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退休主义

2007-05-30

37°女人 2007年2期
关键词:张琳主义者白领

佚 名

《卧虎藏龙》中,周润发说:“江湖上卧虎藏龙,人心里又何尝不是。”杨紫琼回答:“握紧手什么都没有,放开手才是全部。”

“退休”两个字对很多在职场拼搏的都市白领们,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按照固有的逻辑,正常的工作周期大概在30年左右。然而,有人却已经在计划退休了,有这样打算的并不是在职场上混不下去的人,而恰恰是那些外表看上去具有“成功”色彩的白领,希望40岁退休,如果能35岁退休最好。

榜样的力量之一:36岁退休的张琳

36岁的张琳今年3月决定离开她工作了十年的日报社。这些年的拼搏,她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还有了一个已经上小学的儿子。她说这些年光顾着在外面跑,只能把孩子扔给保姆,偶尔有时间陪儿子的时候,儿子却跟她没多少话说,她只能带着小儿子去麦当劳、去游乐园作为补偿。夫妻之间的感情也疏远了,今年1月份丈夫过生日,本来约好了一家人到饭店吃饭,可她却不得不为版面上的内容和第二天的选题忙到深夜。除了类似的愧疚,张琳还觉得自己实在太累了,有时候人虽然下班了,但心里还是想着报社的事务,想着选题,晚上常常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了,第二天手机闹钟一响,就得起床。

有一天,儿子看动画片时,她无意中听到加菲猫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意大利面。那天晚上,她第一次将报社的事放在脑后,想着加菲猫说的话。是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亲情、快乐、健康。她说她并不想每天都吃山珍海味,也不需要名牌香水和服装,存折上的钱也够她细水长流一些年了。原来她计划换一套大房子,现在也放弃了,房子够住就行了,小一点还显得温馨呢。她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可以带着孩子去郊外玩,可以给老公做饭洗衣,可以约好朋友看电影,还可以看书、写作。当哪一天想工作了,也许还会出去工作。

榜样的力量之二:当幸福触手可及时要及时把握

37岁的某影视公司老总是个不折不扣的新退休主义者,他说:“拥有工作是幸福的,比拥有工作更幸福的是主动放弃工作。这需要一种勇气,尤其在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或是自己开创的公司面前。”他信奉的就是,当幸福触手可及时,一定要及时把握。

说起想做个“闲人”的起源,是因为看了一本杂志上关于“亚健康”的报道,他在做里面的测试题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情况如此严重。于是在半个月后,他主动做了“闲人”,现在公司全交给弟弟打理。谈到将来,他想从事一些跟过去不一样的工作,“人生就那么短,我希望更多地体验人生。”

“如果不尝试飞行,那你就得一辈子坐办公室了。”卡通小狗史努比的话引起许多都市白领、金领们的思考。生命的过程除了工作,还应该拥有什么?什么才是最需要的?金钱和地位,早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存在价值的世俗标准。身在职场的人们被这种无形标准左右着。于是人们一天比一天忙碌,一天比一天憔悴而精疲力竭。工作就像那个永不会停止的风车,拖着人习惯性地转动。每天固定而麻木地工作着,那种完全为了自己随心所欲的自在生活,永远只在想象之中。在飞速运转的都市生活中,高压工作换取的报酬可满足人们物质的要求,却很难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快乐。当有一天,他们拥有了可以让别人羡慕的金钱和地位时,却发现失去了自己。

定义新退休主义

这些“新退休主义者”的主要特征是:正值壮年、事业小有成就、行业骨干,却主动要求“退休”。实际上他们年富力强却“游手好闲”,事业有成却无心打理,甘愿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宁愿买菜做饭、看病住院、喝茶闲聊,抛开工作开始寻找自我,过着优雅的“退休生活”。

他们被称为“悠客”,他们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给自己放一个大假,或者尝试一个梦想已久的全新开始,他们不再是工作的机器,他们想自主地控制生命的节奏。他们,佐证着现代中国都市人价值观的新变化。

尝试给自己松绑

有人说,白领年轻时是拿命挣钱,年老时是在拿钱买命,但钱是挣不完的,命也不是钱能买回来的。过去,人们都习惯于一干几十年,到点儿才退休。其实,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觉得必要,中间歇下来也未尝不可,选择坚持需要勇气,选择放弃更需要勇气,长期的疲惫工作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主动选择放弃,给自己松绑,是一种新的尝试。

新退休语录

“是否很久没有审视镜中的自己?”

“不想在年轻时用健康赚钱,到老了以后用钱买健康。生活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为了过高的物质需求把自己变成赚钱机器。”

“如果只是事业成功,而没有家庭生活的话,那人生就有了缺憾。”

“高压生存让人感觉不到生活的滋味,在达到基本物质需求的保证以后,可以让生活过得更有声有色一些。”

“新退休主义”三要素

或许你已疲惫不堪?其实,浮华与宁静的距离只有一层窗。

第一、具有足够的物质实力和成熟的思考能力。

第二、應该有自己名下的房和车,同时还应该有个最好具备足够的理财知识和科学的保障计划,以保证个人财产持续稳定升值。

第三、得到自己亲密爱人的支持,当然双方家长也是一个方面。而目前朋友们的理解力日益上升,应该不成问题。

新退休主义者说:歪打正着撞上的时髦

前几天,一家电台和一家报社先后打电话来,说要采访我。我说,我有什么好采访的,无业游民一个。他们说,就因为你是无业游民我们才看上你,你现在是很时髦的新退休主义者啊,你还不知道吗?

我确实不知道,当时没想要赶这趟时髦啊。

我在电视台做了十年记者,拍了无数纪录片(其实也就是摆拍的专题片),又是摄像、又是撰稿、又是编辑,有时还要配几句音(强调生活的原汁原味),十八般武艺没一样不会,但在离正式退休还差一大截年龄的某一个早晨,我突然想到我不能再这样干了,那是在人潮汹涌的上班路上,周围有很多无精打采的面孔。

没想到,歪打正着,我生平头一回赶了一趟时髦,扭头瞧瞧,人海茫茫,身边还真有几个头发乌黑、身强力壮的人,原先有收入很高的工作,现在是自己主动放弃的新退休主义者。

自由真好,我想晚上几点钟睡觉就几点钟睡觉,早晨几点钟起床就几点钟起床,所谓的“自然醒”;喜欢的人我可以天天去见,不喜欢的人我可以永远不见;想去什么地方走走,随时都可以去,不想去什么地方,可以一星期窝在家里,疯狂地看碟片、听音乐,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站在阳台上,看看天空、看看落日、看看星星,想些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又可以想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我预计,加入到这支队伍的同志会逐年增多,但奉劝那些心动的人,先算算你的存款有多少,这意味着你能“无业”多久。

心理协会专家韩布新说:“退休”是一种理想

新退休主义的出现与压力不无关系。目前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群体,不愿意只是为了生存而承受高压工作,而是偏向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早早退休成为社会上很大一部分群体的一种理想:在有一定经济基础以后,买车、房或者做一些风险不大的投资,然后不再工作。其中高素质群体对于自由的追寻更加渴望。

但就社会现状而言,真正能够有如此资金实力的人并不多,因此,真正能够提早退休只是那部分已经掌握了相当财富的人。可以预言,随着目前中产阶级队伍的日益膨胀,不再为了生存而工作的人群数量将再次增加。

(摘自《中国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张琳主义者白领
忌肉主义者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小练
张小斐: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梦想
我的爷爷
张小龙: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简主义者
我的太行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白领“蜕变”农二代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