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MBA思维养蝗虫

2008-05-14蝗虫公主

知识窗 2008年10期
关键词:天津大学蝗虫大棚

蝗虫公主

小雨渐歇,空气潮湿。于红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雨后乡间泥泞的黄泥地,走进了他的“昆虫养殖基地”——一个专门养蝗虫的地方。

“养蝗”基地看不出啥稀奇

这里看上去就跟农村常见的蔬菜种植基地没啥两样,就连养蝗虫的地方都大同小异:20个一人高的塑料大棚一字排开,虫卵就在这里一天天长大,变成蝗虫。

“确实差不多。”于红雨笑呵呵地表示认同,但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其实原理和作用完全不一样。”原来,蔬菜大棚用的是塑料膜,目的是保持棚内温度;而蝗虫的大棚用的则是镂空的纱网,棚里必须通风透气,尽量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搭这个大棚的目的只是为了圈住蝗虫,别让它们飞走了。

“养殖蝗虫就是用来吃的,肚子是它身上最有营养的部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味道香。”蝗虫品种很多,北方田间常见的那种蝗虫个头太小,而且肚子瘪瘪的,没啥吃头;大油蚂蚱虽然体积更大,吃起来也挺香,可不少人对它的肉有过敏反应,不适合大规模推广。“选来选去还是东亚飞蝗最合适,毕竟养蝗虫也得选择最适合大众口味的品种。”于红雨说。

在读MBA谈养蝗经

即使事先不知道于红雨的另外一个身份——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在读MBA,谈话中也不难发现这个养蝗专业户的与众不同:“融资”、“现金流”、“产业链”、“规模化”、“证券化”等专业词汇时常从他口中“溜”出来。在讲到基地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时,他说,接下来他会把土地分成若干份,把它们交给多个投资人“认养”。“这样既能快速融资,解决当前的资金问题,也有利于我们统一管理,确保质量,降低投资人的风险。”他称这种做法为“土地证券化”。

于红雨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他最爱和小伙伴们趴在田间地头逮蚂蚱(蝗虫),玩够了,拿回家去用火烤了吃。再后来,一些饭店也相继有了“油炸蝗虫”这道菜,而且价格不菲。因为极少有人专门养殖,饭店通常只能从农户手中收购一些野生蝗虫。

“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报道,有个老人就在养殖蝗虫,我立马就动心了,觉得这里面大有商机。”于红雨说。他在那位养蝗老人家一住就是好几天,带了满满一大本笔记回来。没多久,他就说服了父母、姐夫,共同筹资建起了这个蝗虫养殖基地。

那一年,他刚刚考上天津大学,读MBA。

打造“蝗虫产业链”

一斤蝗虫20多元、一个大棚年产三四百斤,二十棚蝗虫一年能为于红雨带来至少十几万元收入。

于红雨还开发了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一条完美的“养蝗产业链”:包括销售虫卵、提供养殖技术等,就连基地里暂时闲置的土地,于红雨也种上了树,五年后这些树木长大成材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

这片原则上五年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树林,于红雨也派上了用场:北边的那片小树林同时也是一个养蝉基地,三年可以见到回报;而东、北的两片林子,他也已经想好了:用网围起来,办一个开放式的养鸡场。

“我们已经在着手准备了。如果5月份进鸡苗的话,不出半年就能见到收益了。”于红雨笑嘻嘻地透露,他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蝗香鸡”,因为它们吃的是蝗虫。“想想吧,在林子里散养,吃着蝗虫长大的鸡,不比那些土鸡、草鸡更天然,也更有营养价值?”

博客地址:http://flylocuster.blog.tianya.cn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蝗虫大棚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蝗虫果腹
人多势众的蝗虫
跟踪导练(一)3
大棚讲课
蝗虫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1)
雨中情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