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的表情

2007-08-08闫耀明

满族文学 2007年4期
关键词:寒山寺苏州人步行街

闫耀明

气息

晚饭后,一走出定园宾馆,就有一个小伙子迎上来,和我们打招呼:“几位要逛逛苏州的夜景吗?我可以送你们过去。”接着他详细地介绍了苏州步行街、美食街等地方。小伙子很热情,也很坦诚,仿佛我们并非陌路,而是早已相识的朋友,让我们无法拒绝。于是,我们上了他的微型面包车。

小伙子把我们拉到步行街街口,简单介绍了一下逛步行街的线路,然后送给我们一张名片。他姓周,是专门接送客人的。小周指着名片上的电话号码说:“需要我的话,打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我们走进苏州市石路步行街。步行街的气氛很热烈,华灯齐放,整个街道色彩斑斓。高大的红色拱门一个接一个,街心水池水柱冲天,旁边还有歌舞表演,大屏幕上同步播出的是表演的内容。原来是石路街道正在举行“社区邻里节”的闭幕式。

步行街上的商贩很多,出售的基本上是各种水果,他们大都是一个人,一辆推车,简单轻松。商贩们并不大喊大叫,静静地站着,看着身边走来走去的行人。他们的眼神镇定、从容,似乎一点不担心自己的水果能否卖出去。商贩的身后是各类店铺,都是灯火通明。仔细看去,商家的生意竟然也是做得从容不迫,并没有忙碌、火爆的场景出现。消费的客人似乎并不多,客人与商家的心态好得让人羡慕。

我们走进一个门面很小的店,叫做“谭木匠”,是专门卖木梳的。女主人操着苏州话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她的商品。她介绍得很详细,不同木梳的不同用途、特点等,一一道来。她的言谈举止间并没有明显地显露出渴望我们能买几把木梳的样子,让我们感觉比较强烈的是一种蕴含其中的文化气息。尽管我们没有买她的木梳,离开小店时,她还是送我们到门外,说:“欢迎再来。”

离开步行街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司机小周,一个电话打过去,几分钟,小周就笑呵呵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苏州的经济发展很快,苏州城里到处都弥漫着商业气息。苏州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到处都弥漫着文化气息。这种从苏州人的言谈和处事态度中能够品味出来的气息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历史的沉淀,是溶在苏州人的血液里的,任你去品味,让你无法忽视,无法拒绝。

从 容

乘船夜游苏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环苏州古城的护城河,水面宽阔,游船穿梭。我们离开码头,心便如船头冲起的水浪,不能平静。

夜行护城河,欣赏苏州夜景,是惟一的主题。我坐在船尾,远望河岸。河岸上灯火闪烁,车辆川流不息,各种形状的楼房都闪动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或跳跃,或变幻,显示着自己的特色。沿河岸苏州古城一侧,多河堤公园。其实叫公园有些牵强,它完全是开放式的,草坪、树木、亭台,都星罗棋布地沿河而建。灯此时成了主角,照射到树上,树更绿了,照射到亭上,亭更幽了。间或有高高的围墙出现,却没有设置灯盏。开始我觉得诧异,随着游船渐渐前行,我逐渐感到,这正是苏州人的高明之处。一样的景致一样的灯光,不免有雷同之感,不免会产生欣赏中的艺术疲劳。而缺乏灯光烘托的地段,却明显地透出幽静、泰然甚至略显神秘的气息。不仅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苏州人生活的从容与恬淡,而且使护城河的风光多了些层次,多了些变化,多了些值得品味和咀嚼的地方。也许将来的某一天,苏州人会将全部河堤都亮化起来,但我确信,聪明的苏州人不会照现有的模式复制的,一定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变化,使夜游苏州城给人带来更新的艺术冲击,带来心灵上的愉悦。

河岸边均设有石质的护栏。护栏并不高,市民可以在晚饭后来这里闲坐。我看到那些闲坐的人或三三两两,互相说着他们喜欢的话题,或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望着河面,安静而从容。我们的游船在护栏前行驶,我冲岸上招一招手,引来闲坐的人善意的微笑,不说一句话,不发出任何声音,一个动作,一个笑脸,有呼有应,仿佛朋友相见,彼此默契,心灵相通,平添了惬意与和谐。

游船开了八十分钟方靠岸。我没有马上离开,面向河水而立,也学着苏州人的样子,从容地做几个深呼吸,从容地冲护城河亮出微笑,仿佛自己真的成了苏州人。

宁 静

还没有走近寒山寺的大门,我的脑海中先闪出的,是张继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寺外的路面宽阔而平坦,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一些落下来的树叶,有的青碧,有的已经干枯,走上去,脚下便发出细碎的“嚓嚓”声,更加透出幽静与神秘。

寒山寺门前的水系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分支,水不宽,也不急。导游员介绍当年张继夜泊枫桥的地点,并将一座石拱桥指给我们看。我知道那桥已不是张继停泊的枫桥,水也不是当年的运河水,时光已经把一切都冲刷得变了一种模样。然而那首耳熟能详的诗,那首诗所创造出来的几千年也侵蚀不掉的意境,仍然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悠悠回荡,在运河水的波光中熠熠闪亮,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站在寒山寺门前拍照留影时,仍然不可避免地怀着朝觐的心态,摆出虔诚的姿势。

寒山寺的规模并不很大,但这个建于六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刹香火很盛,尤其是每年除夕之夜,都有大量的日本人专程赶来,到寒山寺听新年钟声。据说人的一年有108个灾难,到寒山寺听新年钟声,一声钟响可消除一个灾难。当晚上11点42分寒山寺的主持开始敲钟时,人们都一齐数着钟声。108声后,寺外礼花绽放,鞭炮齐鸣。

走进碧瓦黄墙的寒山寺,那种足以引起心灵震撼的宁静便扑面而来。绿树掩映中,寺内柏翠松青,曲径回转,通向幽静的深处。钟声悠远,古树无言,香火在静静地燃烧。在这里走一走,心仿佛是被洗过一样。

我曾注意观察过苏州城的色彩。苏州的建筑基本上以黑、白、灰为主,彰显着吴文化的特色。苏州女人的穿着,也多是素、淡、雅的,很少有大红大绿的色彩,正如苏州人恬静、不张扬的性格。个中原因是什么呢?回顾苏州城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南地区的苏州始终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可以解决,逐渐形成了苏州人温柔、从容、宁静的性格。这种宁静是骨子里的。寒山寺的幽静,很好地诠释了苏州人的性格。

有资料记载,张继曾有机会重游苏州,来到寒山寺,并写下了《再泊枫桥》诗:“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一样的景物,不同的感慨。但以文采、意境而言后诗远逊前诗,有人认为是伪作。诗之真伪有待考证,但真也好,假也罢,这些都已经不重要,苏州人的宁静正如寒山寺里的悠悠钟声,可以穿透几千年的时空,每天都在苏州人的心中响起,那么坚定,那么平常。

〔责任编辑于晓威〕

猜你喜欢

寒山寺苏州人步行街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商务部:确认5条步行街为全国示范步行街
山水 [外二首]
过寒山寺
张建霖
姑苏情·独于寒山寺感兴
问路
步行街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