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中学考察记

2008-05-27

中学生天地(B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秋游座右铭黑板

黄 怡

温哥华的9月阴雨连绵,开始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就在这个渐冷的秋天,我却要比平日更早地起床,穿行于湿漉漉的黎明中。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的留学生,我在本学期选修了一门叫field work(教学考察)的课程。我也因此有了第一次零距离了解加拿大中学教学的机会,亲身感受了中、加两国不一样的教育体制与文化氛围。

大不相同的教室

我们所考察的中学位于Surrey市。第一次考察,我和组里的另一位同学6点半就从温哥华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George Greenway中学。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愣住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与其说是一所中学,倒不如说是个巨型 “集装箱”!单层而简朴的校舍完全没有国内中学教学楼的高大与威严。不过相应地,也添了几分平易近人。

走进“集装箱”里,在校长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要考察的那间初一年级的教室。踏进教室的那一刹那,我完全不敢相信眼前所见的竟然是现实。这哪是教室啊,这分明就是一个家嘛!你看,进门的左手边是一排挂衣服、书包的挂钩,就像平常家里的衣帽间。再往右手边望去,是一张长长的沙发,正对着靠墙的书柜。毫无疑问,这就是家里的书房。再往里看,居然连微波炉和洗手台都一应俱全,这不是厨房又是什么呢?只有往中间看的时候,你才注意到杂乱排列着的课桌椅——与国内整齐划一的桌椅摆放简直有天渊之别。最有趣的是,在左面的墙边有一张比普通课桌大一点的长桌子,上面有一台电脑和一排文件夹。没错!这就是老师的“办公室”了。或许与国内专门的教师办公室相比,这么小的一个“办公室”显得很简陋,但正是这块小地方,把学生与老师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虽然从外观来看,加拿大的中学教室和我们国内的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座右铭。还记得从小学到高中,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黑板上方那鲜红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在教室和走廊的墙上总挂着一些关于学习、知识等方面的名人名言。在加拿大,学生们常见的座右铭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If you tell the truth, you do not have to remember what you said.”(如果你诚实,那就没必要记住自己说过些什么。)“Do not speak while others are speaking.”(不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插话。)这些看似与上进、学习、刻苦都“无关”的座右铭,却默默地告诉学生们为人该有的基本品行——诚实、尊重他人与行善。我们曾经嘲笑过外国人没有思想道德课,其实思想道德教育已经融入他们校园生活的每一天。

在这间看似凌乱的教室里,我们感受到了加拿大教育者的别具匠心。他们一方面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框式教育,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居家式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又致力于把道德、修养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中。

“无所不能”的老师

在我们考察的那个班里,一个名叫Canham的年轻教师正在准备上课,她很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当Canham从她那小小的“办公室”里拿出几个文件夹向我们介绍班级情况的时候,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她居然是这个班所有科目的老师!此刻,她手里拿着的正是她的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每节课的课程安排、相关的图片和故事、游戏方案……这些无一例外都是由她一手设计、收集和编排的。可以说,这个班级学生所学到的,就是Canham自己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也许你会问,这是不是因为她特别优秀才有这个特权?而事实上校长告诉我们,在加拿大每个老师都要自己设计课程、选择教材,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可参考。这是多么难以置信的事!没有了大纲,没有了上级的监督,学生能否学到东西、学到多少东西,完全取决于老师个人的品德与素质,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冒险的一件事。可是Canham和其他老师一样,都出色地完成了这份工作。

那天,Canham刚带着全班16位同学结束了为期3天的秋游。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玩得太尽兴,在秋游后第一天的课堂上,同学们大多显得无精打采,纷纷趴在桌上休息,而少数精力过剩的同学则兴致勃勃地相互交流起关于秋游的感受……面对这样“糟糕”的课堂气氛,Canham不但没有责怪学生,而且连一丝不悦也没有。首先,她领着学生们到操场上跑了一圈,让大家都“清醒”了一把。回到教室后,她也没有马上抓紧时间来讲课,而是带头做起了伸展运动。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实在太累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还有的只是敷衍地动了动手脚……Canham老师好像什么也没看到,继续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并慢慢地哼起歌来,还邀请我们也加入进去。活跃的气氛渐渐如浓墨般渲染开去,最后大家都恢复了精神。这时Canham才说“现在开始上写作课。今天的作文题目是‘秋游见闻。”

Canham首先问大家都有些什么感受。这时已经精神起来的同学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些见闻,在我们观察者看起来是很微不足道的,但Canham老师却不加否定,全部把它们写在了黑板上。最后,她让同学们围绕其中一件事写一篇文章。大半天过去了,我没有从Canham的脸上读到一丝倦意。如果不是对学生的热爱与对教学的激情,还有什么能让一个人如此孜孜不倦呢?

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都说外国人的生活很自由,从他们的中学教育就可见一斑了。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班上随意地走动,喝水,吃零食,甚至走出教室也不用跟老师打招呼。我考察了一个上午,有的同学在我面前不停地走,把我晃得眼都花了。这种在国内属于“无法无天”的行为,Canham却早已习以为常,从没有为此说过一句话。有的同学到黑板前做练习却发现不会做,座位上的好朋友们会很自觉地上去帮忙。这里,你能看到一种个人主义与合作精神的“和平共处”。因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人身自由在课堂上也同样得到尊重。只要不影响别的同学,即使是老师也无法干涉学生的任何行动。如此个人化的课堂,应该会导致激烈的竞争或者相互漠视,但为什么学生们却能如此毫不犹豫地互相帮助呢?

尊重,是我考察到的唯一答案。在这个看似极度自由的课堂上,同学们却有一件事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那就是回答问题!每个同学在回答问题之前都必须先举手,并等到别人说完以后才能发言,这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教育者甚至把“Raise your hand to speak.”(发言前请举手)作为座右铭贴在墙上。只有互相尊重,老师才不会轻易地批评学生,把学生区分出“好”“差”来;只有相互尊重,同学之间才会真诚合作,课堂之中才会充满快乐;只有互相尊重,整个学校才会像一个美好的大家庭……看来孔子的“礼”,正以另一种形式流行于地球的另一端。

猜你喜欢

秋游座右铭黑板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一起去秋游
长在黑板上的诗
推荐一个座右铭
晓黑板
秋游去啦
黑板
读丁梦为人为诗的“座右铭”
李盛秋的“关工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