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2008-02-09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3期
关键词:念奴娇怀古周瑜

刘 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风格,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加深对词的理解;

2.情感与态度:感受作者一腔报国热忱,渴望驰骋疆场,只可惜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无奈。

【教学设想】

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以小组评价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朗读和背诵,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过程】

1.导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古代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他们的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秀华章喷薄而出,浑然天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诗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其中大光异彩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苏轼,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2.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人。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他的词比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突破了传统的创作题材,将悼古、怀旧、记游等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3.诵读感知,觅得诗趣:学文千法,朗读为本,趣之以读,读之以思,思之以悟。下面我们从朗读开始,感受词的风格和诗趣。

(1)学生个体朗读,尽量读出感情;

(2)播放朗读带;

(3)对比朗读:与柳永《雨霖铃》对比,感受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差异。

明确: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奔放,慷慨洒脱。

4.研习作品。

目标A:初读作品,理清结构

上片:写景大江奔流图赤壁鏖战图赤壁壮观图

下片:抒情绝妙英雄图浪漫神游图把酒临江图

上片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大江奔流图,接着又点明了赤壁险要的地势。

下片借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着力塑造了周瑜英俊潇洒的儒雅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感慨。

目标B:涵泳字句,品出诗味

词的上片用了很多笔墨来描绘赤壁战场,找出其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并分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字词特点角度修辞

乱险怪 形

穿高耸云端 势 夸张

惊汹涌 声

拍水石相击力度比拟

卷狂澜奔腾 形 比拟

雪水色纯白形、色 比喻

一切景语皆情语,上片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引人遐想,那么词的下片又从哪些角度来刻画周瑜呢?

年龄: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美女衬英雄,潇洒英姿,韶华似锦)

姿态: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装束:羽扇纶巾(能文能武的儒雅将军)

气魄: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目标C:主旨把握,探明诗心

活动:学生讨论

(1)联系曾经学过的和老师刚刚讲到的历史知识,谈谈在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三国演义》的历史画卷中,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有一声断喝长坂坡的猛张飞,有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有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而苏轼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a.功绩:周瑜年少得志,从24岁开始被重用,一直到34岁建立功勋;

苏轼做了团练副使的虚职,头发花白却一事无成。

b.外貌:周瑜风流倜傥,英俊儒雅;

苏轼早生华发,衰老憔悴。

c.家庭:周瑜迎娶了乔国老乔玄的小女儿小乔,小乔家势显赫,而小乔本身如花似玉,才貌双全;

苏轼中年丧妻,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凉诗篇。

d.遭遇:周瑜当时遇上了一位开朗的君主,孙权慧眼识英才,重用周瑜;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一腔热血无处施展。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说此时的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有人说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是怎样看待的?

a.苏轼生性旷达洒脱,他并没有真的消极,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样,何必过于执著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洒酒祭明月。

b.苏轼当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周瑜,34岁时就已功成名就,名垂青史,自己还可能像周瑜一样吗?大好青春已逝,华发早生,心境特别苍凉、消沉是必然的。

5.课文小结:学完这首词作之后,耳畔很自然地响起这样歌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是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赤壁画卷。在这里曾经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周瑜在历史长河的浪涛中慢慢隐去,而苏轼怀着崇敬的心情拾起了河滩上这枚发光的贝壳,在为英雄周瑜谱写了一曲传世的凯歌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多舛、壮志未酬洒下了一把辛酸泪,唯有洒酒祭奠江月了。

6.课后作业:对比阅读,赏析杜牧《赤壁》。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题:

1.诗篇开头借什么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诗歌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猜你喜欢

念奴娇怀古周瑜
念奴娇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竹叶沟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探究
赵学敏书法作品《念奴娇·昆仑》
裴怀古的“诚”字诀
裴怀古的“诚”字诀
周瑜与诸葛亮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