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08-09-02

解放军生活 2008年8期
关键词:什邡军分区板房

梅 谛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当225名凉山军分区民兵应急营官兵踏上什邡地震灾区的那一刻起,凉山民兵的心就与什邡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

“凉山军分区部队和民兵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凉山军分区与什邡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凉山民兵与灾区人民在一起!”

想方设法抢收严重受损的黄背木耳、尽快搭建村民的临时住所、全力配合援建学校的活动板房、用真情大爱驱散受灾群众心里的阴霾……在什邡地震灾区恢复灾后重建的日日夜夜,凉山军分区民兵应急营官兵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

人工造血,接起木耳生产命脉

湔氐镇是我国最大的黄背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这里大部分的老百姓以种植木耳为生。据湔氐镇管理农业的副镇长刘平介绍,大地震让这个木耳大镇损失近6.5亿元。

木耳的生长条件很苛刻,属于“见光死”。6月18日上午,正在这里指挥部队抢险的凉山军分区政委杨奇松首先想到的是:必须尽快搭建一个新的避光棚!

按照每10人一组、一户3组的力量编成,凉山民兵将一袋一袋黄背木耳芽苞从钢筋混凝土的筋刺丛中往外抠,然后用篓背着快速向干整的田坝子中转移,再往搭好的木架子上码堆。

耳农的木耳大棚大都设在四面临水的稻田中问。为了节约转移芽苞的时间,官兵们跳入水中站成排,一筐一筐地将芽苞接力转移,在耳衣的指导下小心堆放。

经过军民连续8个昼夜的艰苦奋战,50座木耳大棚重新矗立在了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凉山军分区还从网上下载了灾后木耳防病虫害和木耳保湿、避光等措施、办法和技术要点,印制成宣传单分发给耳农借鉴学习,制作了科普知识幻灯片在全镇各乡村组巡回播放……“造血计划”让受损耳农的脸上重新舒展开来。他们高兴地说:只要懂得技术,我们在不可避免的灾难面前也能减少损失!

军地联手,托起灾区明天的希望

“依靠公司自身力量是绝不可能在高考前完成活动板房建设任务的!”6月17日下午,大连市某集团公司经理林江急匆匆地走进凉山军分区驻什邡市六十米大街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援。

什邡市多数学校在震灾中成危房。大连某集团公司援建的方亭小学活动板房占地5300余平方米,共设86间教室,可同时容纳4300余名学生学习,是什邡市区第一大临时高考考场。

凉山军分区200名民兵应急队员迅即而动。在活动板房的搭建现场,笔者看到,凉山民兵头顶烈日、冒着酷暑,挥镐扬锹,挖沟、填土、抬板材、搭钢架、背水泥、铺管线,哪里任务最重就冲向哪里。

“工地的建设需要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6月23日19时,从工地上撤下来的民兵应急营官兵刚刚拿起碗筷,就接到赶赴火车站卸装建筑板材的紧急通知。哨声响起,凉山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赵华亲率20名由党团员组成的“卸装突击队”立即乘车赶赴什邡火车站卸装。

“大家一定要克服疲劳、连续作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考场的建设任务。”板材运抵工地后,官兵们又连夜将3吨多重的板材分批卸到指定位置。任务完成时,已是深夜12点。

“感谢解放军叔叔!”6月30日12时,在方亭小学活动板房建成交接仪式上,一名从马井镇闻讯赶来的考生刘玉婷站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激动地说:“我们又可以安心地上学了!”

抚平心伤,情到深处理自明

“我们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渡过难关!”6月26日上午,马井镇某厂职工郑平在家人陪伴下走进凉山军分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向民兵们赠送了一面“危难时刻伸来援手,解放军助我获新生”的锦旗。

郑平在大地震中失去了一位至亲,一度颓废的他甚至想到过结束生命。凉山军分区获悉后,立即抽调5名由分区机关干部组成的宣传小组,引用媒体上关于地震的破坏力、烈度和震波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科普知识讲解,帮助认清“地震是造成房毁的直接原因”,引导他理性面对地震及其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鼓起生活勇气,重建美好家园。

简单的救济无法消除受灾群众的心理创伤,凉山军分区进村入户工作队还把抗震救灾中军地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搜集整理成册,下发群众组织学习、讨论,制作图片墙报供大家参观,帮助联系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搭建了爱民小学,帮助乡村党组织恢复生活秩序,共同筹划并帮助实施灾后重建工作。

“只要有共产党在,天就不会塌下来!”

“解放军来了,再大的困难我们一定能战胜!”

一张张动人心魄的抢险图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援助场景,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好事,让受灾群众备感党的温暖和亲人解放军的关怀。

八角镇村民张启瑞说,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解放军,不能整天泡在悲伤里不思进取,要尽快恢复生产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李芸

猜你喜欢

什邡军分区板房
什邡农商银行首发20个“红色信贷”项目
皮定均“怕失民心”
什邡板鸭
丽江军分区造血扶贫
凉山彝族瓦板房建筑“出檐”的形成及作用
那些事
志愿警队的故事
陈维孝:锅庄重新跳起来
板房警务
读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