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在他乡(3)

2006-12-18

出国 2006年10期
关键词:刘老板海涛餐馆

玫 雅

在德国,生活着为数不少的华人,有上世纪初的打工移民后代,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新生代,有来自台湾、香港的,开公司的,当学者的,也有从荷兰、英国等处辗转而来的原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侨民,或在原东德留下的原越南华侨。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遭遇。有些还颇有成就,或颇有前途。德国国际广播电台选取了各行各业的华人代表做了采访,以此向大家展现在德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风得意的乒乓球运动员

“运动对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和心理有积极的作用。打球,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好几次的人生,所以我觉得很幸运,自己能当上运动员。如果我有小孩,我会让他去运动,因为这当中,不只是锻炼身体,还锻炼各个方面,比如智力、体力、毅力等,对人生非常有意义。”

这是乒乓球选手施捷女士对运动的看法。施捷不是一个普通球员,而是个超级乒乓球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她的排名在全球前10名之内。在这16年间,她替德国国家队打过5次世界锦标赛,得到一次团体赛第3名,那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另外她也打了4次欧洲锦标赛,得到2次团体冠军,2次第二名。单打得到3次第三名。施捷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在德国没人可以超越。

但是她谦虚地说,自己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天分,但天分不一定真的很高,她的成功主要是以自己的努力和勤劳换来的,她算不得是天才运动员。

施捷已经来德国16年了,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打球、日常生活都很自在,如鱼得水。1989年她21岁时来德国,当时是以教练兼球员的身份来的。不到3年的时间,她就获得德国国籍,并且加入了德国国家队,从此过着东征两讨的日子。但是她表示很满意德国的生活,因为她原先的愿望都实现了,而且在德国拥有许多的朋友。她认为,来德国是她人生中一个比较正确的选择。

问她原先的愿望是什么,她说:“最初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想来德国打打球,因为没出过国,所以很想认识欧洲的生活,来增长见识,也想学德语。当初完全没想到后来可以替德国国家队打球,加入德国国家队,是一个惊喜,意外。后来甚至打得很成功,这些都是当时没想到的,是额外的收获。”

她说她很开心她没觉得因为自己是中国来的,所以在这个社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她举例说: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刚开始大家比较客气,因为你毕竟是陌生人,大家都不太了解你。等你和大家熟识之后,大家都了解你而且喜欢你的个性后,就不再有隔阂。

施捷12岁时开始在河北队打专业队,打了9年的球后才来德国。在中国没能进人中国国家队,来德国后反而获选进入德国国家队,中间代表德国参加了3次奥运会。

其实施捷小时候的志愿并不是当球员。她说:“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动物和小孩,我一直想当幼儿园阿姨,但是不好意思说,怕别人说我胸无大志。我的母亲曾经想成为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虽然她的愿望没实现,我却想继承她的大志,做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或者当科学家或者当作家。”后来她成为乒乓球员,没有符合自己原先的愿望和父母对她的期待,但是她非常满足,自认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都得到回报。

她说:她输球时候心里会觉得不开心,最开心的时候便是赢球的时候。这一季,她没输过一场球,所以一直很开心。

一心想着落叶好根的餐馆业主

刘得增夫妇几乎是法兰克福硕果仅存的来自台湾的中餐馆老板了。刘老板所经营的中餐馆在法兰克福地区是属于比较高级的,店内摆设典雅,菜色多而且色香味俱全。刘老板自己是厨师出身,原先在一家台湾的北方餐馆内当厨师。

来德国后,他什么菜都做,不管是江浙菜、川菜、北方菜、广东菜,只要客人想吃,而且有足够材料可以做,他都做得出来。1972年他应聘到德国来担任厨师的工作。当初想到德国的动机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想出国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不可否认的是,当年台湾的社会一来还不是很富裕,二来那一年又遇到美国和台湾断交,许多人担心台湾的局势会动荡不安,而急着移民出国。既然刘老板有这个机会等着,便欣然应邀来德国发展。只是没料到这条路走得并不是特别轻松。

