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问代词+都+……”与“都+疑问代词+……”的语义、语用分析

2006-10-21梁孝梅

现代语文 2006年7期
关键词:指向代词副词

引言

关于“都”的意义及用法,很多专家、学者作过研究,问题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常用副词“都”的基本义是表示总括还是指“事物的每一个”,如王还先生曾三次撰文指出“都”用在复数上不太准确,认为应是指“事物的每一个”;二是“都”的义项究竟有几个的问题,如吕叔湘先生将其归纳为三项,即表示总括全部的范围副词、表示“甚至”义的范围副词、表示“已经”义的时间副词。吕叔湘先生的观点在汉语界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疑问,如周利芳和蒋静等从总括全量的角度认为:“都”的三个义项可以合并为两个,一为总括各项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范围副词;二为用极性手段表全量同时又表达了说话人语气的语气副词。

本文拟从语义指向、句式转换两个角度,对“都”的两种句式“疑问代词+都+……”与“都+疑问代词+……”进行语义、语用方面的进一步分析和思考,以期对当前语言学界有关此问题的分歧进行实证性的廓清。

一、两格式中“都”的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属于语义平面,我们可以把语义指向界定为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一定方向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其实,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邵敬敏先生就此曾提出了“指”“项”“联”三个概念。

“都”语义上指向能接受它总括的成分,我们称这样的成分为“都”的语义指向对象,“都”必须在句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指向对象,否则句子就不可接受。总括反映的是“都”与它的作用对象(总括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因此,我们要分析与“都”相联系的复数意义的名词性成分。

作为范围副词“都”一般指向“都”前面的成分,因为前面名词性成分都具有复数意义。如:

①砍柴、担水、种自留地都行。

②他们都是刚刚从各公社中学毕业后,被推荐来县城上高中的。

③所有的窑洞都亮起灯火,简直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

邵敬敏提出的“指”即副词的语义联系所指的方向,分前指、后指和双指。这两个格式中,第一个是前指,第二个是后指。前指即指向对象出现在“都”前,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表示任指的疑问词。后指即指对象出现在“都”后,所总括的对象为疑问代词所表示的不知道的那一部分。分析如下:

(一)疑问代词+都+ ……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等,他们的主要用途是表示疑问,但它们的后边用“都”字与之呼应,就不表示疑问。例如:

①谁都应该遵守我们定下的规章制度。

②我什么都好着哩。

③他哪儿都可以凑合一夜。

例①句中的“谁”代替“任何人”,例②句中的“什么”指“任何方面”,例③句中的“哪儿”表示“任何地方”。如果句中的“都”字去掉,句中的疑问代词随即表示疑问。以例①为例,“谁都应该遵守我们定下的规章制度”是说“任何人都应该遵守我们定下的规章制度”,句中有“都”,“谁”就不表示疑问了,如果去掉“都”,成为“谁应该遵守我们定下的规章制度”,那么“谁”就表示有疑而问了。

以上例句中疑问代词作主语,例①句中的“谁”作全句的主语,例②③句中的“什么”“哪儿”作全句的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疑问代词不表示疑问。疑问代词作其他语法成分,只要它后边也用上“都”,同样不表示疑问。请看:

①哪条路他都走过了。

②他什么时候到飞机场都有人关注。

③还没告诉你们,怎么就都来了。

此时疑问词表示任指。任指就是指称一定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对象。当“都”与表示任指的词语相配合呼应时,往往起任指作用,“都”的任指作用也是呼应作用的结果。

含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的体词性成分,可受“都”总括。“都”的语义指向谓语前的主语。此时,作主语的是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给出一个对象域,“都”对这个对象域涉及的所有对象进行总括,表示没有例外。“都”是指向这些表任指的疑问代词的。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某成分必须具有“多数意义”“周遍意义”“整体意义”这三种语义之一,才可以受“都”总括。“都”对其总括对象的这种语义要求是强制性的,句子在使用时必须表现出可以受“都”指向的某些语义特征。这是一种双向的语义兼容关系。这种语义必须互相兼容的特点就使表示某种语义的成分往往与“都”共现,这样就形成这一固定格式:……疑问词……+“都”表示周遍意义。这一格式的凝固性比较强。

2.在“连……都”这个格式中,“连”后成分的极性特点使得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及其修饰的名词性成分不能出现在“连”的后面,如:“*连谁都不相信”。不表任指的疑问词则可以与“连”共现。例如:

他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还能给你带路?

