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富阶层的形式逻辑

2007-08-29本刊编辑部

商界·时尚 2007年8期
关键词:贵族阶层品位

本刊编辑部

财富阶层所倡导的文化秩序,遭到了新兴精英阶层毫不留情的唾弃,尽管还有人渴望抓住旧贵族文化秩序的尾巴。

一种全新的精英文化秩序,正在重新规划这个世界主流人群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BIZMODE发现并记录了这一潮流。

秩序变迁:后贵族时代财富阶层

品位演进:从形式品质到内在修为

教育传承:从追求财富到追求精神

名望机制:从财富巨人到成就认同

圈子文化:从先锋话题到人生意义

一个阶层的背影

这是一个广泛奢谈贵族与财富阶层的时代,精英、阶层、圈层这些语汇的大量而反复地出现,暴露了新富人及新话语权掌握者们对于某种秩序的形式的追求。不过无论如何,诸如“寻找中断100年的贵族记忆”这样曾经流传甚广的主题其实并不符合客观,而所谓万人瞩目的汝南周氏等六大世家更是虚妄。自隋唐时期以降,科举制确立和发展起来之后,中国本土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制度——士族门阀制,就已经中断了1400年之久。而这1400年来,虽然皇帝、王朝仍然层出不穷、更迭不断,整个中国社会,根底里却是科举制度支撑起来平民社会。

贵族虽然消亡,但历朝历代的利益获得者始终需要属于自己的秩序,“财富阶层”作为这种秩序的形式保障因此延续。直到100年前,西方社会的炮火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起打断了中国诸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古典的“财富阶层”和它所代表的秩序也因此湮没在历史中。

所以今天,当新兴富裕阶层和话语阶层试图找寻“财富阶层”的形式感时,把目光投向西方,到底无可厚非。尤其,像美国这样仅拥有200年历史的平民社会的国家,是最合适的参考。

有钱阶级的新趋势

财富态度

今天,大多数美国富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财富调查公司Prince & Associate的研究报告称,继承的财产在富翁财产总量中所占比例还不足10%,在中国,这个数据更低。企业家成为富人圈里新的王者。而遗产继承人则遭到了鄙视,用沃伦•巴菲特的话说,那些人是“幸运精子俱乐部的会员”,显然拥有相同背景的中国富豪们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消费观念

供应商们把富人们为了展示财富而买下的游艇、艺术品、飞机和珠宝奢侈品称为“激情消费”。调查显示,显然所有的人都越来越有“激情”。美国百万富翁们每年都在房屋、汽车、古董、珠宝、飞机和其它消费品上花费亿万,而中国早就成为了全球奢侈品“最后一块乐土”。也就是说,“炫耀性消费”仍然大行其道。

美国和中国的富豪们喜欢在汽车、飞机和游艇上一掷千金。这跟两国绝大多数富豪都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家有根本关系。这让他们购买的奢侈品类别显得比较平民化——和喜欢珠宝首饰的中东富豪,偏爱艺术品的欧洲和拉美富豪相比,汽车、飞机和游艇更像是对现有物品的升级。当然,在经济基础薄弱的中国,这些“大件”更具有炫耀的实际意义。

服饰理念

今天财富阶层的衣着则崇尚实用性。悠哉游哉的富人形像已被挽起袖子、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形像所取代,即便是他们的“工作”只是组织慈善基金会的募捐者。对女人来说,胸衣和无边女帽已被Fendi手包等奢华饰件所取代,600美元的Jimmy Choo凉鞋也成为社会地位的新象征。对男人而言,白色亚麻西装已经过时,售价700美元的牛仔裤和设计师限量T恤才够时尚,而西装是给下属穿的。由于时尚消费的全球化,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富豪在认知上并没有任何不同。

游艇态度

曾经被视为高尚运动的手动帆船已经落伍,在每年新建造的长度在80英尺以上的游艇中,只有6%是帆船。这些游艇还将水上航行带来的不便一扫而光:电脑控制的稳定器──用来在停泊时保持船只的稳定──已经成为许多游艇的标准配置。大多数游艇上还有大理石浴室、镶木控制台和露天的Jacuzzi水流按摩浴缸。当然,今天的游艇最长达500英尺,依然是越大越好。美国富豪一向在世界最大私人游艇排名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虽然张朝阳所有的号称中国最大的私人游艇长度不过22米,仅仅72英尺,但去年上海国际游艇展短短数日,参展的52艘游艇就基本售罄。显然,中国富豪正在积极接受这一新阶层标识。

