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教工作“关系学”

2007-01-17邓凌云郝旭东

关键词:电教组织部同志

邓凌云 郝旭东

在与各地电教同仁交流探讨时,笔者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些思维活跃、成绩突出的同仁,往往都善于交际;而成绩平平者,很多都较为内向,有一种电教干部特有的“书呆气”。这个现象,与工作成绩的好坏,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呢?

有些同事以为:“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交际都是没有能力的人干的。”然而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必然多助;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难免寡助。我们的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事业,服务半径大,服务内容多,服务对象层次跨度大,这一特点决定了从事者必须善于运用人际关系这根杠杆,取得多方面的支持配合,聚合人心,形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要靠工作实绩处理好同上级的关系。和上级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搞好党员电教不可或缺的。要拍片,就要有资金,就要有设备,没有领导支持,谁能为无米之炊?如何搞好和上级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呢?领导心理学表明,领导者对下属都抱有一种期望,当看到你的建议合理正确时,领导者会表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不断推进决策的贯彻实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搞得越好,领导越重视”。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下级除应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经常向领导汇报、当好参谋外,更重要的是以工作的实绩争取上级的信任和支持。党员电教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社会各界包括少数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知之甚少,加之这又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资金投入高的事业,开展工作难度很大。但是,“千难万难,领导重视就不难”。

其次,要靠相互支持处理好外部关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事业的从事者,主要是各地组织部的电教部门以及各地的远程办。不过,工作的交叉渗透,决定了我们和兄弟部门以及一些相关单位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要拍片子,有的地方电教力量薄弱,怎么办?往往会向电视台借用设备,甚至借用专业人才。和人家缺乏沟通,就难以形成配合。实际上,没有兄弟单位的配合,孤军作战,是难有作为的。只有围绕电教工作,在外部建立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各项工作才会并驾齐驱。在组织部内部更是如此,“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而这就要依靠平日与兄弟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资源共享、互助互动来达成。比如,调研科的同志可以向电教部门提供来自基层的信息,组织科的同志可以提供人物和事迹典型,而电教部门则可以利用设备和技术优势配合兄弟科室的工作。再比如,电教部门与电视台,也可以实行信息和资料的共享。互利互助,这恰恰切合当前的合作多赢理念。

再次,要靠坦诚待人处理好内部关系。有凝聚力,才会有爆发力。党员电教工作,特别是电教作品的创作,是一个系统工作,通常需要由管理者、撰稿人、摄像人、编辑者、配音者等共同协作完成。同志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友爱互助、和谐共处,显得尤为重要。要形成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团队,关键是每个同志都应当有“容人之量”,能广泛地团结人,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谅解”。要具有广阔的胸怀,把自己的精力倾注在那些事关大局、事关党性原则的事情上,而不是纠缠小节、彼此争功。比如我们每制作一部片子,通常要集中全体摄制人员各抒己见,讨论出脚本的大概轮廓,再由撰稿人主笔写出片子的脚本及分镜头脚本,然后再集中讨论修改,最后再对画面进行编辑组合,对同期声进行取舍。这整个过程,不是哪一个人独立就能做好的,必须有角色分工,每个工种都不藏私,不偷懒,群策群力,才能做到完美无瑕。这里面事关成败的,除了个人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更重要的是集体的荣誉感和事业心。

总而言之,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工作,是不能孤立地去搞的,必须力争多方面的支持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搞好和各方面的关系。事实证明,实干精神少不了,良好的关系网同样少不了。

(作者为湖北省老河口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干部)

猜你喜欢

电教组织部同志
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发出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通知
第十五届全省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获奖作品名单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严良堃同志逝世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5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入选作品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