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微力量的聚集,才能实现伟大理想

2008-01-14

IT时代周刊 2008年1期
关键词:时代周刊心血副总裁

曹 健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寒冷的北方。编辑在电话里说,杂志快要进厂印刷了,您这个总编是不是要写一点东西给读者?于是,我在深夜应酬归来的灯下,写下了《媒体的创新就是把细节做好》。重温去年写的东西,展望2008,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今年写这个稿子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南方。虽然没有刺骨的严寒,但心里还是有些许寒意。

时光飞逝,掐指一算,《IT时代周刊》已经走进第8个年头,我头上的白发在不知不觉地增多,同事头上的白发也在不断增多。心想,人的一生即使付出全部心血,也就只能做成一两件事情。而且,很多人付出了毕生心血,可能一件事情也做不成。

人生有时候得意,但更多的时候是无情!

回顾2007,我们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念,也没有像其他媒体一样不断改版,而是默默地把每个细节做好:采访更加深入、编辑更加细腻、图片更加清晰、标题更加贴切、封面创意更加时尚、发行更加精准(我们在美国硅谷设立了办事处,现在,硅谷大部分跨国公司的阅览室和很多社区的公共图书馆,都摆放着我们的杂志)。这些默默的付出,带来了细节的叠加,带来了良好的口碑效应,当然也带来了广告收入爆炸性增长。2007年广告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69%,再创历史新高。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鋆先生多次跟我说:《IT时代周刊》是当今中国最好的商业媒体之一,我是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英特尔全球副总裁杨叙先生多次在公开场合这样评价这本杂志:它虽然是本IT杂志,但它和其他IT媒体不一样,它讲述的是商业故事,是更加深刻的人性故事,这是一个创新,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爱看。

因为爱读我们的杂志,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先生和我成了好朋友。第一次见面时,我很惊讶,一个技术天才竟然对全世界的媒体如数家珍,对中国的媒体也有自己很多独到的见解。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公关总监商容女士,多次向我转达亚勤先生对《IT时代周刊》某期某篇文章的看法和褒奖。

展望2008,我们将自己定位为“奥运年”。这个提议是我们的副总编盛培德先生提出的,教授级的盛培德是新闻战线的老兵了,曾任《亚太经济时报》总编辑。他说,2008年在中国举行奥运会,是我们千年难遇的机会。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这和《IT时代周刊》所倡导的一贯办刊理念不谋而合。他的这一提议很快得到通过。同时,他还饱含激情地写出了“奥运年”的新年献词。

很多同行问我,你们新的一年有什么大的变化?我说,没有。自然,他们都很惊讶,怎么会没有呢?你们做得那样优秀,起码要提出新的理念啊!但说心里话,真的没有什么新理念,也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创刊以来,我们只提出了“内容为王”这一个理念,每年就是不断地强化它,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杂志的每个标点符号中去。

也许,只有细微力量的聚集,最后才能真正推动伟大理想的实现!

猜你喜欢

时代周刊心血副总裁
基于《内经》脏腑理论从心论治瘾疹
如果,你来读一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将出任IMF副总裁
泰斗
Time—a worldwide news magazine 《时代周刊》——全世界都在读的新闻类杂志
讲台
朱健离任上海证监局副局长或任国泰君安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