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拐杖

2007-05-14徐彩云

意林 2007年9期
关键词:拐杖奇迹病房

徐彩云

由于面部神经的疼痛,我住进了医院。我将半边疼得麻木的脸压在床上,昏沉沉地看同病房的两人———准确地说,是两个孩子,都抱着拐杖,对坐着说笑。我是临时病人,很痛苦,看模样,他们将是医院的常客,却很快乐,不识愁滋味。

两人中,一个是稍小的男孩,用铝制拐杖,一个是稍长的女孩,用木拐杖,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好像他们都患的是一种叫“骨结核”的病,这样的病情,在我的医疗常识之外。

男孩说:“如果以后都要用拐杖走路,你怕不怕?”女孩点点头,说怕,然后她反问了男孩同样的问题,刚才还是喜乐连连的男孩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女孩也沉默了,好半天,她安慰男孩说:“不要怕,有我陪着你。”男孩默默地点头,感激地望了女孩一眼。

几天里,两对拐杖在病房里挪过来,挪过去,空气中充满着童真的笑,我面部的疼痛也在逐步缓解。与其说是药物起作用,倒不如说,我是在孩子们无邪的快乐中慢慢康复的。看着孩子们笑,孩子的家长们宽心许多,也彼此说笑,亲密得有如一家人。

第五天,我的隐痛完全消失,估计很快就要出院了。出去领药前,我回头看了看那对孩子,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愁。我将痊愈了,而他们呢,是否要永生结伴拐杖?

回病房时,我看见了女孩和母亲在前面走,天哪,女孩居然不用拐杖了!刚才听说她要去拆绷带,我在街上只转了一圈,女孩却奇迹般能走了!

我尾随在后面,听她们母女对话。母亲说这是个奇迹,并“谢天谢地”地庆幸着,女孩得知自己即将出院后,也是欣喜万分,突然,她放慢脚步,不肯回病房了。母亲一惊,问:“为什么?”女孩说:“我想换个病房,因为我怕,害怕他看见我将不用拐杖了。”

这是一种仁慈,发源于一个九岁女孩的心灵,在短暂地为自己欢庆后,她便立刻想到了别人的痛苦,以及可能的伤害———她说过的、将不能履行的诺言。

我看见过在穷困面前炫耀的虚荣,我看见过在弱势面前张扬的权力,当事者何曾注意过对别人的伤害?他们,只在乎自己。两相对比,一个曾用过木拐杖的女孩为他们做了什么是“善”的最好诠释。

(朱白冰摘自《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拐杖奇迹病房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什么构成了奇迹
爷爷的多功能“拐杖”
不倒拐杖,让老人出行更方便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