秩序变迁:后贵族时代财富阶层

有一种世界历史的解释方法认为,近代史也就是一部贵族逐渐消失的历史。如果这种解释方法可行的话,那么21世纪就是世界历史事件最密集的时期。因为21世纪既是新开端,同时,它也是欧洲贵族历史的终结期。

贵族体系讲究的是有组织的顺服、特权和名望。比如,在欧洲贵族还是“当权派”的年代,上层贵族拥有随时叫停火车的特权。著名的茜茜公主,在她成为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皇后之后就特别喜欢使用这一特权。因为她喜欢去拜访她在车窗里看到的别墅,或是在她看到的乡间小路上走一走。当然,这样的旅程有重兵保护、红地毯、地方官们穿着礼服致欢迎词以及骑士团、鲜花和华丽的音乐。

过去的一个世纪,噗地轻轻一声,所有这些就烟消云散了。经过1917年俄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一直到所有帝国崩溃后,贵族也就列入了20世纪的死亡名单。英国还有王室,摩洛哥还有王子,瑞典、西班牙和其他少数几个国家还有荣誉君主制,此外就只剩下偶尔在欧洲各地冒出来地不知所云的冒牌王族后人了。他们的名字偶尔和服装或者香水制造商联系在一起,意大利和法国的贵族名号通常还拥有挤上红酒品牌名单的荣幸,但也仅此而已。

在此之前,美国人也曾经对贵族抱有我们今天同样美好的幻想。19世纪中期,美国的女继承人通常都会去欧洲找个从头到脚绝对是贵族的人做丈夫。那时,美国民间对此明确无误的说法叫做“嫁头衔”。这是条捷径,但也是一种徒劳。当欧洲贵族们公开接受这种大量迎娶美国新富而“破坏血统”的做法时,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窘迫:贵族头衔已经变成了金钱的等价交换物,而不再是过去那么高傲、高贵且高尚的荣誉。

历史并不悠久的美国,真正贵族的诞生过程和过去那些贵族如出一辙——那些开国功臣们,比如赫赫有名的波士顿最高门第家族,就是创建了波士顿城和马萨诸塞州的最早一批清教徒家族的直系后裔。相比这些家族,欧洲贵族在美国的姻亲们最多只能赢得相对的尊敬而非绝对的。

但金钱经常是晋身财富阶层更有效的工具。即使不干不净来的钱,如果肯花上一代人的努力找个体面的职业把它洗干净,也是可以办到的。比如老洛克菲勒,他的父亲曾经是个偷马贼,还因为强奸罪被判过刑,这让他自己不适合进入财富阶层,但他的儿孙就非常容易合格。对更多的人来讲,有钱,行为再谨慎点,是可以活着挤进这扇大门的。

审视一下著名的纽约“四百人”俱乐部成员的职业,他们大部分是银行家、交易商、律师、制造商,还有极少数花花公子和狩猎者。其他地方的财富阶层成员和他们一样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在任何领域,他们从来都是主导者,而决不是摇旗呐喊的配角。他们极端自私、享受特权,但同时,他们也非常慷慨、提倡民主,“强盗贵族”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今天,“强盗贵族”已经遭到了质疑,质疑者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洛克菲勒、卡耐基、摩根这样的人物,今天美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会是完全不同的模样。当时这些人是在没有税务优惠的条件下,依然捐助了大量的钱财。仅仅拿他们的“原罪”意识来解释他们行为的原因,是没有足够说服力的。而且,如果他们真是传说中那样地道的“强盗贵族”的话,则更难想象他们会了解到什么是“罪恶感”。

19世纪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被称为美国的镀金年代,也是几乎可以直接和当下中国某些社会进程进行类比的时期。以商人为主的财富阶层正在成为话语权阶层,某些与财富结合的艺术家、学者正在成为话语权的参与者,家族的概念正在重新建立,诸如捐赠这样的理念也正在被推广。家族体系、社会关系、机构组织和财产状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时期的基本秩序机制。

平民社会的力量也在平抑这种机制的建立。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传媒上读到这类的故事:比尔•盖茨认为自己只是财富的管理者,洛克菲勒混迹在财富阶层的重重孙们觉得自己不配得到那么多钱;精英文化,也就是财富阶层存在的核心文化,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在大学,正从热销变成臭不可闻,“精英”一词几乎变成骂人的方式之一……在这些强大力量的影响和干扰下,“财富阶层”的构成机制也变得更加复杂,不像历史上那么简单而绝对,它被分解为更隐讳和更易于平民社会所接受的形式——当然,门槛并未降低,只是更难以掌握和理解。

