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师道”

2007-04-24凌龙华

人民教育 2007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教师

凌龙华

“不惑”之年,我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那是在2005年,第21个教师节,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21个年头。这是我教育生涯的一次“蜕变”。它让我惊喜,更让我惶恐。

从一名中师生、一个小职员,到一路小跑冲进“师道”,一片单纯地走向管理;从飘飘忽忽的“文学梦”、跌跌撞撞的“公开课”、懵懵懂懂的“教育科研”,到出版3部个人专著、被聘为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被冠以“名教师”称号、被树为学科学术“双带头人”……感激与惭愧、责任与迷惘一直伴随着我。

我一次次审视自己。在“困惑”与“不惑”间,我试着对自己进行“本色追问”,梳理心绪,与同行共勉。

“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生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很朴素,但足以说明教育的不同寻常———艰辛与神圣。

何谓教育?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元问题”,是教育的“根”,也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作为教师,我想,这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它是一切教育行为的“追求”———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如果不作这样的思考,我想,教师仅仅是完成了“教书匠”的“职业任务”,充其量只是实现了有限的专业发展。这样的“师”,是“经师”,可能还不能完全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人师”重任。

教育是什么?我思考着,但回答不了。教育为了什么?我想得不深刻,但有一点坚信不移,那就是:教育是为了人,为了“成人”。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多元化取向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选择,同时也给教育和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倦怠。在此,请允许我搬弄一下这样的“史实”:

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臻于巅峰。GDP飞速增长,超过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在繁荣的“急行军”中,人们普遍感觉,工人的痛苦更大了,而富人的迷惘也与日俱增。难道生产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体面地葬送人的自由与幸福吗?于是有识之士终于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一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于是就有了声势浩大的“进步运动”和影响深远的罗斯福“新政”。美国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美国精神”,不能不归功于“找回了消失的人”。

今天,中国教育突飞猛进,基础教育欣欣向荣。但我们是否也要警醒一下:教育可以“唯数字化”(量化)吗?教育发展能够走“类GDP”道路吗?

如果“人”(特别是活生生的“这一个人”)不见了,如果“生活”(尤其是色彩纷呈的“私空间生活”)没有了,教育的现场再热闹,教育的态势再迅猛,都是不健全的,都是不可取的。教育要发展,但不能搞“规模化制造”;学生要成长,但不必锁定在“高考”一维目标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是当今最美丽的教育误导,它把教育的“百年大计”简化成了“百米赛跑”。它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赌明天”,一起做“揠苗助长”的反教育事。

每一根枝条都有自己的伸展方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开放时节。我想,教育要做的,就是给每一根枝条以合适的伸展方式,就是帮助每一朵花在该开放的时节绚烂开放。如果神圣的教育都把人培养成了应试高材,培养成了未来抢饭碗的高手,那么,教育无疑沦为了制造业,教育无可替代的神圣使命也不复存在!

因此,我坚信,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教育不是做梦,但教育永远不能没有梦。没梦的教育是“死”教育,对“死”教育,不倦怠、不冷漠才是咄咄怪事!

因此,我坚信,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生活。只有让师生过上健康、完整的生活,教育才是健康的、智慧的、富有生命活力的。

“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教育工作者要有批判的精神,但更要有建设的行为”

在我看来,“行走”是人生存与发展“最自然”的方式。行走,让人在前进中从容地思考,让人在思考中“慢慢走,欣赏啊”。

教育的功利与浮躁,很大程度是由于鼓吹或热衷于“奔跑”,且是“百米冲刺”。这样,师生势必累得很,也烦得很。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教育工作者要有批判的精神,但更要有建设的行为。“山不过来,我过去”,这是明智,也是责任和义务。因此,我又经常强调这一句话:“教育不能没有梦,但教育不是做梦。”教育的“育人”宗旨是通过教学即“教书”这一路径实现的。教学是什么?教学是学习,是研究,是建构,是生成。下面我从“质量观”、“教师观”、“科研观”等层面,试着来回答“怎样行走在理想与现实间”。

质量观。质量是什么?我以为,质量首先是品质、素质。

教育质量的本质是人的成长,不能混同于“物”及“物的生产”。

由于教育成果的相对隐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对教育质量的权衡首先是“质”,是质的真伪优劣。只有关注了教育质量“品质、素质”之內涵,教育质量的评估才能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评估的实施也才能更科学,更实质,更能激励人,发展人。这样的质量评估,才可谓“发展性评估”。

教育质量有其外显标量。教育质量的量化,简捷,直观,极具“公平”操作性。同时,量化,也使得“精细管理”和“竞争机能”充分发挥。只要不极端化,不绝对化,不“唯分至上”,不“唯量是图”,对“量”的关注,无可厚非。

“质”与“量”是支撑教育成功的两维,难分难解,相辅相成。遗憾的是,我们对教育质量的考量,太多比较“量”而较少拷问“质”。热衷于“即时效应”,恨不得时时、事事、处处以“量”代“质”。

现实可行的做法:要重视“量”,更要坚守“质”。

教师观。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师亦然。

1.立德———教育之魂,教师之天职。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只有“成人”了,才谈得上“成才”。面对缤纷的个性,特别是“独子时代”、“多梦季节”的骄娇儿,教师如何以人格陶冶人格、以关爱激发关爱、以责任带动责任,这是素质教育能否持续驱动的根本,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两个为了”能否扎实推进的保障。

