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

2007-01-17曹敏儿

关键词:影视片粟裕三维动画

曹敏儿

引子

在策划制作历史人物专题片时,主创人员往往很难获得该人物的声画素材。例如我们在做《秦始皇传》时,连一帧有关秦始皇的画面素材也没有,因为这个人存在时,人类还根本没有摄像机。也有部分历史人物是留有资料的,但声画资料并不丰富,不足以表现其人的精神面貌。如凤凰卫视制作的《世纪张学良》,因为很多关键点并没有留下足够的资料,所以在某些部分剪切得很生硬。

专题片是以画面语言为主、有声语言为辅的艺术形态。能否将流畅的构思转化为生动的故事,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画面素材是否足够。历史人物专题片往往缺乏直接的画面素材,或者有素材也因为年代久远画质太差无法使用。我们要反映真实客观的历史,就只能求助于绘画、音乐、雕塑及书籍等其他资料,以及运用其他表现方式替代画面的缺位。

绘画

我们可以用人物在历史上留下的画像替代缺失的人物活动,也可以根据历史描述加以人为想象重新绘画。要选取能反映人物最突出的那部分性格特质的画像,例如在讲曹操、刘备、关羽等英雄人物时,最好选择一些全身披挂的三维画像;而李白、唐寅这类的才子,选择一些线条比较柔和的水墨画会更有意味;如果要演绎帝王,当然要选能体现其王者霸气的画像。人物的画像有时比人物的照片更能传神地表达人物的性格,如曾在国防军事频道里播出的“三国军事系列”专题片中,里面的人物用的全是三维立体画像,无论是周瑜的英俊还是诸葛亮的儒雅,都能很恰当地表现出来。而有些不适当的画像却会削弱人物的形象,如我们在制作《成吉思汗》时,选的是成吉思汗的单色线条画像,感觉非常虚弱,其不可一世的性格特质并没有成功表现出来。

只要巧加运用,绘画也可以“活”起来。在我们制作的《唐玄奘传》里,用了很多有西域特色的绘画,真实地再现了玄奘在天竺的行迹,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当地的一些民俗习惯及衣着打扮。在用绘画叙事时也有很多技巧,可以根据叙事过程在绘画中加入摄像机效果,也可以花点心思,把画中人做成简单的动画。例如中央十套最近播出的《咸说历史》,里面有很多动画,把有关制盐贩盐的古画中人做成“活人”,配合情节的发展,真实感极强。

照片

在反映近代人物的专题片中,照片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段。因为照片直观真实,也易于搜集。不过,很多片子在运用照片时,在人物塑造上所下的工夫不深,考虑不周到,总以为照片是最真实的,能搜到多少就用多少,以致破坏了整个片子的整体感觉,反而没达到深化人物形象的目的。所以在用照片时首要考虑的是人物形象塑造。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叫《海上浮沉杜月笙》的专题片,里面的照片用得比较成功,因为杜月笙很多照片都是富有旧上海时代韵味的黑白照,看照片就能让观众感受到那个多变的年代的气息,仿佛三十年代上海的风迎面吹来。专题片主要讲述的是杜月笙的一生,感慨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大起大落。而采用黑白照,透出一种人世沧桑的时间感,隐约反映出这个人物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更间接地表现出杜月笙在那个变幻莫测的大时代里浮生若梦般的个人感受。

三维特技

利用三维动画特技可以使远古年代真实地重现在人们眼前,同样也可以还原历史人物。不过三维动画特技所需的制作成本比较高,所以一般投资较少的专题片很少大量地采用。我们在制作《discovery》时,虽然拍了很多现存的秦长城的素材,但仍然很难使人感受到秦朝长城的气势,只好采用了三维动画,不过,运用得比较成熟和理智。制作人员根据资料把当时长城及关口用三维构建起来,又加入了摄像机效果。前后左右地把三维制作出来的秦长城浏览一番,其效果非常真实生动,而且制作难度也不高。

