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亚型”人类的起源之谜

2008-01-15黄万波

百科知识 2008年1期
关键词:长江流域东亚化石

黄万波

人类诞生在地球,广义来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但是,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在某一地区形成以后,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还是从不同地区同时形成并各自朝着自身的方向演变的?这始终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处于蒙昧时期的史前人类,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会考虑自己的由来。如今人们要了解人类谱系的重要信息,只能根据祖先的遗骸形成的化石。

资料表明,并不是所有人类遗骸都能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是因为一方面形成化石的过程中遭到其他哺乳动物和地质应力的损坏,另一方面是种群数量远不及其他哺乳动物兴旺。因此,人类化石特别珍贵,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踏遍千山万水去寻找、去探索,以求证明19世纪达尔文提出的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理论。

从东非大裂谷到东亚大峡谷

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恰好有两条既深又长的大谷:一条是非洲的东非大裂谷,另一条则是东亚的长江大峡谷。前者呈南北走向,从靠近伊斯肯德伦港的南土耳其开始,南抵非洲东南部,一直延伸到贝拉港附近的莫桑比克海岸,长度超过6000千米:后者呈东西走向,从青藏高原的沱沱河开始,东抵长江三角洲的吴淞口,长度也超过6000千米。在这条神秘纬线上的两条气势恢宏的大谷,均隐藏着各自的奥秘。

地质学家指出,由于弛壳板块运动,非洲东部的壳层从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至红海一线分裂开来,并不断向四周扩张,改变了地形,使原有的平坦地面凹陷,边缘地区隆起,有的地方落差竟达千余米。这种极不稳定的地质结构又导致了地下熔岩频繁活动,火山喷发,大气环流遭受破坏,使原有的湿润气候变成了少雨干旱。第三纪早期的茂密森林逐渐缩减,取而代之的是片林、疏林和干草原,以及火山岩风化后生成的杂色、橘黄色土壤。大裂谷的地质变迁,产生了新的镶嵌环境,一度分布广泛且连续分布的类人猿,或被隔离,或在新的自然选择压力下由树栖逐渐转变为地栖,并从最初的两足行走的猿,演变成了有思维、有意识的人。

细观非洲大陆的地图。很像一个灵长类头骨,更确切地说,像是一个扁长的南方古猿的头骨化石。100多年来,在这个状似灵长类头骨化石的大陆上,人们进行了无数次的科学考察、发掘、研究和争论,让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奥秘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而东非大裂谷,由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化石的独特性质,而成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腹地。

现在,有关人类起源的学说被世界公认的便是“非洲起源论”,即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非洲的“能人”开始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而今在以色列的乌贝蒂亚、格鲁吉亚的德玛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等地的发现,均被看作是早期人类迁徙途中的遗迹。此后,经过多年的进化,“能人”在亚洲则演化成直立人。

另观东亚大峡谷,地质学家对它的形成是这样描述的;大约4000万年前,长江、三峡还未形成,青藏高原还处在一片汪洋之中。那时候,古印度大陆并不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而是位于南纬40度的地方,与古亚洲大陆隔海相望。后来,由于古特提斯海板块从7000多千米的地方向北漂移,最终到达了神秘的北纬30度,并俯冲到亚洲板块之下。两块古大陆的重叠,使那里的壳层急剧加厚达70千米(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千米),进而使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喜马拉雅山及其珠穆朗玛峰成了世界高山之最。

青藏高原的隆起,促使地壳、上地幔物质运动强化,发生了剧烈的深层和表层地质作用,导致中国西部的各大山系和东部的三级地貌阶梯——高原、山地、平坝的形成。在这种地质背景的作用下,长江穿过奉节、巫山、秭归与下游贯通,三个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就此形成。长江和三峡的形成,犹如一对孪生姊妹,她们的生日大约在50万年前。

高山、高原、高地和峡谷,是东亚大峡谷神秘纬度线上的一大亮点:地势半封闭,从西向东,一路下坡;河流纵横,气候适宜;动物多样,植被繁茂。这样的自然景观,为200万年以来的人属家族,诸如200万年前的“巫山人”、190万年前的“建始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5万年前的公王岭“蓝田人”、80万年前的“郧县人”、75万年前的陈家窝“蓝田人”、35万年前的“南京人”、25万年前的“和县人”直至19万年前的“长阳人”、9万年前的“奉节人”、3万年前的“官渡人”、2万年前的“河粱人”等,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空间和宽广的活动半径。在长江流域大三峡这种半封闭的森林河流环境中,自200万年以来,一直有人类在此活动、繁衍并传承至今。其间既没有“断层”,也未见到外来文化的渗透。鉴于此,笔者提出“长江流域大三峡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这一观点。也有科学家将其称为“东亚型”人类,以区别以草原湖泊环境为特征的“非洲型”人类。