刘得增30岁出国,工作了三四年后,回到台湾结婚,并把太太带到德国,夫妻俩胼手胝足,努力工作,1982年才出来创业自己开餐馆。开业当初并不很顺利,因为语言不通,而且因为是合伙生意,经营上有些问题。后来对方退出饭店,刘老板夫妻虽然资金不足,却硬着头皮将店面顶下来。

刚开始时,大大小小的工作都得自己做,两个小孩子又先后报到,家庭事业两头忙碌,夫妻俩真的辛苦了好多年。有好多年的时间他们每天只睡3、4小时。工作虽然辛苦,生意却非常兴旺。主要是20年前,德国经济好,常常有人上中国餐馆吃饭,所以,经常天一亮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忙到下班,下班时大约已经是半夜11点或11点半。

按刘老板的说法,他目前的营业额只有当年的三分之一。多年来德国经济下滑,餐馆的荣景不再。再加上,中国大陆来的移民中,许多都开起餐馆来,中餐馆越开越多,同行竞争越来越大。而且自从计算机和各式的自动化机器被广泛的使用后,许多的办公室因此搬到近郊房租更便宜的地方去,在饭馆附近上班的人数锐减,连带着也使得刘老板的生意一落千丈。

眼见台湾人开的餐馆一间接着一问的关门大吉,刘老板的店几乎成了硕果仅存的台湾餐馆。但是这局面也不会维持太久了,等两三年后退休了,他们将回台湾养老,只偶尔会回到德国看小孩。刘老板说:“我们是台湾来的,我们的根在台湾,在德国的生活毕竟和台湾不一样,特别因为我们在台湾住了那么多年才出国,心里还是想念台湾。”

再看看刘太太,她也倾向回台养老,她说:“我们喜欢德国的气候,但是德国的人情味确实比较淡。在台湾人情味比较浓,而且吃东西也比较方便。在德国想吃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做,自己不动手就没得吃。”

另外,回台湾后可以说母语,还是让刘老板夫妇感觉自在些。夫妻俩都没有正式学过德文,德语日常会话虽然说得通,但是要和德国人深入一点谈论问题,却是心有未迨,自然也就打不进德国的主流社会。

回顾这30多年的辛苦奋斗,夫妻倒是不觉得后悔,因为一家人健康平安,家庭和乐,一双儿女又很争气,都进了大学,而且读得不错。现在就等退休后返回台湾,轻松自在的过日子。

如鱼得水的大学生

李谢恭,23岁,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大家都喜欢她。她原先念的是北京外语学院,德语专业,读了一半就转到德国来上学。

她当初在高考时选择学德语,多少是受到她父亲的影响。原来她父亲有一次出差到德国,看到德国特别干净漂亮,又有好车好啤酒,印象极佳。父亲这么说,李谢恭就决定学德语。

李谢恭来德国已经快4年了。她非常认同父亲的看法:德国确实是一个干净美

丽的地方。不仅如此,她还有其它的观察。她认为:德国比中国富有,而且德国的物价比中国高很多。因为这个社会一切都规定得很严格,所以想要在这里投机实在很难。德国人大致上虽然很严谨,却不见得死板,也不如大家说的那么冷淡,而且一般人都非常有礼貌。这许多的特质可能要归功于德国的教育水平比较高,人民的素质比较整齐。

她自称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困难。她有许多朋友,除了德国人还有美国人、西班牙人、希腊人。她好交往,所以朋友多。李谢恭没碰到太大困难,也没有感受到歧视。可能就因为她拥有一张外国脸,许多人因此喜欢和她交往。

李谢恭是中国经济腾飞时代的一个幸运儿。她是家中唯一的小孩,父母的经济情况不错,足以供应她在德国求学的全部费用,所以她不用辛苦打工,挣生活费。偶尔去打打工,也只为赚点零用钱,并且增加社会经验。

