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打造西部外贸重镇

2007-03-05

中国海关 2007年1期
关键词:外贸昆明资金

许 云

目前,外贸已经成为昆明外向型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昆明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拉动力之一。

昆明是云南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旅游中心,国家级口岸城市,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我市外贸发展虽面临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日趋严峻的国外非关税壁垒限制、电力和运力严重不足、企业自身规模小及抗风险能力弱等诸多问题,但整体上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6年度昆明实现进出口4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居西部省会城市第二位。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昆明市外贸经济发展,我市从多方面入手积极采取举措,着力提升外贸发展竞争力。

加强同各机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外贸经营环境。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各个层面上的外贸联席会议机制,密切政府各部门间横向、纵向的协作与联系。通过加强关贸、检贸、税贸、银贸、运贸间的合作,进一步强化政府与企业间、政府部门间、企业间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协作;同时,以指导、支持、依靠县(市)、区商务部门开展工作为重点,逐步建立市县两级商务管理部门间的协作机制,以求形成全市范围内的商务工作快速联动网络,为促进大通关、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的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引导组建出口行业协会,规范外贸经营秩序。为有效解决昆明企业存在的规模小、货源散、加工能力弱、行业标准不统一、物流不畅通等问题,市政府将引导建设出口行业协会作为规范外贸经营秩序的重点工作来抓。考虑到昆明的实际, 我市以组建“昆明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作为突破口,引导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开展发起组建工作,会员单位涉及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运输等多个领域。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的成立有效地将分散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整合起来,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抑制出口企业恶意竞争、规范外贸经营秩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为积极应对进口国日趋严峻的绿色壁垒限制,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贸易环境做出有益的尝试。

依靠区位优势,倾力打造国际交易平台。昆明地处我国西南,同东南亚国家开展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此我市按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企业牵头,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着力打造一批国际商圈建设项目。目前,“昆明国贸商品城”、“大商汇”以及螺蛳湾商圈提升改造等大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部分项目已进入了国际招商阶段。上述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昆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速本地商圈与国外客商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昆明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交流枢纽的地位和作用,为将昆明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打下基础。

引导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外贸营销方式。为顺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在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市适时推出了昆明企业及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推广平台(WWW.KMSWCP.CN),并成功实现该平台与昆明市商务局政务网站的对接,为昆明外经贸企业架设了一座沟通政府和企业的专业电子商务信息交流桥梁。目前,以电子商务的方式宣传和推介我市优新产品,已成为我市商务营销的又一创新手段。

充分发挥各类展会的平台作用,挖掘出口潜力,共同寻找商机。借助“泛珠三角”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我市利用昆交会、珠洽会、农博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等大型活动,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作用,为中外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营造了国际商务交流与合作的氛围。结合我市产业结构及资源优势,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各类境外知名展会,在巩固东南亚、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国际市场。

落实各项国家、省级外贸扶持奖励资金,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协助企业申请国家、省各项外贸扶持资金。扶持项目内容涉及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创建企业网站、境外广告与商标注册、国际市场分析、境外市场考察、境外投(议)标等多个领域。资金项目包括省级科技兴贸资金、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农轻纺产品贸易促进资金、科技自主创新研发资金、机电产品出口补助等多个专项资金。同时,重点企业除享受省级外贸奖励外,市级财政还配套相应资金予以奖励。通过积极争取、整合国家、省各块扶持奖励资金,切实提升了我市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出台外贸扶持政策,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制订我市扶持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我市外贸资金审定、使用、管理程序,集中有限的资源,切实扶持具有较高成长性外贸项目的发展。扶持范围为:一是针对国家各项外贸扶持资金配套相应资金;二是对未列入国家、省扶持范围,但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优势出口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三是对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四是通过对出口行业协会给予扶持,支持某行业公共服务性项目的建设。在资金监管方面,我市与每一家项目单位均签订目标责任书,既有利于推动项目尽快实施,又有利于完善资金监管程序。通过上述举措,为培育我市龙头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利用后发优势提高实用技术的引进力度,降低外贸经营成本。昆明由于历史原因,在科技研发、生产加工、产业配套、科技成果转换等方面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使得我市可以通过模仿、购买等成本相对低廉的手段获取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外贸事业的发展。研究证明,采用此种方式获取实用技术,其成本只有自主研发成本的1/3左右,更有利的是通过此种方式引进的技术大多为经受过市场考验的成熟技术,因而降低了市场风险。

抓住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机遇,进一步提升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由于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将其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甚至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在生产原料、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于是开始将相关产业向在资源、劳动力以及原材料初级加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昆明目前正处于接收国内外梯度转移的黄金时期,我市紧抓机遇,大力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吸引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落户昆明,进一步提升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物流相关重大课题的研究,加快与外贸相关的服务体系建设。我市注重加强物流相关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通过重点推进呈贡国际物流园区、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建设,打造我市核心综合物流园区。力求以公路、铁路、航空、物流园区构成基础设施平台;以信息、装备、管理技术组成技术支撑平台;以相关政策体系形成政策支撑平台,支撑我市物流体系建设。同时,我市将借助国家对国外服务贸易投资逐步放开的机遇,研究国内外服务贸易发展历史及现状,摸清我市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制定相关扶持促进政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逐步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认真做好外贸运行分析,为外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完善对本市进出口所涉及的贸易地区、贸易国别、贸易方式、贸易产品及经营单位等相关数据的分析工作,编制外贸运行报表、昆明商务手册等资料。上述资料的发布,便于相关部门在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我市外贸运行中本质性、规律性的特点,依此确定工作的重点,同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决策提供参考。

强化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大流通提升大发展,以大市场推动大发展,以大服务促进大发展。我市以强化服务意识、倡导理念创新作为突破口,將外贸发展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广泛与国内兄弟城市及国外组织开展交流合作,以大流通提升大发展;二是推进重点国际商业网点项目建设,以大市场推动大发展;三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了企业外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县区商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协调力度,完善各级联席会议机制,以大服务促进大发展。

猜你喜欢

外贸昆明资金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Task 11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70年外贸大事记
2016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