在历史人物类专题片里很难看见大场面的三维动画制作,如果想看大制作恐怕要去看电影了。虽然如此,三维动画特技还是给历史人物专题片在真实再现时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某部讲三国人物的专题片里,就曾用三维技术构建城门及众多军兵,虽然只有短暂的十秒左右,却使片中人物的铁血风格跃然于荧屏。

影视片段

如果整部专题片里没有一个连续的有故事性的片段,一定会失色不少。但历史人物留下来的片段实在太少了,很难组成故事。这时候,我们也可以选用一下历史剧的影视片段。但要说明的是,所选择的影视片段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选可不选的时候选择不选,只有在情节发展的高潮及故事性非常强的时候才可以适量地节选些片段。比如我们在制作《成吉思汗》这个专题片时,有一段把某人用铁水灌死的情节,这是故事发展的高潮部分,很难用其他手段表达这样曲折的情节,于是我们就选择了一小段影视片段,把整个高潮部分演绎得非常传神。

在选择影视片段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一定要处理好这些影视片段的版权问题;二是不能选择讲同一个人物的不同的影视片段;三是这些影视片段一定要和专题片的整体风格相吻合。

采访考察

大部分历史人物是无从采访的了,但我们却可以“曲线采访”。例如很多介绍曹雪芹的人物专题片里,都会穿插一些采访红学专家的片段,虽然创作者没办法采访到曹雪芹本人,但却可以从不同人的口中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印象。这一点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做得比较成功。“口述历史”有一集讲的是十大将军中的粟裕,邀请了粟裕的参谋长等当年在粟裕身边的人来讲述粟裕的一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讲粟裕,粟裕的形象就在他们的口述中渐渐地丰满起来。

我们在制作《山本五十六被杀之谜》时,收集了很多二战时的战争片段以及山本五十六的一些图文资料。但如果只是这些资料,山本五十六的形象显得非常僵化,没有活力。为了反映山本五十六这个人个性化的一面,当时邀请了大学里的军事专家,把其中比较有故事性的内容请专家讲出来,效果非常好。在六十分钟的时间里加插了四五段采访专家的片段,不仅缓冲了节奏,还增加了片子的学术性和真实性,一举两得。

空镜头

空镜头处理得当会有丰富的艺术张力,它在营造典型环境、强化感情色彩、展示事物特征、揭示主题思想等方面极具潜力,而且特定的空镜头还有深刻的象征性和故事性。历史人物专题片里的空镜头用得比较多,在讲到某人物在某个地方的活动情况时,就常常会用上该地方的人文景物等空镜头;在讲某个将军的战绩时也会用上一些马蹄踏草地的空镜头。用空镜头来填补专题片的叙事断点,是既简练又实用的办法。

最近凤凰大视野里播出的《百年航行》里,有一组空镜头用得非常有意思。内容是讲上海招商局从上海搬到香港,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沧桑变化。当时用的空镜头是一组非常干净的香港全景,加上刺目的太阳钻进云层里,最后是海上航行着的船只。这组镜头在某些段落调快了速度,运用得非常成熟,配合着浑厚而富有历史感的解说,显得非常特别且有意义,让人感受到了历史变化的无常。

小结

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利用古籍、雕塑、新闻片段、人物剪影等等。不管是用什么艺术方法,在制作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好人物的形象及情感,一切真实再现的方法都是围绕着深化人物形象而存在的;二是所有的技术都是围绕着人物故事的脚本来运用的,不要为了炫技而弄出过多好看却走题的东西;三是一定要有统一的基调,所有的画面素材基调都应是统一的;四是表现方式不宜太多,选定一个主要的表现方式,其他只作为辅助使用,千万不要不顾主题地乱用表现方式。

猜你喜欢

影视片粟裕三维动画
第一次开飞机
影视片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中国水墨画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影视片制作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少奇与粟裕交往二三事
英文原版影视片辅助高专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利与弊
让三维动画走进幼儿语言教学
浅谈三维动画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声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