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道德

2008-05-31袁占友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资助者施恩知恩图报

袁占友

[文题]

●美德是勇敢的,善良从来无所畏惧。(莎士比亚)

●生活要朴素,情操要高尚。(德莱顿)

●相互宽容对方的缺点,乃是通向天堂之门。(布莱克)

●道德是个人心目中的群居本能。(尼采)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

●我只知道所谓道德是指你事后觉得好的东西,所谓不道德是指你事后觉得不好的东西。(海明威)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这些名言,各自表达了对“道德”的不同理解。那么,你对“道德”是怎样理解的呢?请联系现实,针对上述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道德是以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人们的行为。道德有时指人的思想品质,修养程度,善恶评价;有时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但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片道德的天空。头顶上的灿烂星空,示我们以宇宙的无垠,让我们体会自身的渺小,感悟现世的短暂。民族的复兴,有待于道德的复兴;国家的崛起,有待于道德的崛起。

[例文]

例文:知恩图报与道德信任

文/董峰

刚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该消息来自《楚天都市报》,说的是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不知道感恩图谢,所以被取消了贫困资助的资格。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

自古至今,中国人总是讲究知恩图报。然而,殊不知,某个人在做一件德行的时候,真正要感恩的人,不仅仅是对方,也还有自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的施恩,都只会互惠互利,而没有单纯的施舍和被施舍的关系。如果一个施恩的人,只强调对方的“知恩图报”,而忽略了自己在施恩的时候,同时也受恩于人,是对方让自己感受到了施恩的快乐,是对方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纯化,是对方让自己接受到了精神的慰藉。知恩图报,应该指的“施恩”的对立双方,而不仅仅是被施恩者的一方。

再回到事件的本身上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他们是这件事情中的弱者,他们缺乏资源,他们想得到的,正需要别人来援助,所以,他们应该抱有一种“知恩图报”的思想。但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方法行事。他们一味地逃避“施恩”这件事,因此,他们难免处于被批评的尴尬境地。

而另一方呢,那些资助别人的人,我觉得也应该受到舆论的批评。也许正是他们这种人的行为和想法,才迫使了那些被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接近他们。试想想,如果别人是真心资助自己,对自己的关心和关怀是出于“真诚”二字,那我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我至少可以问候对方一句,感激对方一声。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社会道德信任危机,从这件事情上,可见一斑了。

天下所有的人,都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懂得“知恩图报”,而不是片面的要求对方,以一副道德高高在上的姿态,凌驾于他人,而是平等地看待对方,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信任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社会的风气就会逐渐好转,我们也因此能从这个社会中不断地获益。

评点

本文主题鲜明。作者从辩证的角度出发,采用并列式结构,详细地为我们阐述了“真正要感恩的人,不仅仅是对方,也还有自己”这一道理。语言质朴,活泼灵动。阅读整篇文章,如同聆听长者的教诲,语重心长,意味幽远。

猜你喜欢

资助者施恩知恩图报
接近正义:第三方资助国际投资仲裁的风险规制
十二生肖·狗
知恩图报 赤子情怀
资助者应具备“资助者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