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型”综改试验区落户中部

2007-05-14杨中旭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6期
关键词:课题组试验区申报

杨中旭

“开放”和“城乡统筹”分别是前两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关键词。这一次,关键词换成了“两型”。通过三个不同时间点上的关键词,可以清晰地看出执政党正在转型的治国方略

在众多申报地区中,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终于在12月7日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胜出,获得第三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殊荣”。中央近两年来大力提倡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成为当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

回首来时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申报及其准备工作充满坎坷:前者从2003年开始,在5年的时间内6次变更主题申报,终获国家发改委首肯;后者倡行的长株潭一体化早在21年前即已启动前期工作,后来因历史原因搁浅长达11年。

此时,距离中央提出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促进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只有两年时间,用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的话来说:“武汉和长株潭一下子被推到了‘两型社会的最前端。”

“在古时的中国,‘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正是‘天人合一的现代版”,区域战略学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石小敏对本刊说,“不管怎么说,武汉和长株潭迈出这最难的一步,勇气可嘉”。

先后之分

2005年夏季,在上海浦东新区获批为首个国家级综改试验区之前,浦东开发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曾告诉本刊: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嘱咐当地政学两界,在综改试验区问题上要做到先干后说、多干少说、只干不说。

两年后的夏天,西部的成渝获封第二批综改试验区。不过,2003年李春城就任成都市委书记伊始,当地的工作重心即已转向城乡统筹,换言之,成渝与浦东一样,也是兵车未动、粮草先行。

“打个通俗点的比方吧”,石小敏说,“浦东和成渝是先有孩儿后起名,武汉和长株潭是先起名再生孩儿”。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组长毛汉英透露,在最初的整体规划中,没有将生态一体化列入。2003年开始展开研究、2005年初开始展开起草工作的课题组在初稿完成之时,向时任湖北省长罗清泉(新任湖北省委书记)汇报了4个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武汉及其周围的8座城市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天门、孝感、仙桃、潜江“同进退”。

2005年秋,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两型”社会和节能减排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北方面迅速微调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生态一体化写入。

其间,罗清泉先后4次长时间听取课题组汇报,课题组亦在土地、市场以及产业布局方面做出了较为细致的规划。

“总规划下面,有9个单项规划,其中的土地规划做得最为细致”,毛汉英说,“按照国家现行的主体功能区标准,武汉城市圈土地也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另据本刊了解,武汉曾经低调变更了征地收益,将收益的49%返给农民,其比例远远高于国内通行的10%~15%这一标准。

同时,9个城市的工商局长曾经共商市场一体化,在工商收益分成问题上达成初步一致。而在产业布局方面,以武汉为轴心的汽车产业链亦在按照总体规划逐渐向其他8座城市延伸。

规划编制过程中,9座城市出于GDP快速增长的考虑,均向起草组提出将一些重污染的重化工项目写入规划。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毛汉英透露,仙桃在被规划主攻高档纺织之后,向规划组提出上化工,被否定;有武汉后花园之称的咸宁也提出上化工,同样未获采纳。“我们挡住了很多这样的要求,但也有一些在我们看来未必合理的要求,在规划组抵挡不住之后被写进了规划”。

和长株潭一样,武汉城市圈也在交通、通讯、金融等基础设施方面“先下手为强”。按照毛汉英的说法,武汉城市圈9座城市有望在明年就开始共享武汉市的027区号;而长株潭对026区号的努力,也已进行了10年之久。

由于综改试验区亟需资金扶持,武汉方面一直在向中央申请,在九省通衢之处开设国家开发银行武汉支行,但始终未获批准。

坎坷申报路

5年间6次申报。电话那边,湖北省的一位官员在谈到6这个数字的时候,道出了满腹的苦水。

6次申报的主题各不相同,有民营经济、科技创新、行政体制改革、武汉新区等等。其中,尤以民营经济为主题的那次申报未遂最为可惜。

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非公经济三十六条”,业界一片叫好之声。乘着这一东风,武汉城市圈以民营经济为关键词,以“有障则除”为姿态,正式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综改试验区的申报文书。时任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的范恒山认为这一提法有新意,具备改革的典型意义,并将其上报给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马凯阅后,将申报文书转给副主任欧新黔。欧新黔又将文书交给自己主管的中小企业司,让他们提出意见。中小企业司的一种意见是:中小企业本身就是民营经济,何必再起一个炉灶?

为了不让投入巨大心血的申报胎死腹中,武汉方面随即加大了对中央部委的公关力度,在相关人士的引荐下,这一申报重新走了一次程序,再度回到体改司的案头。

此时,体改司司长已经由范恒山换成了孔径源,但申报最终还是被否决。武汉方面的官方解释是:(中央认为)当地民营经济基础还不够雄厚,尚不足经济总量的四成,税收亦只占到五分之一。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具意义的申报,如果做得好,对破除非公经济身上的不公平怪圈、打破国有企业在一些行业的垄断,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健康度、进而为行政体制改革做好基础性的铺垫,都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知情者对本刊说。

后来以行政体制改革为主题的申报,武汉也同样铩羽而归。知情者说:在全国行政权力独大的背景下,武汉提出行政体制改革这一关键词,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这一次铩羽而归的解释是:全国行政体制改革总体进展尚不明朗、基础尚不稳固。

转型之难

作为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组长,毛汉英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坦承,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土地、交通等规划为多,“两型”社会如何落实尚未写进规划、如何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例如户籍改革)也未更多着墨。

“细化‘两型社会规划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省委常委会很快就要听取我们的汇报。”毛汉英说。

湖南省长周强亦表示,省政府将密集出台系列文件,为“两型”社会添砖加瓦。

和长三角、珠三角已进入工业化晚期不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还处在工业化中期,正在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年人均GDP也不过15000元左右,远远比不上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年人均GDP五六万元。

毛汉英说:“未来一段时期,中部地区还是要快速发展”。

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不少地区的环境已遭破坏,地表水为污染严重的五类水,土壤状况也大为恶化;而两湖之地的地表水普遍为相对洁净的三类水和四类水。“只是,如果现在再不做‘两型社会的规划并加以落实,用不了5到10年,两湖的污染就会赶上长三角和珠三角”。毛汉英告诉本刊。

“发展GDP和建设‘两型社会的逻辑是拧着劲儿的”,石小敏说,“转型的任务称得上艰巨这两个字”。

尽快出台落实建设“两型”的机制,已是当务之急。不过,无论是武汉城市圈,还是长株潭城市群,都还未对财权下放、土地收益权下放做出更为根本的改革。而湖南省政府即将密集出台的系列文件,究竟对“两型”社会有多大利好,亦需观察施行效果。

猜你喜欢

课题组试验区申报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南京大学研发光学探针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