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其踵”本事辨正

2006-10-13

现代语文 2006年1期
关键词:战国策脚后跟古代汉语

李 润

《触龙说赵太后》是选自《战国策·赵策》的一篇名文,现行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教材和中学语文课本都常将此文选为课文。文中通过触龙之口道出了赵太后送女儿出嫁时的情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太后对女儿远嫁的不舍,从文中可以清楚地知道。但为何要“持其踵”呢?各种注本的解释各有不同。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持其踵:握着她的脚后跟。这是写送别燕后的情景,燕后已上车,赵太后在车下,还要摸着她的脚后跟,意思是非常舍不得她离去。”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与此相类:“大概女儿登车后,赵太后在车下,只能摸着女儿的脚后跟。”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注为:“持足而哭,表示不忍离别(可能由于古人席地而坐,所以惜别时持足而哭。也可能当燕后登车之后,而太后持其踵哭泣。)”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注为:“握着她的脚后跟(意思是拉住她)。”刘忆萱《战国策选讲》则认为“这里指燕后出嫁时,太后紧跟在她身后不忍分别。”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原注战国策》把此句译为:“老夫人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手把着燕后坐车后面的横木,为她掉泪。”中学课本只注解“持其踵”的意思是“握住燕后的脚后跟”,至于什么原因则避而未谈。

“踵”的词义是“脚后跟”,把它解释为车后的横木完全是误解,而解释为跟在身后也是没有什么依据的,注释者也许感到“持其踵”不太好理解,因此根据一般情形作出了如此推测。把“持其踵”解释为握住脚后跟,从词义的角度讲是正确的,但认为燕后在车上,太后在车下,只能握住脚后跟,则是误解。实际上赵太后握住女儿的脚后跟,而不是拉着她的手或衣裳哭泣,是与当时婚礼亲迎环节中中的仪式有关。

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在其著作《说苑·修文篇》中对亲迎的仪式作了如下记载:“诸侯以屦二两加琮,大夫、士庶以屦二两加束脩二,曰:‘某国寡小君,使寡人奉不珍之琮、不珍之履,礼夫人贞女。夫人曰:‘有幽室数辱之产,未谕于傅母之教,得承执衣裳之事,敢不敬拜。祝祝,答拜。夫人受琮,取一两屦以履女,正笄衣裳而命之曰:‘往矣!善事尔舅姑,以顺为宫室,勿贰尔心,无敢回也!女拜,(夫人)乃亲引其手,授夫乎户。夫引手出户,夫行女从,拜辞父于堂,拜诸母于大门。夫先升舆执辔,女乃升舆。毂三转,然后夫下先行。士大夫、士庶称其父曰:‘某之父某之师友,使某执不珍之屦,不珍之束脩,敢不敬礼某氏贞女。母曰:‘有草茅之产,未习于织纴纺绩之事,得奉执箕帚之事,敢不敬拜。”从这段记载可知,在亲迎的环节中,新郎要持礼物到新娘家,礼物可以用玉,也可以用束脩,即成捆的干肉,这可以随贵贱而有差别,但是礼物中必须有两双鞋,新娘的母亲在房内为女儿穿上新郎送来的鞋,然后拉着女儿的手,交付给新郎。母亲为女儿穿上夫家所送之鞋,表示从此踏入夫家,不可返回,因此告戒女儿“无敢回也”,并且在女儿出嫁后,还要常常祝她不要返回。此时,是一个母亲对女儿养育的结束,也是母女生离乃至永别之时。可以想见,赵太后为女儿穿上鞋后,会意识到一松手,从此女儿一去不返,不能再见面,于是悲从心来,紧紧握住女儿的脚后跟不放,对着她哭泣不已。这才是“持其踵”的真实情况和原因。女儿随新郎登车以后,母亲就只在大门处送别,并与新郎有一番礼仪要求的对答,不能再与女儿相接近。因此,以为赵太后在女儿登车时“持其踵”,是未明事实的误解。

根据刘向的记载,可以推知赵太后“持其踵为之泣”是在亲迎仪式中,为女儿穿上鞋后的情感显露,而不是女儿登车时的行为,前人的误释应当加以辨正。

(李 润,广东省茂名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战国策脚后跟古代汉语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方法的坚守和信息传播时代的创新
高枕无忧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脚后跟干裂怎么办?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砚有浓涛,贯在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