她衣食无缺、语言又通、加上性格豪爽、人又上进、聪明伶俐,在德国生活自然得心应手。而且拜科技之赐,和在中国的家人朋友的联系也非常容易,阅读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更是方便。因此她说:“我没有觉得离中国有多远,我也不觉得对德国有多生疏,两边都融合得很好。”

李谢恭目前在美茵茨读翻译学系,她形容她的学生生涯其实很单调。每天下课后就直接回家,偶尔参加大学生举办的派对,所能接触到的人有限,而且现在居住的地方仅有2万居民,地方很小,没有太多的活动。

她的家乡是北京,那儿有1700万人,相较起来,她现居的德国小镇自然是太小太小了。但是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刚好可以让她专心读书。李谢恭希望一年后可以结束学业,拿到学位。至于回不回中国,以后再说。她说:“毕业后让我回中国,我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不一定要留在德国,我很喜欢中国,所以我可以回去,北京上海香港都没问题。”

和10年前从中国出来的留学生不一样,李谢恭在经济、语言、知识、沟通各方面,更具优势,所以她的德国经验以及她对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于她的前辈。

为华人利益代言的中文报人

“德国哲学家哈伯马斯曾经说过,要创造一个社会空间。我们这里的华人在政治上比较冷漠,彼此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做什么,《华商报》愿意提供一个言论自由的空间,让有言论想发表的人,可以在《华商报》上抒发他的看法。“只要是有意思的,讲道理的,都可以发表。比如最近我们报道了连战、宋楚瑜到中国大陆访问的消息,新纳粹和老纳粹的问题,德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工程,两岸关系,中国新领导人上台后的胡温新政等等,我们这些报道的立场不一定和中国的看法一样,我们站在一个比较超然的立场,有自己的意见。”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修海涛在1997年开办了《华商报》。这份报纸至今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篇幅也最大。《华商报》是以半月刊的方式出版,每期56页,每次出版2万份,读者可以在150个以上的发行点,如中国食品店、餐馆、旅行社、中文学校免费索取,或在火车站、机场、大城市的书店内购买。《华商报》报道的主轴是华人在德国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交流,德国和港中台的关系,德国主流社会内发生的事情。

修海涛原为中央党校的讲师,1986年到德国进修。1989年发生天安门事件后他便和其他约3000多名当时滞留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一起留在德国,这期间这些人几乎都得到德国的长期居留权,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包括修海涛在内获得了德国国籍。

修海涛把自己在德国将近20年的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术时代”,他在德国的一所大学内作了4年的研究,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大陆在现代化转型中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他写了本名为《新权威主义》的专著。第二个阶段是从事所谓的“社会活动”,他参加了许多运动,主要的目的在促进中国的民主化。第三个阶段他自称是“商业活动”,其实就是他办报的阶段。

修海涛说,他之所以办报,是因为注意到:华人当时在德国已有10万多人,却没有一份被华人认同的商业性报纸,当时许多报纸都是社团办的,或是有台湾背景或是大陆背景,是由侨团办的。他感觉到华人需要有一份报纸来传递信息,互相沟通。

而且当时在德国发生了所谓的“狗肉事件”,德国的《图片报》报道德国的中国餐馆贩卖狗肉,这则报道其实是荒谬而且错误的,但是却引起德国人普遍的不满,也使得中国餐馆的生意一落千丈。因此修海涛便和一些朋友共同向《图片报》抗议并要求道歉、更正。

经历过这个事件,他更加感觉到华人需要一份报纸来维护华人整体的形象,它可以跨越党派、地域,来沟通在这里的华人和他们家乡的华人,中国人和德国人,华人和德国主流社会。

办报生涯中,修海涛深刻地体会了前人的说法:“如果你要一个人破产,就劝他办份报纸。”他这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很多,首先当然是经费问题。修海涛的报纸是不收费的,经费只好全来自广告收入。争取广告量变成了重要任务,这也是为什么修海涛自称他的出版事业为“商业活动”。