“连”后可以出现主谓短语,而且一般是由疑问代词或不定数词构成的。例如:

①哼,我连自己的命在哪里都不知道呢!

②他连班级有几个学生都不知道。

上面①和②中的“自己的命在哪里”和“班级有几个学生”也是谓词性成分的广义受事成分。

这是因为无论“连”后成分的句法属性如何,都具有极性特点。如果“连”后面出现疑问词或不定数词也不可能是任指或虚指的,即“连”字句与疑问词的任指和虚指用法是不相融的。

(二)都+ 疑问代词+ ……

此时,问话时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都”后;也就是说,“都”后指。此时,“都”的语义指向是谓语后的宾语,例如:

①您的手提包里都有什么呀?

②你都喜欢谁的作品?

③张明都把什么东西落在那里了?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但是,此类句子中的“都”究竟是不是指向这些疑问代词?有人认为这类句子中“都”的语义指向是这些疑问代词,包括吕叔湘先生、陆俭明先生以及马真先生等都是这样认为的。笔者认为,“都”的语义不是指向疑问代词的。这一点将在后面的句式转换中解释。

这一格式主要有这样三种情况:

1.在结构“都+动词+疑问代词”中,“都”向后指向宾语。如:

①你都听过什么音乐?

②他们都知道哪些电影?

这些句子为疑问句,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指向疑问代词的“都”与指向其他名词性成分的“都”具有同一性。如果疑问代词在意义上是单数的,就不能成为“都”的指向目标。当“都”的指向目标为疑问词时,句子的语义是说话者认为有一个集合S存在,S中的成员参与了某一事件或处于某种状态。说话者想要知道的是S中的具体成员。当然,这个集合可能只有一个成员存在,如:

甲:你都看过什么外国书?

乙:我就看过《简爱》。

还有非疑问句,疑问代词不表示疑问,表虚指,如:

①你都会做些什么!

②你看他都写了些什么!

在这一小类中,疑问代词只限于“什么”,前面有不定数量词“一些”,“都”所总括的对象总是说话人持否定态度的事物。

2.都+介词+疑问代词+动词

当句中不止有一个状语时,“都”可以与其他状语中的有关成分有直接语义关系。这时介词宾语具备了“都”所要求的语义条件,“都”对其总括。“都”可以向后指向谓语中的状语的有关成分,例如:

①你都被谁打过?

②你都从哪些书中找资料?

③你都用什么笔写字?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一般在格式“都”+介词+疑问代词+动词的结构中,“都”可以对它后面做状语的介词短语的宾语部分进行总括,疑问代词必须表示疑问。

3.(体词)+都+体词性成分(表示时间的疑问代词短语)+了

①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床!

②都多少天了!还没做完作业!

③都啥时候了,你咋还不知羞耻,还有这个闲心。

在这个格式中,“都”是否可以换成“已经”?笔者认为:在“都NP了”句式中,存在着这样一条规则,就是时间副词“已经”可以自由隐现,但必须依托于“了”的存在,也就是说当句末有“了”,就必然蕴含“已经”的意义。典型的时间副词“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是一种单纯的叙述,没有特殊的语用信息内容。

而“都”与“已经”语法功能不同,“都”只能是对说话时已经完成或实现的情况的进一步确认和强调。在现代汉语中,凡是带有强调夸张意味的句子,句中往往用“都”而不用“已经”。例如:

①已经正月十五了,我们再等几天。(单纯的叙述)

②都正月十五了,我们都等不及了,快交作业吧。(有语用信息内容)

“正月十五了”是一个单纯的叙述,如果没有“嫌其时间长”的语用信息内容,我们常用“已经”,如上例。如果这里我们感觉正月十五时间很久,我们就会说“都正月十五了,我琢磨也应该写完作业了吧”。

综上所述,“都”在这个格式中是个表强调的语气副词,而不是一个时间副词。

二、句式变换

“都”在句法上修饰后头的谓词性成分,可是在语义上往往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且这种对于某个成分的指向可以跨越层次甚至跨越小句而实现,这是一种形式与语义背离的现象。

(一)为什么说在句式“都+疑问代词+…”中,“都”的语义不是指向疑问代词的,这是因为它的语义没有在句子中明显地体现出来,有的可以补充出来,有的不能补充出来。例如:

①你都喜欢谁的作品?

②谁的作品我都喜欢。

③张明都把什么东西落在那里了?

