么都听不到。

在王红艳的记忆中,似乎4岁之前听到过一些“嗡嗡嗡”、“轰轰轰”的声音,但那一年的一场高烧后,这个世界便再也没有声音了。夏思思天生耳聋,生命最初的几年,她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无忧无虑,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别人似乎在开口叫她、别人都在开口交谈,而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说不出。

痛哭过后,依然是长长的寂静。自卑和忧伤陪伴着她们孤单地长大,直到被各自的父母送进这所学校——永康特殊教育学校。2005年,体育专业毕业的应丰果老师被调到这里来工作,一段时间的失落以后,他决心要把这些聋哑孩子带出点样子来。就是这个时候,王红艳和夏思思拿起了球拍。

校园很小,设施很简陋,没有跑道,只有一块兼作操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的空地,不大的乒乓球室里,只放得下一张球桌。训练是艰苦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和教练的沟通。虽然应老师努力地学习手语,但手语毕竟比口语单一多了,很多时候红艳他们边看边猜,才能稍稍领会教练的意思,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也很难向教练表达清楚。另外,球是不是破了也不知道,来球的力量大小也听不出来……这也一度让他们怀疑自己:真的能打好球吗?

然而,只要打球,别的烦恼都能忘掉。

四年前,王红艳作为金华代表团的一员参加全省聋人运动会。由于没经验,教练给她同时报了乒乓球和羽毛球两个项目,到了以后才发现,两个比赛场地相距很远。经过奋力拼杀进入羽毛球半决赛的王红艳,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马上乘车去参加乒乓球决赛,赢了两局以后,体力再也支撑不住了,连输三局,屈居亚军。这让红艳至今心有不甘。但就是这次比赛,红艳看到很多人为她加油,金华市残联的理事长也来看望她,鼓励她。红艳说,从此她开始变得有勇气,能够克服困难,面对生活了。

夏思思的转变也来自一次比赛。那次球赛赢得了冠军以后,《永康报》在头版登出了她的照片。一次回家时,一位身体健全的中学生认出了她,主动上来和她攀谈。语言不通,就用笔谈。从此,那位同龄人就常常给她写信,劝她不要难过,要相信生活。“不要被自己压垮!”信中的这句话,思思一直念念不忘。

一次村里“唱大戏”,场地旁边摆了一张乒乓球台,很多大人在打球。思思看着手痒,就上去和他们打起来。结果,那些大男人一个个都败下阵来,纷纷对这个聋哑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为此思思开心了好久。

从老师那里,红艳和思思知道除了奥运会之外,还有一个残奥会,从此训练更加刻苦了,因为老师和教练都说,要努力打球,打到全国去为浙江人争光,打到残奥会上去为中国争光!记者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一个“残忍”的问题:“如果这个梦想最终无法实现,那怎么办呢?”

红艳和思思沉默了。良久,红艳说,她要当乒乓球教练,专门教残疾孩子打球,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思思说,她想学习外国的手语,做一名手语翻译,希望有一天能到残奥会上去为中国和外国的残疾人服务。

[声音]

请大家一定要看看北京残奥会哦,来看看我们残疾人展示的本领。虽然我们在身体上跟大家不一样,但是对奥运精神的热爱和追求是一样的。请记得,9月6日到17日,为我们加油!——永康王红艳夏思思

有一次比赛时,我的两个学生会师在决赛上。当时我想,冠亚军都是我们的了,就让瘦弱一点的那个学生随便打一下好了。没想到她打着手势告诉我:“努力打过又打输,那才是真正输了,否则我不认输。”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这才是永不言败的奥林匹克精神。——永康应丰果(王红艳和夏思思的教练)

[记者感言]

黑色,是听不到,是说不出,是看不见,是举不起双臂,站不起来,是无奈、悲伤的颜色;白色,是用汗水和泪水洗净的世界,是纯洁的心灵。刘德华为北京残奥会创作的歌曲《Everyone is No.1》,红艳和思思听不见,但她们每天都在心里唱着这首歌——每个人都可以是第一名!

2008年,五环旗帜在北京高高飘扬。

这面旗帜上的每一种颜色,都悄悄地溶进我们年轻的血液。

让我们举起双手,用最简单的声音为世界和自己祝福:

加油!加油!加油!

猜你喜欢

红艳思思李明
陆思思作品
田思思作品
李明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of two rotating and squeezing steel-rubber rollers①
The Exploration of Group Work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orming mechanism of ink layer on the printing plate in inking proc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thickness①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ist and news media
Calculation of impact factor of vibrator oscillation in offset printing based on fuzzy controller and genetic algorithm*
North Pole
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