修海涛所面临的困难当然还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给《华商报》的不同评价,但他坚守“事件为导向”的媒体原则,也对稿件质量严加控制。他希望他的报纸提供快速、正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和信息,而且有绝对的“实用性”,使得人人愿意而且非看他的报纸不可。

作为学者和文化人,修海涛对两岸的政治发展有自己的见解,他希望两岸可以化解敌意,增加交流。他希望中国未来民主、自由、富强和统一。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强调他个人的立场不需要成为报纸的主流思想,他办报没有既定立场,主要是想提供一个自由客观公正的论述空间。

修海涛的《华商报》要在德国生存,除了得克服上述困难之外,还得面临网路上信息流窜的挑战。德国政府对外国报纸在德国发行的态度如何呢?他提到:这份报纸没有受到任何官方的限制。他肯定,德国确实是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家。《华商报》实际上对德国政府有非常严厉的指责,比如批判德国经济政策的失误,或是批判德国总理的言论,但是《华商报》的编辑群从没有得到负面的反应,当然,德国政府也没有给《华商报》特别的支持。但是《华商报》如果要采访某个政治人物或某个政府机构,需要什么资料,对方一定会提供。德国政府对待媒体的确是一视同仁。

《华商报》在2002年已经发行了英国版,2003年发行了法国版,未来还将陆续推出荷兰版以及东欧版。

开旅社的儒商

巴尔特的旅馆座落在莱茵河畔,距离科隆大教堂仅数百米远。那里游客如织,特别是当天气好的时候,室外的餐桌和咖啡座座无虚席,莱茵河畔散步、慢跑、溜狗、欣赏风景的人潮络绎不断。这里的确

是经营旅社的好地方,难怪巴尔特的宾馆生意蒸蒸日上。

巴尔特的宾馆是距离科隆大教堂最近的三个宾馆之一,也是少数由外国人经营的宾馆。既然是外国人在德国境内做宾馆生意,会不会比本地人遭遇更多的困难。他说有些客人推进了门一看,是中国人在经营,吓了一跳,便开始担心住进去后,东西会不会弄丢。西方人总是对此有些偏见。但是巴尔特以他诚信和负责的态度获得了顾客的信赖。如今这种偏见已经比较少见。

巴尔特来自内蒙,1989年首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德国讲学,研究重点是游牧民族的文化与传统。基于这样的接触,他1992年进入科隆大学读书。其实在他来德国读书之前已经在中国当了8年的大学讲师,并且长期在一份学术刊物担任编辑。他1996年拿到科隆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蒂宾根大学获得比较宗教学系的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有关成吉思汗的祭祀祭典,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的一本有关这个题目的博士论文,这本论文后来在日本出版。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去了许多地方如英、法、德、日、韩等讲学、做研究和开会。

如此一个有学术地位的人,为什么会弃学从商呢?他解释说:“我们蒙古人自古以来便是过游牧生活,我在现代社会中,也是过着游牧生活,我到不同的国家去讲学,想想,也不是个办法,因此在和家人商量后便下海从商了。”

巴尔特目前在德国拥有两家宾馆、一家旅行社、还有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从事旅游以及文化事业。有了哲学思考的训练和学术研究的基础,是不是对他从商有帮助?他经商成功的原因在哪里?他认为:第一,他的商业判断准确。第二,他知道宾馆生意是服务行业,必须和人和整个社会打交道,所以态度要友善,肯负责,要做到“顾客至上”的原则。第三,他奉行“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规则。他该当经理时他就当经理,该站柜台时就站柜台,该做早餐时就做早餐,能伸能缩,在每个职务上都能谨守本分。

他丰富的社会经验,有一部分来自于他读书时打工所累积的。当他攻读博士期间,因为没有奖学金,只好靠着自己的双手想办法谋生。他开玩笑的说:“除了没下过矿坑、没生过小孩,什么样的工作我都做过。”比如当出租车司机,帮人打扫卫生,替官员、部长或是法院做翻译、洗盘子、开车送饭,巴尔特的打工生涯其实是多彩多姿的。

