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新时代造像

2007-01-17高云雷

关键词:英模专题片编导

高云雷

他是一名优秀的党的基层工作者,劳动模范。他是群星灿烂的英模队伍中的一员,同时也是放射着独特风采的一颗星。专题片《老申二三事》的主人公——社区主任老申热忱、勤恳、踏实,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老申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为纪实性专题片创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高立意

——为人物打上时代烙印

俗话说,文贵立意。陈毅曾经称赞毛主席的诗词说:“妙句拈来着眼高。”着眼高就是立意高,在这一点上专题片创作与行文赋诗有异曲同工之处。很多表现英模形象的专题片,总是泛泛地谈其如何恪尽职守、公而忘私地为群众服务,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因而立意不高,效果亦不尽如人意。而《老申二三事》这部片子则不同,编导在表现申民辉全心全意、兢兢业业为社区服务的高贵品质的同时,更着重表现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锐意改革、加强社区建设的事迹和经验。作为一个社区主任,申民辉的故事是平凡的,倘只表现他勤勤恳恳地为民服务,则是浅层次的立意,而编导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观照题材,因而立意就高远了。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从本片的创作来看,所谓开掘要深,就是深入挖掘和表现申民辉这个人物形象及其行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美学方面的丰富蕴含。具体到片中细节,从政治上看,加强了党的领导,促进了安定团结;从经济上看,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和社区需求之间的矛盾,推进了社区建设;从思想上看,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扬了亲民、爱民的人文传统;从文化上看,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繁荣了社区文化;从美学上看,申民辉的形象是生动的、鲜活的、富于美感的,他是一个建设和谐社区的杰出开拓者、改革者和实践者。编导充分调动了申民辉优秀品质中潜隐的诸多元素,使这个基层干部形象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现实的楷模作用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我国有成千上万的大、中、小城镇,社区是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驻地和大后方,它的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厦基石的稳固。老申所创设的“党建联席会”、“城管进社区”、“物管进社区”以及他积极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新时期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编导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观照题材,赋予人物巨大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又以之积极参与两个文明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显示出形象的、积极的美感教育功能。

新视角

——情节呈现崭新风貌

视角是从生活到屏幕的切入点,恰当的视角对形象创造的成功关系重大。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致辞》中提出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并提出了创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原则——“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风貌。”申民辉无疑是一个四化建设创业者的优秀代表。何以能创造出如此生动感人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这与编导选择运用了新的视角是分不开的。

本片摆脱了传统的反映好人好事的拍摄模式,着眼于呈现申民辉这个建设和谐社区的改革者和开拓者的崭新风貌。编导运用流畅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社区建设管理的新理念、新探索、新经验、新成果。申民辉对社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清晰、明确,在政府投入与社区需求有较大缺口的形势下,提出利用社区优势,以服务为主,创建“党建联席会”,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他联合工商、交通部门组建城管巡逻队,解决商贩占道和违规停车等问题,并安排了下岗职工就业。他实行物管进社区,把单位后勤剥离出来的、物业不愿管和管不了的诸多麻烦事管起来,在卫生、文化、治安等方面实行综合服务。他又运用公关手段,“小手拉大手”,整合资源让社区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向居民开放。片子通过几个独立的章节将申民辉的利民举措分别展示,这些部分又以申民辉的个人活动为主线串联成有机的整体,显示出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基层干部,一个社会主义新人。

在情节处理上,编导注重提升片子的思想性,但又很好地避免了枯燥的说教模式,能够寓有于无。全片不见一句政治口号,而是通过老申为社区办的件件实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显示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向人们传达出“构筑和谐”的时代号召。

巧谋篇

——人格在细节处闪光

刻画先进人物的专题片,一般都重在对英模先进事迹和高贵品质的介绍,而往往忽视了对人物个性的开掘,塑造出来的英模形象脸谱化、程式化,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本片在表现“老申”先进事迹的同时,亦突出对人物个性的描写,令人耳目一新。

片头语云:“申民辉四十出头,中共党员,能说会道,为人爽快……工作奔波劳碌,不厌其烦,身边人都愿意叫他老申。”看了片头语就感到申民辉与一般的英模不同。随着叙事的展开与延伸,他的思想性格便极其鲜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出口成章,俨然一个学者。当竞选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结束后,有人说尘埃落定了。他反驳说:“尘埃没有落定,仅仅是开始。”“天道酬勤,做任何事情,勤快不勤快是最重要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山高人为峰。再高的山峰,站在最高处的必定是人。所以这两点是我干好社区工作的基础和信心。”片中的老申屡屡出语惊人,但却并非卖弄,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显示出他热爱事业、孜孜以求的品格,显露出他的智慧和才华。

在申民辉的记事本上满满地记录着方圆0.6平方公里的大事小情,社区情况烂熟于心。 “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社区工作者的一种责任。”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对居民服务讲求实在、实效,要让老百姓感到舒心、舒坦。从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到节日慰问老人,从购置社区健身器材到免费发放计生用品……申民辉的爱民之举融入到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中。片子透过微小的细节,将一个心里时刻揣着群众利益的社区主任形象深深印在了观者心底。

统观全片,老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热情开朗、真诚爽快、精明能干、作风朴实、联系群众、善于思考、喜欢钻研,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才华的优秀基层工作者,一个个性鲜明的社区党支部书记。编导在专题片中捕捉到了申民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个性描写不由旁白直接说出,主要从场面变换和情节发展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则更为难能可贵。

社区主任——“芝麻大的官,管着巴掌大的天”。《老申二三事》展示出一幅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美好画图。老申这一形象的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英模专题片编导
弘扬英模精神 勇于担当作为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想一夜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