品位演进:从形式品质到内在修为

品位是确立阶层的一个办法。在这个热门词汇最早被引入的时候,它被简化为红酒、正装以及豪车游艇;再后来,它被略为深入地理解为上流人士不打保龄球,就像底层人士不听巴赫。今天,它又在商业的力量下瓦解、重组,大多数肥皂剧的观众,也同样是奔驰、宝马以及古驰、香奈儿广告的读者。

实际上,中国人最早引进的品位概念是真正上层式的,在大量的西方文化和商品进入中国大陆以前,能接触西方的人也基本拥有接触西方财富阶层的资历。所以,那一时期的品位概念也是富于传统色彩的——最有社会地位的几个人怎么穿衣、怎么装饰家居、怎么和人交往、包括怎么和人开玩笑就是品位的全部。但这仅仅在极少数人当中流传,甚至在还没有推广的企图之前,就被商业的崛起所淹没。品位的定义权落到众多的职业品位制造商手里,比如时尚杂志、奢侈品商人、艺术品商人以及出版商等。

品位因此而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每个人都想搞清楚:品位从哪里来?为什么有些人天生看起来就有品位,而有些人截然相反?品位作为精神的评判标准有多重要?品位可以教育吗?品位能够学到吗?

曾经,有一句关于品位的陈词滥调说“品位随个人而定”。人们通常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品位要比跟自己争论的人要高。但现在,品位已经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了,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个人的品位通常都会暴露自己的出身、个人的愿望和对自己的定义。个人对食物、衣服、文化和政治的品位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粗暴评价这个人的基础。

觉得自己“有品位”的人都很自信,通常都认为自己掌握了某种神圣的标准。但品位本身就如此复杂,从房子、汽车、艺术、珠宝,到食物、红酒,乃至于行为和话语方式、道德评判标准,只要有偏好的地方,就总有品位存在。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中,很难说“甲品位比乙品位正确,但是我认为丙品位更好一点”。

时下被广泛提及的“品位”,实际上正在变成一道门槛、一种圈子的识别符号,它追求的不再是“美的认识水准”,而是一种“少数人的常识”。比如,谈1982年拉菲现在不再被认为是“有品位”,谈“墨西哥哈利斯科的龙舌兰酒”才是正道;谈Prada、Dior、Armani已是“无品”,谈“伦敦Savile Row街的ANDERSON&SHEPPARD裁缝店”才算合格;而再正儿八经地去巴厘岛、夏威夷旅游几乎就是“堕落”,在比利时安特卫普、英格兰德文郡这样的地方“小住几日”才勉强算得上真正的休假。而这样的“品位”,绝对不可能被大多数、甚至是少数人所有,只能是极少数人抵御“无品”人士入侵的工具。而掌握这些“正确”的品位,则成为进阶这个极少数阶层的必然路径。

在一个社会地位正常变化的社会中,地位改变可以如过山车,而展示良好的品位可以决定一个人能否实现抱负或者保持他的社会地位。钱是重要的基础,但没有合适的品位相随,地位的上升就不容易。事实上,眼下众多的“新富阶层”正在采取的重要举措正是雇佣专门人才帮助他们提升品位摆脱原来的土气,而那很可能并不是他真正的“个人品位”。所以,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这类的典型例子,某位西南内陆的商人,当他靠贩卖腌菜进入“千万富翁”行列时,便聘请了一位“海归人士”做自己的形象顾问,开上了奥迪A6,学会了使用袖扣,而他通常炫耀的,却是客厅里那对“效果很好”的超大音箱,因为他实在很喜欢用它唱卡拉OK。

品位好或者坏其实并不重要,是否适合你并不重要,你是否喜欢也不重要,你必然得跟随某些你需要“仰望”的人物随时变换自己的“品位”,那就是“财富阶层的准入规则”。除非,一个人到了一定年纪决定不在乎品位的问题,而那时,在物品中,它意味着舒适、实用、精致和坚实;在艺术中,它意味着美、协和与独创;在文化中,它意味着容许不同品位的存在。当然,我仍然无法保证,那就是品位本身的正确含义。

教育传承:从追求财富到追求精神

某位海归早年留学美国,本准备念的专业是社会人类学,但一下飞机,就遭刚认识的前辈棒喝:“学这个干嘛,你家很有钱吗?那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上的,出来找不到工作的。我们嘛,甭管你原来是学什么的,男的一律改、IT,女的全都accounting(会计),毕业了才能混碗饭吃。”

该海归美国梦就此破灭,赶紧换去商学院上accounting。在苦着脸计算数字的同时,还是不死心地修了一门社会学的课,去了才发现班上同学的家里果真不是开油田的就是开大农场的,要么就是老爸是什么州议员。