2.立功———教育之躯,教师之本职。教育必须靠教学支撑,“育人”还靠“教书”承载。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又如何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跃迁为“优效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多读书,做一个有“功底”的教师。读好学科专业类书,这是“咬定”之本,为实力;读好教育艺术类书,这是“激扬”之本,为潜力;读好文化修养类书,这是“超越”之本,为魅力。其次要教得精彩,教出业绩。

3.立言———教育之脉,教师之潜职。“立言”绝非要教师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而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

科研观。如果说大学和教科所等专门机构的教育科研要“上天入地”,那么,中小学一线教育科研应当是“赤足走在田埂上”。一要扬起旗帜,“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二要坚定步伐,“让教育科研回家”。

1.工作学习化。用“大教育科研”的眼光看,教育即学习,学习即科研。因此,一线教育科研开展的首要原则是“工作学习化”———把工作当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教育当作科研,在科研中教育。使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使“本是同根生”的“教学”、“教研”同步发展。

2.研究课堂化。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工作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在学科研究。因此,中小学一线教育科研必须走进课堂、走近学科。只有把背景设置在课堂,把研究植根于学科“本土”,中小学一线教育科研才有源头活水,教师开展科研也才能游刃有余。

3.问题课题化。“一线”的课题必须来自“一线”,并直接为“一线”服务。让困惑凝聚成问题,让问题升华成课题。一线教育科研要的就是问题化的课题和课题的问题化。因为一线教育科研指向的是问题的解决。生成问题即生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实现问题解决。

4.成果多样化。在共走“幸福之路”的同时,必须允许并鼓励教师不拘一格进行“个性科研”、“另类科研”。特别是对具有相当研究素养的教师,“给空间,就是给发展”。“成长即成果”,不管何种形式,只要有利于发展,有益于改善教育状态,均可认定为科研成果。只有这样,中小学一线教育科研才能呈现“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生动局面,才能真正成为一线教师的成长伴侣。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展示问题的广场,是挑战问题的赛场,是生成问题的牧场”

对课堂,我的体验既真切,更亲切。课堂是教师“创业”(职业、专业、事業)的家园,幸福和成功、困惑与倦怠,多源于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展示问题的广场,是挑战问题的赛场,是生成问题的牧场。

在前面我已谈到教师的“三立”,其中“立功”主要指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我激情最多,困惑也最多。我上过的公开课较多,有阅读课、写作课和旨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课”,也参加过不少评优课和示范课。我最早发表的教育类文章《课堂,呼唤激情》就是“上课”的延伸,也就是今天所倡导的“课后反思”。

好课,是我孜孜的追求!教是学,学是问。因此,我一直认为一堂好课要构建好“三问”,这是“课眼”:开头一问,引人入胜;中间一问,别开生面;结尾一问,余音绕梁。

我的“好课”观。首先是保持“自然”的课。一堂好课,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在于额外附加些什么。恰似厨师做菜,重要的不是“全席”,不是“珍馐”,能对人胃口,让人吃得轻松,吃得满意,这就够了,这就是“良庖”了。好课也应该是因“材”(教材)设教,因“材”(学生)施教。教学是生活,上课如过日子,顺其自然才是真。

其次是富有“生机”的课。上课是学习共同体“对话”着,“协商”着,智慧地穿越知识的原野。因而,好课在激发学生求知、奋进的同时,应当给人“如坐春风”的愉悦。正像好教师要有气质,好课也应有“大家”气息———自然的、清新的、健康的、充满创造活力和独特的“生成”气息!如此,课堂才会生机盎然。

第三是留足“空间”的课。中国画中有“布白”一绝,很值得教师借鉴。滴水不漏的课,是教师的“匠心独运”,可以让听课者刮目相看,但绝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样的“好课”,是教师的“独秀”,学习的主体者却只当了一回群众演员。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何来个性与创新?留下空间,有时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

课堂教学观。课堂是舞台,教学是“生成”。在文本与人本间、在务实与发散间,应该怎样建构“我们的”课堂?

我相信“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因此,无论哪一级、哪一类、哪一背景、哪一风格的教材,都不是权威的,都不能凌驾或垄断课堂,更不能以“考”挟“教”、以“教”迫“学”,从而让教材异化为教学主体者头上的一道紧箍咒。教学的本质是体认与探究,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协商、开掘、重组。因此,面对已有的、既定的文本,作为学习主体的师生完全可以从容面对,多元解读。

“教材毕竟是个范例”,是一个经过锤炼、经受考验的经典性“个案”、“范本”。它可以多元解读,它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挖掘和拓展。它是发散之源,是多元之母,是“培植基”,是“干细胞”。只有基于文本,解读才有信度,多元才有依据,超越也才有凭借。“基于”在“同归”中得到落实,“多元”在“殊途”中得以体现。如此,教育才“科学而艺术”,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更活泼、更多元、更有效”的创造性建构。

善教者必善读者,善读者必善思者,善思者必善作者。

作为一名向往文学的语文教师,我依然守望着那一份青春的誓言:“没有什么比自由地读书和自由地表达更能把梦带向远方……”

作为一名困惑多多的中年教师和一名分管教育科研的学校管理者,请允许我一如既往发出这样的倡议———

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智慧方式;

让网络成为教师成长的崭新舞台;

让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系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