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佑吾民

2008-08-20

杂文选刊·中旬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守候灾民同胞

长 平

●长 平:疲倦至极,但无心睡眠,觉得睡觉是不义的,我应该陪着他们,为逝者守灵,为伤者祈福。上班的路上,忍不住恸哭失声:吾土吾乡,吾国吾民,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生何其困蹇,死何其悲惨。我们应该做什么?生死面前能否大彻大悟?抛弃一切面子,一切成见,一切陋习,一切惰性,心怀悲悯,头脑清醒,竭尽所能,飞驰援救;自兹持正守道,以祈天佑斯民!

●崔卫平:对不起,睡在瓦砾中的孩子,没有让你们住上结实的教学楼。

●党国英:骤然间一场灾难降临,让我们震惊、悲痛。人类是在生存竞争和自然灾变中进化的,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无辜者的牺牲。如果我们再聪明一点,办法再多一点,被叫做制度的生存规则再完善一些,更多的人的命运本来有所不同。我向苍天祈祷,让我们同舟共济,让无辜者得到救援;容我们再做努力,将来拥有更强大的避灾抗灾的能力。

●高耀洁:12日下午,我在郑州也感到了强烈的震感,开始我还以为是楼上装修。后来我看到电视上报道汶川灾情,深感痛心。卫生部号召各地义务献血支援灾区,我想强调,越是危急情况,越是一定要保证血浆安全,千万不能酿成血祸。另外,地震灾区接受各地大量捐款,也一定要加强管理,务必保证捐款用到灾民身上。

●贺卫方:戊子年,怎样的灾难!再也不要举办任何欢庆的举动,我们要为死难的同胞表达悲恸。把那些用于喜悦的款项,给那些不幸的家庭,表达人们微不足道的心伤。

●季卫东:四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家园的脆弱,也催生了强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但愿2008年5月12日能成为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某种新型社会机制将在全国志愿者的救灾和复兴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雷 颐:雪中送炭第一,锦上添花第二!

●连 岳:有利于救灾,有利于减少伤亡,有利于释放焦虑,有利于安慰受害者,有利于提供援助,有利于将我们变成温暖的人,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的形象,这一切“有利于”都得依赖我们及时得到信息,从而知道他们在受罪,他们在坚持,他们在向我们呼救,他们在信任我们。所以,谢谢所有提供信息的人。

●林 达:灾难面前,生命是脆弱的,我们最终在弱的本质上没有差别。看到母亲在倒塌的楼前团团转却救不出孩子,同情心会突然向每个人袭来,这也是人的共同本质。一个个人伸出援手,给今日有难的人实实在在的帮助,弱的人终会越过灾难,再鼓起勇气往下走。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刘洪波: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

我们无法抵抗自然力的爆发,但无论多少次打击,即使我们会一次次错愕、惊恐,也从来不会颓然倒下,只是因为我们有爱。

爱就是未来。爱使我们聚焦,使我们越是遭逢摧残越是血肉交融,使我们越遇苦难越要拥抱在一起。它比任何狂暴的力量更绵长,更有韧性,也更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相信经历地震我们仍然会站起来。

●吴重庆:当平日的浮华以及与浮华互为表里的不义,遮盖并麻木了凡人的良知善意,今春的雪灾及当下的震灾,终于以其大面积的灾难,造就了闪现人性光华的背景:人伤我痛,闻声救苦,相濡以沫,相助以爱。愿同胞从此不再形同路人,面对日后周遭他人的苦难,依然感同身受,将友爱如圣火般传递。

●吴向宏:当一个社会处于灾难之中时,人民应该暂时放弃批评,全力支持和信赖政府;而一个在灾难时刻最值得支持和信赖的政府,应当在社会不处于灾难的时刻,最好地保障人民的批评权利。

●熊培云:“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注意到了中國政府对国际援助表示出一种积极态度,它让我不由得想起发生在改革开放前的“唐山大地震”。我一直认为,导致隔阂世界、祸起纷争的不是倒掉的“语言巴别塔”,而是不断竖起于人际与国际之间的“观念柏林墙”。不幸又幸运的是,对苦难的铭记与感同身受总会让人类走向团结。所以我说,开放社会没有敌人,如果有的话,这个世界的共同敌人就是苦难。

●张鸣:大难当头,各自努力,民苦即是我苦,民危自是我危。

●章诒和:终止了写作,终止了娱乐。从5·12那黑色一刻起,每日在荧屏前守候——守候死亡,守候生命。罹难人来不及道一声“再见”;幸存者如楚囚相拥,转世重逢。我老泪纵横还是无法自持,并反复地追问自己:现在仅仅是政府、国民在抗击灾难、拯救灾民吗?不,灾难和灾民也在拯救政府和国民:让权力学会靠近人性,叫人心学会仁厚悲悯。

●郑也夫:唐山蒙难时除了一条新闻我们一无所知。三十二年后的今天大家睁大了眼睛,关注着同胞的灾情和营救。巨大的不幸与悲痛中,我们发现了以往任何一次灾难中不曾有过的事情——百姓成了知情人。民可知之,在凝聚人心上超过一百条耳熟的口号。

【原载2008年5月14日《南方

都市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守候灾民同胞
陈代南
刘毕新
为你守候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等待,是最温柔的守候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理想职业
心中的日月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春雨威胁海地灾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