长江流域人类化石一览

1979年岁末,在长江之滨的安徽和县龙潭洞找到了史前人类加工并使用过的骨、角工具。1980年深秋,在骨、角工具的同一层位,发现了长江流域第一个猿人头盖骨化石一一和县人。从此揭开了寻找“东亚型”人类发祥地的序幕。

1984年至今,笔者及同仁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人类化石地点5处,其时代涵盖了从200万年至5000年前。如果把我国到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采集的人类化石汇集一起,人们便能了解中国人类化石的一个梗概。初步统计,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化石地点最多,约占总数的86%。以*注明的化石地点虽然在长江流域外围,如北京人、蓝田人、沂源人等,尽管地理位置比较偏北,但是从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格局的形成和对人类的影响推断,他们的老家不在北方,而是在长江流域。他们是在自然环境大转型的暖期,随着生活半径的扩大而越过秦岭抵达蓝田或沿东部平川迁移至华北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直立人化石分布区,可说是东亚地区最为集中,时序最全的地区。而长江流域智人化石,比起直立人来说广泛得多,不足之处在于,早期智人化石相对较少。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推演

人类是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员,自诞生之日起,他们就与生态圈里的其他生物朝夕相处,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人类遗址里,几乎都有动物伴存,其中以哺乳动物最为普遍,初步统计已超过200种。不同物种都有其自身的系统发育脉络,例如大熊猫,从200多万年前的大熊猫小种到100多万年前的大熊猫巴氏亚种,再到大熊猫现生种,是一完整的进化序列;鬣狗从200万年前的桑氏鬣狗到100多万年前的中国鬣狗,再到1万年前的最后鬣狗,也是持续演变的:貘的系统发育情况与前两者也是同步的,即从200万年前的山原貘到中国貘,再到4000年前的华南巨貘。大熊猫、鬣狗和貘的系统演化,折

射出长江流域和谐生物圈的发展。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前所述,长江中上游地段的许多地方是半封闭的森林、河流环境,即使西北季风强盛的年代,对这里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因而体现在动物群落之中,既有华南动物区系的成员,也有西南区和华北区的代表。这种混合动物群的特征表明,古人类生活时期的自然环境主要显示出和目前的亚热带森林环境相似,但比目前湿热。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相对平缓,故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较大,从而使华北温带草原动物群向南迁移。根据江苏“南京人”及安徽“和县人”遗址的植物孢粉分析,其植被组合为落叶、阔叶与针叶混交,气候偏凉。这与华北此一时期比较寒冷的气候相吻合。这个时期也正值第九次自然环境大转型后期,许多北方动物随气候变迁南下抵达长江流域。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华北由于主要受西北季风的控制,气候偏冷,食物贫乏,不利于史前人类的生存。华南则不同,基本上是处在东南季风的控制下,气候温暖湿润,食物来源丰富,有利于人类的生息与繁衍。表1和表2显示的长江流域人类化石的多样性便是这一论点的佐证。

1987年,笔者在长江巫峡南岸一个石灰岩洞穴中发掘出一件长臂猿下颌骨化石,英国牛津大学测试其年代为距今280年。可见,目前生活在热带一亚热带森林里的长臂猿,280年前曾在长江大三峡生活过。不言而喻,那个时候,气候湿热,森林茂盛。由此溯源向更古老的时期推演,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将是大型灵长类的乐园。

根据上述分析,长江流域自200万年以来,“巫山人”、“建始人”、“郧县人”、“南京人”、“和县人”、“银山人”、“长阳人”、“奉节人”、“河梁人”、“老鹰崖人”,以至“巴人”,存在着一个连续的进化过程。他们在智力发育和适应生存中,从使用天然工具发展到制造工具,从自然的采集进入有意识的狩猎。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这里既没有因严寒气候而出现人类演化“断层”,也未见到外来文化的渗透。

鉴于此,我们对“东亚型”人的发祥地似乎有了一个新的概念,即自260万年以来的长江流域,特别是大三峡地区,远较其他地区优越,食物来源丰富,进入这种半封闭的高山、平坝、森林、河流之镶嵌环境的古猿后裔,它们全身结构都得到了相应的改造,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东亚型”人就在这样的进化背景中诞生了。

责任编辑庞云

猜你喜欢

长江流域东亚化石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
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我国长江流域汽车需求量分析及预测
东亚书院的赓续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