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看桃花

2007-09-06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10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桃花画家

每次画桃花,把人的性跟大自然最有活力的桃花放在一起,觉得很有意思

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了周春芽这两年来的近作,17幅油画和一件雕塑,内容有关于桃花。周春芽是中国当代藝术代表画家之一,与陈丹青等人一样,都是在80年代初便在国内崭露峥嵘,然后留学异乡,到艺术圣地去朝圣,归国之后,画风迥异于前。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他的《山石图》以440万元成交。

在传统意像中,花卉自有一套语意系统,譬如梅兰竹菊,被赋予的是文人风骨。桃花与之不同,她另成一宗,且性别鲜明。正如说及桃花,总绕不开《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古人称男子有妻为有室,女子有夫为有家。娶到夭夭如桃树、灼灼如桃花的姑娘,自然是相宜的事情。

桃花虽是传统题材之一,但相较那些表现君子气节的花卉,在古人画笔下呈现得似乎不多,至少相较于那些如锦浪丛生的桃花诗句而言数量为少。

之所以如此,与桃花的性格有关。周春芽说,桃花比其他花要野,常看到很多宅院里种梅花,种桃花的却少。

桃花之野在妖冶,在周春芽的这些画作中,桃花的情色隐寓是极鲜明的。而这种隐寓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已有传统,类似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之类的句子举不胜举。

这种效果与桃花那未叶先花、花色粉红如艳的感官刺激有关。周春芽藏有一幅晚清先贤龚晴皋的书法对联:“湖上修眉远山色,风前薄面小桃花”。在讲到他画桃花时,他提到这幅对联,“文辞风流极了,流露出古典文人的精致和幽雅,又有怀春的感觉,暧昧而略带情色意味,让人觉得美得‘难受,让你领会了什么叫按捺不住!”

周春芽的笔下没有这样的婉转,他的桃花直接描绘人的色与情,绚丽的粉红和晴翠的绿色直接勾引出观者的情感体验,每一簇花、每一根枝条都滋溢着生命的魔力,有悲喜癫狂,闻得到醉人迷香。

这种感官体验是看的第一层。当我们面对当代艺术作品时,很多时候充满隔膜,这使我们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付之阙如。障碍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对创作者创作状态的了解有助于打破这种隔膜。

从事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家中,周春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较深的人之一。在90年代初,很多人热衷于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的潮流时,周春芽却转头钻进了中国古代绘画和传统哲学的故纸堆中,开始研究八大山人、黄宾虹等人的艺术。回国后的三年,周春芽几乎没有画画,把全部的时间都扔到了传统中去。而在德国期间对他影响深远的新表现主义,周春芽说,很多东西,比如对色彩的表达,都是他回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领会的。

这个过程与中国很多当代艺术家不同,美术评论家吕澎说,“直至90年代中期,当代艺术领域里没有艺术家将眼光扫向历史的纵深处”,而此时的周春芽,正在画传统绘画中的典型题材——山石。

画桃花,其实是在表现一种复杂的心态。一个艺术家画一样题材,往往并非在画题材本身,而是一种状态的展现。正如周春芽画桃花,画的不只是桃花。

“2005年3月,我第一次去成都的桃花山,看见满山桃花,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且桃花的颜色特别奇怪,粉红的,不是很鲜艳,也不是白的那种,很暧昧的颜色。”周春芽说。

这种暧昧的颜色,与人的生命有直接的联系。人的皮肤、嘴唇反映出来的就是这种紫红和粉红的颜色。“它是一种很微妙的颜色,我受这种颜色的刺激,开始画桃花,觉得画出来特别舒服。”

在周春芽的眼里,在诸多花卉之中,桃花是最能代表生命的,早春即开,花期绚丽,转眼即逝,然后结出饱满的果实。这让画家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为了彰显这种对生命的表达。在此次展览的画作中,可以见到一些直接表现性爱的“红人”。红色的男女在桃花丛中表现着人类最原始的主题,这种人体的红色调与内容的直接同画家笔下的桃花一样,充满了“野”的气息。

如何看画家笔下的桃花,周春芽告诉我们,“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桃花,其实桃花只是一个借体,这里有画家主观的东西。如果你看这个展览后能‘勾引出你的一些想法,你的一些心情,越复杂越好,这是最好的。如果你看过之后,没有什么印象,立刻忘记了,那说明作品是不成功的。”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桃花画家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桃花眼
喊桃花
酷炫小画家
斗牛犬“桃花”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