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rkour——酷跑!

2007-11-03杜易泽刘垒占

风尚志·质感达人志 2007年33期
关键词:障碍俱乐部动作

杜易泽 刘垒占

嗜“跑”一族症候群

“整个城镇就好像是我们的一样,像是为了Free Running这个运动 ,你只需要像这些小孩子一样,看着同样的东西, 想着同样的东西。 这就是Parkour的视野。”

——跑酷创始人之一Sebastien Foucan

Parkour诞生在80年代的法国,中文名跑酷。在Parkour的世界里, 练习者称为Traceur。在最早的游戏里,仅仅就是因为向往儿时在屋顶上跑跑跳跳的自由自在,因此,它绝对可以说是一剂释放心灵的自由良方。

Parkour 的动作是结合了所有自由的动作,并没有局限的套路可以照搬,因为它崇尚创意并且鼓励人们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在Parkour的领域里,不少Traceur极力想表现而创造出各种看起来非凡的“极限”。

Parkour这个字的原文是 “parcours du combatant " 指的是障碍物课程,而“parcour"在法语中是“跨越障碍的训练场”的意思。通常跑酷运动者从一个地点出发,不借助工具,仅仅靠肢体来跨越一切障碍,Parkour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特别是废弃的房屋,更适合飞檐走壁似的速降、跳升和飞跃。

“ 两点之间,只走直线”—— 这就是 “跑酷”运动的宗旨。

Parkour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在法国,2002年在英国开始盛行,而在06年,最早的一批中国Traceur开始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练习,成为了最早一批中国“跑迷”,当Parkour来到中国,这项极限运动又和中华武术相结合,融合了泰拳、跆拳道、体操等动作,集攀、爬、跳、越、跃、翻、转于一体达到功夫极限。在训练中,不断地挑战高度和难度以及险度,不是盲目追求刺激,更重要的在于跨越一种潜在上的畏惧心理,锻炼一种不畏困难的心态。

目前,国内有几家比较正规的跑酷俱乐部,而且每周都在进行正规训练,在城市中自由穿行。

你想知道的关于跑酷的一切

跑酷的训练场地

初步的训练是在体操房进行的,但这仅仅是基本功练习。跑酷的创始人David Belle,曾经主演过电影《Banlieue 13(暴力街区)》,他所倡导的跑酷理念恰恰是“把城市当成大运动场”,无处不是等待跨越的障碍。不过请注意,绝对不是说要你放弃绅士形象而像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痞子,而是说,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等待你飞跃。

跑酷的入门训练

跑酷对身体和心理的要求都比较高,它是一项近似于极限运动的项目,高手往往是达到一种武侠小说中“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表演和享受飞翔的感觉。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有一些基本的身体练习:

韧带训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尤其是针对腿(劈腿),手臂和腰部(拱桥)的基本功是不能少的。

弹跳训练:利用蛙跳来锻炼腿力。可以慢慢地从矮到高,近到远。而且要经常锻炼从一个目标跳到另一个目标。同时要锻炼着地的准确性。否则有再好的弹跳力,没有准确的目标和距离感是很致命的。

翻墙:这也是最基本的锻炼,通常都是在一阵轻松的助跑之后。(注意:是轻松,可别像跳远跳高运动那样冲刺,否则会刹不住车,找不到爆发点的。搞笑的还会撞墙)快到目标时力量开始上提,先利用一个脚顶着墙壁,然后手抓着墙。再马上用另一只脚推墙,将第一只踏墙的脚顶上去,双手再助力一下。剩下的一只腿,你就算不上去,晃来晃去也没问题,耍什么酷招都行。

手/肘弹跳:在奔跑的过程中碰到角落及障碍物,或要加大跳跃距离时,同时利用手或肘部在墙壁上的推动来增加跳跃的距离,或来作为第二次的助跳作用。

TIC-TAC:它是在锻炼时最常用到在避开一些障碍物时的普通手法,不过整个过程中有两个要求,就是速度不能减低太多,还有就是要感觉轻松。比如说在跑的过程中,当你前面出现一口井,那就踏着井口附近的树或墙面,弹过去再继续向前跑。整个过程只能用脚,手是不能用的。

降落练习:这是指高远弹跳之后,落地时只利用双腿来缓冲,而不利用侧滚来继续下一个动作。

落地训练:这是个距离感的练习。练习人在远处或高处跳跃落地时,再利用侧滚马上站起来或继续下一个动作。

前翻及后翻:是用手来支撑的。要求是在做完360度的前翻及后翻之后都要尽量使自己回到原位。

侧空翻:有180度,360度和540度等。也有交叉翻或空中定型翻(就是空中翻到一半时,在空中突然慢下来再着地)。

猩猩跳跃:这个是常见的基本功。就是学猩猩那样,在奔跑的过程中用双手按着障碍物然后双脚打开跨过去。

插入训练:在奔跑的过程中要利用单脚双脚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先开始冲进一个进口处,比如天窗、窗口之类。

