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课也需战略性思维吗

2007-04-23赖配根

人民教育 2007年1期
关键词:无名英雄铺路做好事

赖配根

有些老师上的阅读课,是“散”的,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知识点有了,体验也有了,但就是贯穿不起来,给学生的印象,就是“过了一遍课文”。

而潘老师的这节课,是“紧”的,不是“紧赶慢赶”的“紧”,是“紧凑”的“紧”,是有框架,有“主脑”,有“红线”,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提神”。

《峨眉道上》的文字是精练的,许多词语背后有潜台词,仿佛简明的主题实际上隐藏着另外的含义。但有的老师发现不了。他们可能是被教参所谓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结构框住了,把教学内容往里装,然后是进行简单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赞颂自己还没有怎么弄明白的“无名英雄”。只要仔细想想,多少叙述类文章不是按照“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的!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用不着一再絮叨,只需提示一下学生就行了。教学如此设计、进行,焉能不“散”,焉能不“败”?

潘老师的高明,就在于她首先准确解读出了课文隐藏的“主题”:铺路人=无名英雄=为了大众利益(不是为了出名)而做好事且不留名的人。不要小看这一点。读懂课文的主题,是抓住教学“主脑”的第一步,是基础工程。但有的老师不这样,他们情愿被课文的表面文字或者并不使人昭昭的教参牵着鼻子走,常常误把课文某些语句当作主题及主题的内涵,从而把阅读课变成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的“朗读课”,还要让云里雾里的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味道———真是难为了学生!

自然地,潘老师的教学就围绕铺路人有什么品质、在学生心中形成有血有肉的铺路人形象(从而自然形成对“无名英雄”的崇敬)来展开。整个教学大体分为三大板块:初步理解什么是“无名英雄”→体会铺路人(“无名英雄”)所做事情的艰难与伟大(包括两部分:形象体会铺路人所铺之路的陡、窄、长和了解铺路的艰难工序)→升华对“无名英雄”内涵的理解(自然而形象地把铺路人与“无名英雄”联系起来、发现身边的“无名英雄”)。

这是多么明晰的、富有战略性思维的教学框架!文章是对“无名英雄”的颂歌,但如果不引导学生首先对“无名英雄”的内涵做一点分析,那么尽管他们把课文读上100遍,也仍然进入不了课文的内核。当然,对“无名英雄”的定义的了解不等于对“无名英雄”的理解,还必须顺理成章地与具体的人(这里是峨眉山铺路人)的品格、行为联系起来,“无名英雄”的形象才能在学生心中逐渐显现。然后再把课文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挂起钩来,学生的理解和情感就自然升華了。这是一个层层递进、枝干分明、删繁就简、前后血肉相联的教学框架,一个必然要给学生鲜明印象的教学框架。

有了战略性框架,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且看潘老师的课堂,不管哪个教学环节,甚至细节(比如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都或隐或显地与教学主题相关。但这并不是说,潘老师的教学是封闭的,是拒绝生成的。相反,教学的行进看上去一直像似学生而不是老师在牵引———好的课堂就是这样:其实是老师在幕后运筹帷幄,但学生却感觉是自己在兴奋地前进;其实是首先老师对课文、对所教的内容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但教学现场却是学生主动地一步步逼近精彩的问题、答案。我以为能做到这一点,固然是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智慧,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教学有战略性的考虑,对整个课堂有“大局观”。

且看这个片段:

师:作者说这些人是无名英雄,那什么是无名英雄?

生:就是做好事不留名的。

师:做好事不留名的。谢谢你!谁还有补充。

生:跟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帮助别人的。

师:“跟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的”,对这句话同学们有没有疑问?

生:没有。

师:老师有疑问,雷锋叫什么名字呀?

生:雷锋。

师:雷锋叫雷锋,那雷锋就是有名喽,那和无名英雄的概念有没有冲突?大家想想。

(师生热烈讨论,略)

生:无名英雄是只为人民做好事,不是为了出名、为了发财的人。

师:就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去做好事,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且是不留名,这就是无名英雄。还有没有补充?

这是老师预设、引导的吗?是的。

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是一种课堂生成吗?是的。

关于无名英雄的具体定义,这一本课最重要的内容,就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思考自己给出并丰富、完善的,而关于雷锋的讨论,更是十足的课堂生成资源。但是,学生为什么能自主发现无名英雄的含义?是老师在旁边、背后推波助澜呀,最妙的是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雷锋不是有名吗,怎么也叫无名英雄呢?一下子击中了学生思维的盲点,促使他们去完善自己的定义,去把握无名英雄这个概念更本质的东西(老师就应该这样,要善于适时地让学生的思维“难堪”,善于把他们思维的漏洞毫不留情地、直截了当地揭示出来,“逼”着他们去做深度的思考,并由此享受思维的快乐)。为什么老师对这个问题要“死缠烂打”?因为,只有对无名英雄的内涵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下面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主题才能逐渐展开。

那么,这个精彩的教学图景之所以能够出现,不正是因了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有战略性安排吗?

对于人生来说,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是要栽大跟斗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老师上课斤斤计较于某个细节,计较于某个教学技巧,而于整堂课行进的战略方向,却不怎么上心,许多课之所以“散”,失去学科教学的魅力,不能打动学生,就在于此。

潘老师这节干净的语文课,就是提醒我们,不只是周期比较长如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教学安排需要战略性思维,即便具体到一节课,也同样需要用战略的眼光去设计、组织和展开———你以为如何呢,亲爱的读者?

猜你喜欢

无名英雄铺路做好事
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英烈无名 精神永存
画与理
我读封面
碓窝
蔡威: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