④什么东西张明都落在那里了。

在这几组句子中,例句①③都是疑问句,在“都”的后面有疑问代词。“谁”“什么”这些词是虚指的,也是表疑问的。如果把这些疑问代词放在“都”的前边,整个句子的语义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虚指的 “谁”“什么”就变成表任指的了。如果要让疑问代词仍然有虚指的性质,还可以把句子转换成:

①你都喜欢谁的作品? (你喜欢谁的作品,都?)

②张明都落在那儿什么东西了?(张明落在那儿什么东西了,都?)

变换以后,不难看出,“都”的语义不是指向疑问代词,因为 “谁”“什么”是句子中未出现而又想知道的那一部分。所以说表疑问的疑问代词不能作为“都”的语义所指的直接对象,即表疑问的疑问代词不是总括的对象。总括对象应该是不知道的那一部分。这是建立在表疑问的疑问代词不表达概念,不可能成为总括对象的观点基础上的。即表示疑问的疑问代词不能作为“都”的指向对象。

(二)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这两个格式的转换问题,即对含有疑问代词的格式中“都”字句的变换。

当疑问代词表示虚指用在非疑问句中时,如“谁”“哪儿”“什么”这些词是虚指的,也是表疑问的,“都”可以总括它。当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用在特指问句中,“都”可以总括它。这两种情况,“都”后指。当我们给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代入具体的“值”,其他句法成分在句中不变时,句子往往不成立。而如果把“真值成分”置于“都”的前面,则句子成立。例如:

①a你都喜欢吃什么水果?

b*我都喜欢吃香蕉和苹果。

c香蕉和苹果我都喜欢吃。

②a你都比谁跑得快?

b*我都比小王和小李跑得快。

c我比小王和小李跑得都快。

另一方面,表示疑问的疑问代词又不能出现在“都”前,受其总括。例如:

①a你都喜欢吃什么水果?

b*什么水果你都喜欢?

②a你都比谁跑得快?

b*比谁你都跑得快?

表示虚指的“谁”“哪儿”“什么”这些词放在“都”的前面,整个句子的语义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虚指的“谁”“哪儿”“什么”就变成表任指的了。如果要让疑问代词仍然有虚指的性质,还可以把句子转换成:

①你都喜欢吃什么水果?(你喜欢吃什么水果,都?)

②你都比谁跑得快?(你比谁跑得快,都?)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当疑问代词表任指时,它只出现在“都”前,“都”前指;当疑问代词表虚指或疑问时,它只出现在“都”后,“都”后指。

(三)从认知和说话人编码的角度分析如下:

①谁都理解了。

②都谁理解了?

“都”表总括,人们只有先考察某一范围的全部对象后才可以总括,表现在语序上就是“都”在其总括的已知对象之后(“都”前指),“谁”在例①中是说话人的已知信息,表任指,所以,例①成立。例②中“谁”表疑问,说话人不知“谁”代表的人物的范围,“谁” 不能在其后进行总括(*谁走了?);但为什么“谁”能位于“都”前?因为说话人有这样一种预设:有些人理解了。说话人可以这样说:我知道有些人理解了,(到底)谁理解了?“都”还是位于表已知信息的“有些人”之后的,如果说话人知道有一个人来,或不能肯定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来了,他是不会问“都谁理解了?”的。

三、结语

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则:

1.在格式“疑问代词+都+……”中,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的体词性成分,可受“都”总括。“都”的语义指向谓语前的主语,作主语的是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

2.在格式“都+疑问代词+……”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不表达概念,不可能成为总括对象,即表示疑问的疑问代词不能作为“都”的指向对象。

3.对含有疑问代词的格式中“都”字句进行变换时,当疑问代词表任指时,它只出现在“都”前,“都”前指;当疑问代词表虚指或疑问时,它只出现在“都”后,“都”后指。

4.在现代汉语中,凡是带有强调夸张意味的句子,句中往往用“都”而不用“已经”。“都”在这个格式中是个表强调的语气副词,而不是一个时间副词。

参考文献:

[1] 王还.“ALL”与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4):12.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Z]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3] 蒋静.“都”总括全量手段的演变及其分类[J].汉语学习,2003,(4):26.

[4]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董秀芳.“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2(6):496.

[6] 连蜀.关于汉语的“都+NP+了”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3):39.

[7] 项晓霞.副词“都”的语义指向及相关句法语义问题[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6):84.

(梁孝梅,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指向代词副词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短句—副词+谓语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