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科、训、研一体校本教研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08-07-19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6期
关键词:课例骨干教师校本

孙 瑞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校本教研成为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的共识。为此,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本教研整合模式,确定了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以校本科研转变教师的研究方式,以校本培训夯实教师的研究基础,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科、训、研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 、加强校本科研,转变教师的研究方式

我们深知,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质量,而质量提高的关键在研究。深入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找和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规律,而参与探索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因此,学校重视引导教师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同时,敦促教师不断形成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

1.课题申报,科研带路

课程改革不但给教师带来诸多新的课程理念,也带来许多新的研究课题。为了让教师从雾里看花中走出来,把新的课程理想转化为现实,学校从问题研究入手,从课程及教师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为教师搭设学习研究的平台,分别申报或参与了“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市、区级科研课题共10个,通过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引导教师掌握科研方法,端正科研态度,形成研究氛围,步入研究轨道,推动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2.课题培训,资源并用

为了加强对课题研究的实施与管理,学校专门设立了科研室,负责组织课题计划、方案的制定,活动的指导,成果的收集与管理等。教学干部通过学期计划的制定,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以有效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把践行课程理念作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目标。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研培训,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先后开展了由教育专家、教学干部、教师主持参与的数学探究教育、攀登英语、北京童谣、电影课程、教学评价等课题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科研方法,提供研究思路,学会实践反思,做好成果积累,敦促教师做理性思考下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

3.课题研究,形式多样

教科研的结合,不但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特点,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式。

个性研究。每位教师按照开学初制定的教科研计划,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开展教学实践性研究,并不断对自己的行为效果进行反思,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期末,通过课例、案例或论文的撰写,形成研究的成果。

合作研究。以组为单位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把智慧碰撞、合作分享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式,如三年级数学组“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英语组“活动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评价课题组“新课程背景下,不同学科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探索”;三年级语文组“北京童谣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实践”的研究等,都在人人参与的互动、研讨中,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二、 加强校本培训,夯实教师的研究基础

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科研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方法,更与研究主体自身的专业基础密切相关。它需要教师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教育观念,这些尤显校本培训的重要性。为此,我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并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1.培养职业品格的专业理论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学校从师德建设抓起,通过组织收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教师礼仪、学习型组织建设等专题讲座,塑造职业精神,培养职业品格,加强职业修养,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2.打造“龙头”队伍的骨干教师培训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其在学科教学中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

选好苗子,重点栽培。学校选出13名教师成立了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聘请我区特级教师张光璎作辅导老师,坚持每周半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教法培训,通过系列讲座、做课、研讨、优秀课例观摩等方式,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夯实教学功底。

师徒结对,培养名师。北京市宣武区“1—4—1”名师工程给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学校先后从教师中择优推荐14名骨干教师与区名师结对,用心打造“龙头”队伍。

借助契机,发展骨干。在区“红烛杯”、“宣新杯”教学专业技能竞赛和优秀录像课评选活动中,学校通过备课、试讲、评课、课例撰写等,锤炼骨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地推出新人,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同时,把优秀课例资源进行再开发、再利用,分别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老师进行二度培训,不但增强了参赛教师的责任感,也促进了学科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脱产培训,奖励进修。学校还分别选派十余名优秀骨干教师参加了宣武区带薪脱产培训;分别选派3名英语教师赴加拿大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这些带有奖励性的进修,盘活了学校教师资源,强壮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3.提高课改质量的专业技能培训

在课程改革中,为了与时俱进,扩大内需,我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用内力、借外力,走出去、请进来,接纳性的专家讲座与参与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了“因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专业知识培训和专家讲座、名师进校园、手拉手学科擂台赛等校本培训。通过开展“三优”评比活动、观摩优秀教学活动等,使教师们体验着培训的快乐,感受着课改中的进步与成熟。

我校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校本培训,不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架设了进步的阶梯,也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三、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在校本教研管理中,我校力图实现“四个转变”:变学校要求为教师需求,变教育理念为教学实践,变刻意展示为常态研究,变封闭教研为开放教研,使校本教研向自然常态化发展。

为了突出校本教研的主体性,学校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校本教研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专题研讨式。继2003年第一届“攀登杯”教学专题研讨会之后,我校开展了第二届、第三届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关注学习过程为专题的“攀登杯”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各教研组在人人参与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择优推荐课例在学科组内展示,引发大家对专题的深入探讨。学校根据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先后组织了6次跨学科以专题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通过参与问题研讨,不断建立和生成新思想、新策略。

临床诊断式。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判断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它是常态下校本教研常用的方法。各教研组成员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拿出研究课例供大家分析,老师们通过课堂生成及效果分析,研究问题成因,提出改进策略,从中获取经验或教训,减少教学风险。由于学校有人人参与做课的制度,每位教师都能得到这样的教学“临床会诊”。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对课堂生成和教学质量的关注。

角色体现式。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模拟课堂活动,进行实际体验,找到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如攀登英语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开设了模拟课堂,分别充当教师和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这种置研究于课前的模拟,不但及时发现了教学中的问题,而且在合作中分享研究成果,把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走进教室之前。

一条龙式。同组教师围绕同一课例,展开教学研究,后者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在互动、互补的研究中形成经验,获得成功。如三年级数学组在区优秀录像课初评中,同备《位置与方向》一课,开展了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的一条龙式教学研究,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问题得到了修正。这种互补式研究,培养了教师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也体现了教师智慧凝聚的力量,塑造了教师的职业品格。

问题追踪式。我们坚持对一位教师教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观察,努力把教学遗憾减小到最低限度。这种“一杆子扎到底”的研究方式,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反思。在突破自我的同时,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师在学无止境、研无止境的追求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

猜你喜欢

课例骨干教师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课例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