毕业后,海归就职于戴比尔斯钻石中心,出差到伦敦总部发现,这个钻石帝国的CEO是奥本海默家族的女婿戴比尔斯,一个有着出色职业经理人资历的家伙,而并非这个家族直系成员中的任何一员。而他的夫人,奥本海默家族的真正传人所从事的,是管理总部大楼里陈列的那些不亚于楼里所有钻石价值的艺术品,她所学习的,也正是艺术史这样“无用”的专业。

经过多年观察,海归最后总结到,那财富阶层或者正希望进入财富阶层的有钱人家的子弟学习的一定是“不实用的”专业。社会学、哲学、历史、地理、艺术、神学……查尔斯王储当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的是艺术史和地理;他儿子威廉王子也一样,这是每个英国国王必须具备的知识。学习越不实用的知识才越显得高贵,而财富的获取,则是家族的职业经理人们干的事情。

这稍微暴露出“上流家庭”父母的应有某种思维逻辑,孩子学习的方向越接近“人类的最高追求”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家族作为真正的精英家族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视角,也才能让孩子拥有成为自由、高尚而纯粹的人的可能。《独立宣言》缔造者之一的约翰•亚当斯在给妻子的信中就写道:“我必需学习政治和战争,因为这样我的孩子今后才可能有自由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航海、建筑、经济,而孩子的孩子们也才能够有机会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编织和瓷艺。”

当然,对名校的追求更不在话下,许多人为了生出健康的宝宝,在准备怀孕期间不喝酒,在生产前后开始听莫扎特的音乐;从怀孕直到孩子上大学,孩子被道德规范,被哄着学这学那,被文化熏陶,被当成异常宝贵的财产而细心呵护。“你的孩子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工程”被贯彻得异常彻底。

在这样的观念下,“养儿防老”的观念早就属于“历史窠臼”,继承家业的想法也是落后之举。“第一代做商人发家,第二代当政客掌权,第三代玩艺术败家”才是财富阶层的王道。肯尼迪家族就有点这意思,小肯尼迪玩的是政治杂志,最后不顾恶劣天气驾驶飞机送命,堪比行为艺术,但肯尼迪家族到今天仍然是美国财富阶层中屹立不倒的一员。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学习经济或者法律,趁早改换门庭。

名望机制:从财富巨人到成就认同

成名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条捷径,一条可以超越财富、文化和社会等级限制的捷径。但名气和名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更多地存在于古代文明中。在罗马,名望被称作“fama”,和公民道德紧紧联系在一起,后来又和个人成就联系起来。名气则不然,通常它与纯粹地成就是相分离的。

名望的范畴,在过去严格而且十分明确:一个人可能作为先知、殉道者、王者、诗人、艺术家、科学家或者勇士而拥有名望,后来,银行家、商人也可以成为有名望的人。正像西方世界公认的,历史上最著名的男人是亚历山大大帝,最著名的女人则是圣女贞德;东方世界的类似角色则必定是孔子。今天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眼球经济这个已经有些落伍的词汇充分概括了现在的“成名机制”最核心的内涵。所有人都充分发挥着想象力去寻求让自己成为最具有眼球价值的那一个,一个人可以因为杀人、可以因为在超女、超男的电视竞赛节目中获胜、或者是因为被某导演“潜规则”而出名。甚至这让人甚至无法分辨出在这些不同门类的“名人”中,最出名的究竟是哪一个。也就是说,在流行的“成名机制”下,名气本身已经失去了统一的评判内涵。

和名人接触意味着很多东西。拿名人的名字开路是某些人的一种表演艺术:通过把自己和某个名人的名字拉上关系来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同时让那些没有类似联系的人对这种魅力倍加渴望。这是一种势力的,但是广泛存在的做法。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经常可以遇到“昨天晚上刚好和XXX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的句式,这个XXX多半是某个名人,而这个句式正确使用,一定须要配合举重若轻的语气。

不过,对那些真正的“财富阶层”来说,这更多的是某种身份认可。BBC首任总裁瑞斯(Lord Reith)勋爵就在日记中说:“我不喜欢派队,除非有比我显赫的人在场。”和被认为是世界知名的人在一起,会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和世界的中心更近了。这是财富阶层所以需要名望机制的理由。但这里的知名人士,一定指的是名望而不是单纯的名气。这不难理解,完全可以想象,晚上Party的主宾是克林顿或是莱温斯基会有多么的不同。即使是反差小一些的对比,麦克尔•乔丹在篮球上所取得的成就让这个世界到现在仍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但同样作为体育明星,多少人知道当年红极一时的郝海东、范志毅今天在做什么?这就是名气与名望的不同,也是娱乐明星始终都只能是上流聚会的装饰物而永远不能成为主角的根本原因,如此简单而绝对。

