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啤酒行业的渠道壁垒

2006-08-23崔自三黄孝年

销售与管理 2006年8期
关键词:后来者分销商壁垒

崔自三 黄孝年

作为后来者的啤酒厂商面对渠道壁垒这堵“高墙”该怎么办?以利益攻之,以品牌推之,以服务感之,集中资源,各个击破,便能实现后来者居上的目标。

啤酒行业的渠道封锁战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再高明的渠道壁垒构建皆有打破它的方略和方法。大众化啤酒产品的渠道有传统流通渠道、餐饮终端、零售终端,我们针对这三种渠道,分别讨论这些渠道目前存在的壁垒以及破解它的方法与策略。

传统流通渠道壁垒破解策略

传统流通渠道的分销商、批发商等,是啤酒厂家和经销商战略联盟的关键成员之一,正因为如此,所以,分销商和批发商便成为各厂家和经销商争夺的对象,一些啤酒厂家和经销商为了笼络它们,纷纷加大了对他们的各种利诱和刺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之成为1.5批。

即将这些分销商演变成厂家的二级经销商,享受与一级经销商相同的待遇,但厂家却给予一级经销商一定补贴或折扣的方式。通过厂家或经销商将批发商、分销商吸纳为战略成员的方式,进而使他们的身份、职责发生转变,因此,会对厂家或经销商更加忠诚,从而为后来者进入设下壁垒和障碍。

2、使之成为厂家或经销商“利益共享者”。

近年来,一些啤酒厂家为了封锁渠道,打击和挤压竞争对手,往往采取了最为狠毒但却最为有效的一招,那就是对分销商或批发商“封官加爵”。他们与二批或分销商签订“利益共享”合同,只要销量达到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参与企业的年终股份分红,或兼职担任企业的名誉员工,并辅以具体的分红奖励标准,让人看了眼热心跳,从而能够更加专注地销售本品,为后来者设置较高的屏障。

3、加深客情,使其成为“铁杆”弟兄。

比如,通过放账的方式,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依赖度;通过定期座谈会宴请的方式,增强他们的归属感;通过人情礼节,如生日祝福,关键时刻慰问等,强化他们的“弟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借助中国人爱面子的这种特点,从而树立情感壁垒,将陌生品牌柜之门外。

破解策略:以上三种壁垒,可用以下三种方法破解。

1、使之成为特约一批商。

对手既然将其列为1.5批,我们就不妨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某一特定品项的一级经销商,从而避免了上一级经销商吃其返利或折扣的不合理、不平衡状况,借此抬升其规格,满足其逐利和发展的欲望,使自己的策略高于对手。

2、给予其更现实的物质刺激。

成为厂家或经销商的“利益共享者”,固然是好事,但当前的诚信缺失,也使一些分销商对于年终能否兑现这些承诺仍然心存疑问,他们担心的,也是害怕在辛苦了一年后,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针对这种现状,可以通过更量化、更细化、更易于兑现的奖励方式,来促使其回头。比如,签订协议,可以约定月返利、季奖励、年回报三种方式,让这些现实的物质刺激更直观,更易于操作和实现,从而打破对手的长期牵制目的。

3、以利攻情,采取会员制。

人心是最难以攻破的,但也是最易于攻破的。因为,作为无利不起早的分销商其最本质的动机仍然是逐利和谋求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再好的客情关系,哪怕是真正的亲弟兄,都没有利益诱惑来得更快,更易于打动人心。因此,对于客情关系较好的分销商,我们就可以通过采取会员制,即销售一定量的产品就成为会员,会员实行销量积分形式,积分可以随时兑现奖励等“诱之以利”的方式,来打破纯客情关系壁垒。当然,也可以通过联谊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客情,如果再进一步附加有奖销售、有奖陈列、促销等手段,环环相扣,更是可以牢牢牵制分销商,使原渠道壁垒不攻自破。

餐饮终端渠道壁垒破解策略

餐饮终端是啤酒厂家和经销商必须要争夺和占领的“高地”,为什么?因为啤酒60%以上的销量都是通过这个渠道实现的。因此,餐饮终端的渠道封锁和壁垒构建更是技高一筹,简直让人不可逾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买断费用抬高壁垒。

