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人学观点的现实实践解读

2008-08-23洛阳市职工政研会理论组

中州学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恩格斯马克思

洛阳市职工政研会理论组

摘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社会存在的主体;“两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人;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65—03

收稿日期:2008—01—11

理论组成员:薛志强、晁鲁、魏庆恕、笪有权、程荣法、渠世忠、张尧安;执笔:薛志强、晁鲁、渠世忠、张尧安。

唯物史观作为一门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在理论研究中,必须与时俱进,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抛弃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既要吸取古今优秀文化成果,又要认真从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中寻找规律,这是认识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据此,我们对唯物史观的人学观点进行探讨和解读。

一、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社会存在的主体

“人”在唯物史观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人是社会的分子;人是作为单独的个体相互区别的,这在生活实践中是极普通的常识。但在我国哲学领域,相当长一个时期,研究“人”是一个禁区,一旦研究“人”,就会被扣上“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帽子,似乎马克思主义只讲阶级性,不讲人性。究其根源,就是片面理解了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的观点,并从“社会关系主要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主要是阶级关系”的简单逻辑推理中,把人的阶级性看作人的本质。其实,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从纵向看,人的自然生命发展、人的社会属性形成都是社会关系造就的。人之所以能直立行走,人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人类长期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过程中进化的结果,这是就人类总体而言。就现实中单个人来说,其生理生命、思想习惯之所以是现在的状况,也是其个人历史发展的结果。从横向看,个人所有的现实社会关系构成了他的生活环境。人离开了这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环境,就没法生存下去。任何一个人都是作为主体在他的现实社会关系中相互作用的,即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是在方方面面展开的,借用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来说,就是人在社会中要担任多种社会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表示着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各自的人生轨迹。个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就是集多种社会关系于一身。这种理解与当代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也是吻合的,如社会角色理论、社会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应该以哪种关系为主要关系,完全是因时因地因事而异,绝不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从实际出发,统统把阶级关系作为主要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我们在反思中发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且“个人的存在”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任何社会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唯物史观的每一个观点都离不开“人”,如果抽掉了人,其理论都将不复成立。因此,在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上,还必须研究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统一的,

人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的分子人是一个自然的、有生命的存在。人的自然生命是他担任全部角色的基础,生命一旦结束,他的全部角色、全部社会

关系都将失去现实性。“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③,正是“人的肉体存在”构成了个人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根本特征。“食色,性也”,“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④。这是指人的自然属性或生物属性,也是人和其他动物共有的属性。

人的自然需求——吃、穿、住、繁殖等,只有通过劳动才有可能满足。为了生活和劳动,人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⑤,“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⑥。

人的自然需求是靠劳动来满足的。人的劳动是一个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而人的需要则表现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而且也表现在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人都想在现有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这是人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动力。满足人的自然要求的根本手段就是劳动,劳动始终是社会性的,所以,人的自然需求始终脱离不了社会性,绝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自然属性是通过社会性来实现的,并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任何时间和空间。这是目前国内外思想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如2003年中美人权学术研讨会的与会者大都认为,人权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

由于人有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每个人的需要也有很大的差异。饥寒思温饱,温饱求佳肴,沙漠绝境中的人渴望一口水,病魔缠身者企盼健康……这是从同时期横向来看的人的自然需要;从纵向发展来看,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们永远不会把生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人的自然属性产生了单个人的各种不同的、与社会结合着的、且是不断发展着的许多需要,构成了各个人的特殊利益,每个人又无不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党始终肯定个人利益,并要求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关系。马克思也有“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⑦,“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⑧等论述。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承认个人利益是应该的、必要的,但绝不能说“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由于个人的自然需要表现为感性欲望、心理活动、行为取向等,因此有些哲学家撇开人的社会属性来研究和认识人,直接从人的自然属性推论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结论,如荀子予人以性恶的道德评价,西方的社会生物学派认为一切生物进化的基因都是自私的,一切动物行为都可以根据自私基因作出合理解释。但在实践中,人人都讨厌甚至反对他人的自私行为,喜欢和赞扬先人后己、克己奉公的行为。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相悖,其根源就在于认识问题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整体都大于部分的总和,系统的性质、功能不是其组成部分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系统具有新的属性和功能;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的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于它们在独立时的性质和功能。作为单独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各自的利益,都要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这是单个人的属性。共产党虽然是由单个的个人组成的,但共产党的性质不是单个人属性的相加,共产党员的属性也不同于单个人的属性,在党内,党性是共产党员的本质属性。诸如此类,个人在家庭、社区、民族系统中,在所有社会系统中,都会有不同的性质。

