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谁心头的宝

2008-05-23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柴静窗台上男孩

柴 静

你说,我今天的博客提到了孩子,所以要把昨天看到的关于孩子的一幕告诉我。

“中午,在一所高中的大门前走过。突然,一个微胖的男孩从我身边风一样的‘刮过,奔命似向前跑去,吓了我一跳!再一回头,吓了我一大跳!随之而来的是七八个手持长刀、皮带的男孩,狂奔着追赶那个胖男孩,那刀是尺把长的杀猪刀!当时吓得目瞪口呆,连拨了两次110才向警察说明了发生的事情,站在原地足有5分钟才回过神儿来,这种场面我真的没见过,那可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啊!

我给在外地读书的儿子打电话,告诉他发生的事情,让他在外地小心,儿子竟然笑我大惊小怪!说在初中的时候,学校的门口经常会有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已经见惯了!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那街头追杀的场面……

直到现在想起那场面,我的心还在咚咚地跳。那都是些该上高中的孩子,在家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是父母心头的宝,是什么让他们早早离开校门在街头游荡?

现在“两会”在热热闹闹地开着,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教育的问题出在哪儿呢?谁来管管这些孩子?”

最后,你问我:柴静,这样的场面你见过吗?可怕吗?

是,我见过。

我来向你描述他们的生活:他们这群小孩,通常有十几个人,都辍学,是王朔说的打起架来不要命的“青瓜蛋子”。

他们打架,有时候是寻仇,有时是为了挣钱,有时是娱乐

除了刀,他们还用铁链,用自制的布满钢针的狼牙棒——因为那样伤人的时候血流出来的“效果”更好。

我问其中一个:“你不怕死?”

“不怕。”他头一昂。

他不是不怕,他连生死的概念都没有

所以也不会有悲悯之心

你问,他们不是父母心头的宝么?

我去过他们的家里,最小的那个10岁。父母都死了。我去的时候,他睡在门板后面的床上,所有的家什就是一口锅——偷来的,用来烧柴火取暖。

打架最狠的那个,我找到了他的父亲,他离异多年,早有了新家,从没去找过儿子,他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喝啤酒,说:“等他回来,我捆起来打一顿就好了。”

领头的那个,找了很久才见到他的家。他是捡来的,养父母有了新孩子,也就不再管他去哪儿了。

“能不能找点他小时候的东西我们拍一下?”我问他养母。

“都扔了。”她说得很轻松。

我听着这句话,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有两个汉字叫“抛弃”

至于学校,我没去,因为警察告诉我:他们想过送这些孩子回学校,但学校没有能力去管他们,更不愿意他们把别的孩子带坏。

所以他们流浪到城市,聚集起来,从收垃圾的地方,从火车站……他们租了一间房子,一起住在里面,很快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多起来。生活的钱大多是偷来的,那种偷简直是狂欢式的,在那个城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制造200多起盗窃案。年纪最小的那个负责翻墙进去打开门。用大被单把家电裹起来,大摇大摆打车离开。他们每个人有十几个手机,用来砸核桃。

“我们是小偷中的小偷。”他很得意。

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

你一定会问我为他们能做什么,我只是一个记者,采访结束就要离开。走了几步,我还是回身,拿了100块钱,给了那个10岁的孩子。

“你知道阿姨为什么给你钱?”我轻声问。

“知道,”他低着头,“因为我可怜。”

“不是,阿姨从来不因为可怜别人给人钱,是你今天帮我们拿了很多次带子,所以这是你劳动所得。”

他忽然抬起头,羞涩地笑了一下。

最后,想告诉你,他们租过的那个房子,收拾得还算干净。和所有十五六岁的孩子一样,墙上贴着明星的照片,窗台上放着整整齐齐的十几个牙缸,他们每天早上排好队去刷牙……他们把这个房子叫做“家”。

编辑提点:“谁来管管这些孩子?”柴静告诉我们,这些孩子首先需要的不是管束,而是关爱。不是不懂得畏惧,而是不懂得珍惜;不是自己放弃了,而是被抛弃了;他们稚嫩的心灵,在最需要关爱和呵护的少年甚至是童年时代被放逐了,结果在青春的荒野上疯长。

他们还有机会么?有的。他们自己在懵懂与颟顸中并没有完全放弃:“他们租过的那个房子,收拾得还算干净……墙上贴着明星的照片,窗台上放着整整齐齐的十几个牙缸,他们每天早上排好队去刷牙……他们把这个房子叫做‘家。”我们还有机会么?有的。就像柴静,没有给予怜悯,而是给予尊重,让他们知道,即便面对的生活再冷酷、再残忍、再卑微,仍旧存在着另一种生存方式。

文中出现了一大堆概念和词汇:教育、爱、生死、悲悯、抛弃、责任、羞涩……家。连缀起来,我们能够发现一条不幸与丧失、责任与救赎的轨迹,与每个人相关。

猜你喜欢

柴静窗台上男孩
都是真的
窗台上的“警告”
对视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