在事业成功之余,巴尔特不忘记回馈社会。从1995年开始他为内蒙好几个中小学提供了许多奖学金,资助有心上学却经济困难的学生。他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民素质、教育程度低落。有些是观念跟不上,虽然有法律但是法律不够健全。如今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提高国民素质、国民教育水平。因此他也愿意就他的能力所及来完成这个使命。

虽然经商成功,事业有成,但是他内心最喜欢的工作却是学术研究,因此打算退休后再回去做学术研究。

随遇而安的超市小老板

金龙商店内人潮不断,店内贩卖各式新鲜蔬果、米面、罐头、调味料、干货、冷冻海鲜、小礼品、杂货等等。小小的店面挤满了人,生意极好。黄老板年纪才不过27岁,却经营得有声有色。其实平日管理店面的并不是黄老板本人,而是他的夫人。

黄老板1994年来德国,当时他才16岁,来德国主要是投靠父母,因为他的父母早就在德国开中餐馆。来了之后,并没进学校读书,而是帮父母照料餐馆的生意。结婚后,1999年自己也出来开餐馆。因为餐馆生意不好做,所以才改行。他提到改行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人来德国开餐馆的越来越多。而且因为经济不景气,上餐馆吃饭的人越来越少,偏偏中餐馆又越开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对的利润也越来越薄,再加上德国人对中餐馆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所以他只好关掉他的中餐馆。

结束餐馆生意后,黄老板在波恩开了这家金龙中国超市。如今这家超市已经开了2年,生意还不错。但是黄老板承认,其实在这过程中,他碰到一些困难。最主要的问题是和德国人的沟通。除了语言的隔阂,文化、生活、思想上彼此都有差距。其实并不是黄老板不想和德国人沟通,德国人对中国人也很陌生。所以他希望随着更频繁的交流,许多隔阂可以逐渐消失。

黄老板期待他的下一代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他有3个儿子,都在德国出生,和德国人一起成长。所以他这一代面临的问题,可能到下一代就不存在。虽然生活上有些隔阂,但是总的来说,他对目前的生活还是满意的。

太太也赞同这种说法。问她在德国生活过得好不好,她直说还可以。反正这里的生活和中国不一样。但是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黄太太形容德国生活是比较单调和孤单,但是这里也有这里的好处。

黄老板补充说,如果有人只想要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打打工过日子,在德国是比较舒服的。但是他却打算趁年轻的时候,多闯闯,不让自己老了后悔。原来,黄老板将管理超市的任务交给太太,他自己则想找些其它的出路,特别是和中国做生意。他想再努力试试看有没有其它门路。这几年他也回中国好多次,去考察那里的市场。

工作之余,黄老板有他自己的休闲方式:他喜欢收藏古董和打打麻将。黄老板笑着说,在波恩很容易找牌搭子,因为大家都觉得无聊。

黄老板从开始收藏古董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年的光阴,交了不少学费,其中包括不少冤枉钱。原先黄老板在跳蚤市场寻宝,如今则多半在拍卖行找宝物,因为拍卖行的东西质量好,但是价钱也相对地昂贵。他主要收藏中国的古董。黄老板表示,没有给自己定目标,看到有好的东西就收藏,部分收藏的东西也拿去卖。其中他最喜欢的是中国的文房四宝,而且也因为文房四宝好收藏,不像字画等价格高而且保存困难。

除了收集古董、打麻将,黄老板还喜欢钓鱼。他对他的德国生活下了注解:“生活嘛,毕竟都是一样,不过这里的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实在一点。每天干活后回家吃饭,吃饭后休息,没有中国那么喧哗,这里社会比较安定,环境好。”

猜你喜欢

刘老板海涛餐馆
罗海涛作品
好事做到底
要求太多的餐馆
你欠债,我还钱
绝当
专为老板设个套
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