马克思承认单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这是站在个人角度来肯定个人利益的。同时他也反对“用琐碎的理由来解释伟大的事情”,指出“只有‘细小的利益,只有不变的利己的利益”是“蒙混人的方式”⑨。“伟大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认为,集体的事情、国家的事情,都属于伟大的事情。即使退回到单个人来讲,个人利益也不等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只有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和群体利益才是自私的。

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家也多不承认自私是人固定不变的本性,如美国布赖特曼、杜威,德国布洛赫、罗特哈克,法国萨特,南斯拉夫马尔科维奇等。他们都为人学作出了贡献,但他们谁也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也说过与他们相似的话,但马克思是把人、人的生活过程与物质资料生产联系在一起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两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用“自己生命的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⑩来论述人类社会存在基础的。恩格斯称这一发现,“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他于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里、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信中都重申了这一观点。这个思想后来被哲学家们称为“两种生产理论”,实际上包括了三种生产:一是人类的增殖,即生育;二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自身生命的维持和发展;三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把生育、生活和生产合为一项,因此引起了一些误解和歪曲。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就认为经济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巴尔特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经济唯物主义”,伯恩施坦将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史观”,连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也同意把唯物史观称为“经济决定论”。对此,恩格斯愤怒地驳斥:“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恩格斯的斥责并没有遏制把唯物史观庸俗为经济唯物主义的倾向,直至现代,仍有相当一部分哲学家——无论是拥护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还认为唯物史观就是经济唯物主义,如德国的文德尔班、匈牙利的雅西等。20世纪50年代,“两种生产”理论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里,又被有些人指责为“拿二元论观点代替一元论观点”。20世纪70年代,虽然“两种生产”理论被重新肯定和研究,但仍未将其提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应有位置。

我们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注重解决“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建国以后,我们党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就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之一,并制定出了“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人活着离不开衣、食、住、行,这是很朴素的道理,是常识。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生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要素。这一要素不是孤立的,是和社会存在的其他要素紧密结合、相互作用的,并是其他要素的结合点。

生活和生产的关系:其一,生活是目的。一定发展阶段的生活决定着生产发展的方向,决定着生产什么。生产对人民生活没用的产品,甚至有害的产品,生产的越多,危害越大。因此,要生产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还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二,生产是手段。生产发展是解决生活问题的根本手段。

我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给唯物史观研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人的生产是否包括教育、生育和医疗卫生?回答是肯定的。生育是生产,马克思把其表述为“他人生命的生产”。如果生育是生产,那么,把医疗卫生纳入生产的范围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医疗卫生是人们呵护生命、提高健康水平的保障。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也是人的生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和教育是生命本身的原则。教育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致的,就是教人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显然,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基础的“生产”,是一个广义的“生产”。“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现实生活过程”,个人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四、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

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弗洛姆认为:一些无论是信奉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把马克思主义

歪曲成一种“经济主义”、“享乐主义”。这是因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的无知,错误地把俄国人的观点和行动当作马克思的观点和主张。弗洛姆的意见是有道理的,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享乐主义”,也不是“经济主义”。要辨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几乎成为当代中国理论界口头禅的“物质决定作用”、“利益决定作用”、“经济决定作用”进行解析。

哲学意义上的“物质”、“物质文明”和财富意义上的“物质”,其内涵有着很大的不同。哲学所说的“物质”,指的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人的生命本身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体系,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方面,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文明”是指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且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物质财富意义上的“物质”,指的是金钱、生活资料等。因为生活资料是人们生命延续的基本条件,金钱可以换取生活资料,所以人们追求更多的金钱和更充裕的生活资料是无可厚非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说金钱和生活资料是生活的基础,但它们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1)金钱和生活资料相对于人的生命来说,人的生命更宝贵、更重要。“金钱是身外之物”。(2)物质财富是人创造出来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而人贵于物,是生产力存在的前提。并不是随便什么物质都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更不是追求物质财富、物质享受就是唯物主义。恩格斯曾怒斥“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认为利益具有决定作用,是前苏联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有的理论著作,也把是否承认利益作为判定唯物主义的标准。其实,即使单从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物质文明”和物质财富来讲,能起决定性作用的也只能是生产力或者说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决定论”也是一个很混乱的问题。“经济”一词,有多种解释,但只有“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比较接近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经济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马克思讲的生产力,就是恩格斯强调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两种生产”的再生产。对此,邓小平同志认识的最深刻,他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质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并强调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联系一起,这就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注释

①②③⑥⑧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67、67、80、119、80、72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4、696、232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⑦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5页。转引自《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579页。

责任编辑:汪洋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物质概念体系建构的科学背景和逻辑进程分析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