单杠训练:可以用来练手抓力量。而且对一般想练空翻的朋友来说,先从单杠中找出在空中翻身或转身的感觉是最安全的。这也可以提高高空动作的安全性。

跑酷的装备

真正的跑酷高手其实是不需要任何辅助装备的,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戴一些护具避免不必要的磕、碰、擦、扭损伤。手套、护膝、护腕和透气带必不可少。此外,因为是“跑”的运动,轻便的带有气垫缓冲的跑鞋也必不可少。跑酷没有什么特殊的装备,不过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护具或者运动服,舒适性和随意都是最关键的元素。

狂热“跑酷”真人秀

在北京,有一个叫做“中国跑酷俱乐部”的自愿组织,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跑酷运动的年轻人自由发起的。不过,如今它已经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吸引了很多在北京的外国人一起加入,俱乐部里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的队友,在每周末都会到一定地点集合,练习跑酷。因为跑酷是项国际化的运动,而参与者也大多是“国际友人”,这个俱乐部里,云集了跑酷的狂热“粉丝”。而在河北、杭州等等省份和城市,也陆陆续续有了跑酷迷们的俱乐部,进行训练和表演。

狂热跑酷真人秀之——风炫堂跑酷俱乐部

风炫堂听起来很像一个“武功堂会”,事实上它是一个跑酷迷们自愿成立的跑酷俱乐部,不过也是目前国内比较多参加跑酷表演的组织。比如他们和nike、p&g等知名公司合作过,最近的一次表演是海飞丝“飞跃新生”当中,和王力宏同台合作。

他们的日常训练很简单,最好就是城市中的街心花园,所有的长椅、石凳都能成为攀爬的练习目标,当然也经常招致许多路人好奇地围观,不过对于他们来说,看的人越多就越有表演的欲望。“当然也有过被人误解的时候,比如有过一个老奶奶指着我们说怎么这么大的人还上房揭瓦?”成员之一的陈程透露说。还有一次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一个好心的路人提醒他们留神自己放在一边的背包,结果所有成员都满不在意,大家都很自信:“贼怎么能跑得过我们呢?放心吧,我们速度绝对比贼更快!”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他们自如地翻越各种障碍,潇洒地在空中飞跃,让所有旁观者惊叹不已,凡是看过他们身手的,大多是一个反应:“哦!”,然后是从心里的佩服。

不过在跑酷的各个俱乐部之间,从来不组织比赛,“更多的是享受自己,享受跑酷,比赛难免会很功利,容易受伤。”所以,全国的跑酷迷之间更多地是通过表演和训练来交流,他们经常自费聚集到北京,互相切磋。

“跑酷让生活有了另一种可能”——这或许是所有跑酷迷们最大的感受。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不管在什么问题上都不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了。随着这项运动的普及,没想到自己的“功夫”还成了“绝技”,可以到很多地方表演,跟更多人来分享跑酷的刺激和激情,风炫堂的成员之一小江还改行做了演员,开始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狂热跑酷真人秀之——蒋毅

蒋毅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练习跑酷的,一开始,受伤次数和训练基本成正比,每加一点难度,就一定会伴随着各种伤痛。“一开始也不太敢,当然害怕,但是越过一次真正的障碍,就勇敢了一点点。最早的时候,心里会有杂念,还挺担心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说我,会不会觉得我是神经病,担心万一跳不过去会不会骨折,想得越多动作越没法完成。真的横下一条心‘豁出去了,你会发现一切都豁然开朗,不怕了,无所畏惧了。”

蒋毅其实还是中国跑酷网的一个“网主”,他一直都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跑酷这项运动推广开来,他们的网站几乎成了一个“跑酷官方网”,所有想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实所有的跑酷爱好者们都有自己各自的工作,平时也都很忙,但是每周坚持训练,同时尽自己所能公益地推广这项运动,都成了他们的“第二职业”。这也是这项运动的魅力,可以让人变得简单而乐观,蒋毅这么说。

跑酷哲学 飞跃高点的自由自在

"生活就像是由障碍和挑战所组成的,要学会去克服的这个过程,就是你渐渐精通跑酷的过程,学懂了,人生就没有畏惧了。"

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飞跃的目标,任何一个障碍都是可以攀爬的鞍马,跑酷向往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恣意放纵。它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哲学。

一个跑酷的传统哲学观点就是源自于中国传统的阴阳说——跑酷是有两种形态的,流畅和利落的运动是"阴",冲击性的运动是"阳"。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跑酷不是流行的产物,而是心灵上的进化。要想运动是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肯定的信念,就要像动物一样移动,像水一样流动,来寻找自己的平衡点。在练习中,专注在自己的身上比在乎外在环境更重要。和所有街头文化产物一样,跑酷也有“自由独立“的精神,它不是要你去做别人不能做的,而是要你去做自己能做的,用最适合自己的动作翻越障碍。“做你不能去做的,想你不敢去想的。”生活也应该是这样跑酷。

猜你喜欢

障碍俱乐部动作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下一个动作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选择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