虽然很多人会不分好坏地追逐当下的名人们,甚至芙蓉姐姐这样地角色都能在这种追逐中获得难以想象的利益,但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分析、评价每个人名气背后的组成成分。

就像无论有多少媒体报道唐纳德•特朗普每天都在干什么,无论他跟多少名人粘在一起,却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财富阶层接纳他作为成为,也永远不会有平民阶层认为他是某个高贵的俱乐部的一员。在财富阶层的荣誉感面前,名望更是被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考察。这其实多少有些悖论色彩,财富阶层致力于用名望将自身和大众分隔开,而这名望的认同却来自于大众。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后,用了多少年致力于慈善事业,才获得英国王室授予勋爵的荣誉,也才不被视为敛财怪兽。又如,陈天桥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知名度不在话下,但论国际国内的名望和认可度,则不如同为互联网领袖的马云。因为盛大只不过是国外商业模式的中国翻版,而阿里巴巴则在世界互联网领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且,在网络游戏不断被道德拷问的时候,众多的国内外中小企业主在真心诚意地感谢马云为他们创造的机会和价值。马云取得的是成就,而陈天桥只取得了财富。

显然,真实的名望培养的过程是漫长而且严苛的,并不是时下国内流行的今天捐了多少,明天出现在某个慈善仪式上那么简单。但是,这种名望一旦建立,是拥有“泽被子孙”那种魔力的。

圈子文化:从先锋话题到人生意义

《名利场》杂志前不久列出了一个1979~1999年间经常光顾著名的四季餐厅(Four Seasons)的人士的名单。其中,许多1979年在录的名字都已经消失,随风出局了。当然,《名利场》列出这个名单并不是为了说明具体有哪些名字消失,重要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人皆知的名字出现在这里,让人们对这个餐厅趋之若鹜,期待着碰上他们中的某个。要是足够走运的话,说不定还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然后就能在那个人人羡慕的圈子里真正地入局。

这个圈子通常具有流动性,首先需要有一系列品位正确的餐厅、杂志、电影、设计师、舞蹈团、歌手、作家、摄影师,以及亿万富翁们,还有簇拥在他们周围时刻紧跟他们而动的人。然后,你就可以在那些为这些“圈内人”作编年记录的杂志,诸如《名利场》、《滚石》等杂志上一次次看到这些人的名字和照片。当然,你也同样能够看到这个圈子的成员总是在不断地增加和消失。这不奇怪,至少在理论上,财富阶层本就应该是潮流的引导者——别忘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是为别人的主张“摇旗呐喊”的角色。

有些人看上去天生就是圈内人,而有些人看上去则天生就是局外人。有些人出局了也挺开心甚至觉得幸运,而另外一些人则不惜代价想进入这些圈子。

成为圈内人,当然代表着更高级,甚至最高的层次。这种判断没有明晰的标准,却有可靠的参考。担心自己跌落到圈外,多半意味着你已经在这个圈子中了;而渴望自己能成为某群人中的一员,也就清楚地表明这个圈子对你来说大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做个圈内人,你就必须知识渊博。在潮流先锋的世界里,要是你爽快地承认自己的观点错误,那么你就死定了。这个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人生就是改变,不断地改变。在中国,最早的话题是挥霍消费;接下来是贵族的讨论;然后是人生意义,跟着是慈善的宣扬;再后来是绿色环保……新的话题总会到来,而你必须每次都站对立场,至少在这个时代,“IN”和“OUT”就是硬性且关键的问题。

真正的圈内人都会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并心照不宣。然而这却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样的学习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即使是你懂得了所有的东西,也不过是明白了一大堆精致的琐事,你又能获得什么呢?而且,所有你掌握的这些新鲜玩意很久就会过时,你又剩下什么呢?

潮流的圈中人接纳事物的标准,新奇才是最有价值的的。新即正确,这是他们知道的一切,也是他们觉得该知道的一切。入时便需要不断保持年轻,他们相信长大或变老就意味着出局,也就是死亡。但有种观点非常好,人类最早把生活看做一件艺术作品,而这作品不断地需要润色、修改,但最终却变成总是在追寻其精神所在。

这就是财富阶层存在的基础和悖论。当某一天人们不需要一再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当社会平衡到消除了所有的不公,当所有人类自身的美德得到真正的尊敬,任何上流或者下流社会就会消失——而再这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一天来临之前,我们总是需要这样自我认知的形式美。

猜你喜欢

贵族阶层品位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贵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莱钢3200 m3高炉低品位冶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