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市里的一分钟

2007-07-05

37°女人 2007年1期
关键词:小品文启发性小男孩

佚 名

超市里,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买东西。

小男孩的妈妈在挑苹果,小男孩跟着往筐里拿,他妈妈看见了,把他选的苹果全都放回摊上,告诉他:“你挑得不好,让妈妈来挑!你呢,乖乖地呆着。”小男孩就不再自己挑苹果了,低着头,一声不吭。这位妈妈挑好苹果后,带着小男孩走了。

一会儿,又一个妈妈带着小女孩过来买苹果,那个小女孩也帮着妈妈拿了几个苹果。妈妈问她:“你为什么要挑这个苹果呀?”小女孩说:“这个苹果红红的,我喜欢。”女孩的妈妈指着不远处的另一个品种的苹果说:“那边的也是苹果吧?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红呢?”“因为它们不是一种苹果。”“那它们又是什么品种呢,你知道吗?”小女孩摇摇头。小女孩妈妈说:“回去我们查查书,怎么样?”“好!”小女孩點点头,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去买别的东西了。

这两位妈妈和孩子交流的时间都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却在向孩子传递不同的信息。小男孩的妈妈在告诉自己的孩子:你不行,只有妈妈选的才是好的。在她的面前,孩子是处于附属地位,不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小女孩的妈妈则告诉自己的孩子: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我们是平等的,你肯定有你自己的理由,而且你还会自己去发现更多的东西。这位妈妈有启发性的询问,同时也让孩子有了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父母们对待孩子的每一件事情实际上都是在向孩子传递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传达着教育孩子的信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教育,所以,不要不在乎,哪怕是很细小的一件事情,也是重要的。

(摘自《小品文选刊》)

猜你喜欢

小品文启发性小男孩
基于启发性提示语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聪明”的小男孩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小男孩
转瞬即逝的绝美——例谈小品文《蝉》的微解读策略
萌萌哒的小男孩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品文的精神
谈谈小品文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