占领餐饮终端是啤酒厂商实现产品“变现”,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最后一块阵地。近年来,一些啤酒厂商为了争抢餐饮终端,纷纷加大进店的费用筹码,这无形当中抬高了后来者的进入门槛,使渠道壁垒“牢不可破”。

2、账款赊欠构建壁垒。

餐饮终端、酒店赊欠酒款,这是啤酒行业不争的事实,而一些啤酒厂商为了蓄意抬高后来者进入“门槛”,往往不惜采取大量赊欠的方式,形成餐饮终端对其的依赖,以此来构筑防御“堡垒”,让后来者“望店莫及”,“望店兴叹”,从而能够长期占领餐饮终端,独享餐饮渠道所带来的市场利益。

3、售后服务带来难题。

经销啤酒是一项不仅劳神,而且劳力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餐饮终端,售后服务工作尤其重要,甚至一些啤酒厂商由此也建立了自己的渠道壁垒。比如,有的啤酒厂商与餐饮终端签订协议,承诺打电话回瓶1小时内予以回收,否则,愿意受罚;其次,对于餐饮终端的返利兑现、展示柜要求、服务员瓶盖兑奖等的及时程度等,都可以使渠道的壁垒高筑,让其他厂家难望项背。

破解策略:解铃还需系铃人,餐饮渠道特殊的个性,需要用特别的渠道壁垒破解方法来对待:

1、通过品牌力来冲破壁垒。

有些啤酒厂商之所以能出那么高的买断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该品牌不是很强势,因为,真正强势的品牌,是不需要付出较大代价的,因为它是畅销品,品牌认知度和指名购买率都较高。因此,通过提升自己的品牌力,或利用已有的强大的品牌优势,也是厂商与餐饮终端谈判的筹码,品牌力较好的产品给餐饮终端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可以显示档次和规格,可以带来人气及稳定的利润等等。

2、通过利润刺激化解赊欠。

酒店赊欠啤酒款是啤酒经销商共同默认的做法,但也实属无奈之举,但餐饮酒店之所以有如此做法,除了是“行规”外,另外一点就是想利用厂商的资金进行周转,再者,就是啤酒产品的利润相对不够丰厚。针对这一点,后来的啤酒厂商可以通过设定优于竞品利润的返利或奖励模式,来进一步吸引餐饮终端现款给予结算。比如,一家知名啤酒品牌厂商就通过设定赊欠以及现款结算两种不同的返利及奖励政策等,以此来吸引餐饮终端现款结算,从而来打破赊欠的渠道壁垒。当然,如果厂商资金实力雄厚,采取跟随策略,即进行适量放账的方式,来狙击或挤压竞争对手,也未尝不可,但需要对餐饮酒店进行深入观察和了解,以避免不可预测的风险出现。

3、一站式销售构建大服务。

啤酒厂商决胜餐饮终端的关键一环,除了产品、价格、促销之外,

就是能否建立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了。一些啤酒厂商之所以能够在服务上建立起渠道壁垒,往往就是因为其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取得了餐饮终端的好感与信任,最终建立了良好的客情与人脉。因此,要想打破这个渠道壁垒,后来者也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建立比其更良好的服务体系。比如,可以建立一站式销售服务模式,即除了限定送货时间、空瓶回收时间等硬性指标外,还要建立为客户发展提供相应的生意咨询,谁负责销售,谁就负责系列化的服务,提倡一票否决制,真正做到顾问式销售,从而领先于竞争对手,打破对手构建的渠道壁垒。一家啤酒企业除做好正常的售后服务外,还针对销量较好的酒店,定期进行相关推介技能、标准话语培训,以及组织服务员到企业现场参观自建的旅游工业园的方式,让服务员亲眼看到啤酒的整个生产过程,增强对企业更高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优于其它产品推荐,打破对手的服务封锁。

餐饮终端是啤酒进入末端消费的关键一环,因此,通过提升品牌力,提高产品的认知度;通过利润加大,从而取悦和吸引客户;通过提供咨询式、顾问式、一站式销售等等,都是打破渠道壁垒与渠道封锁的有效策略与途径。

零售终端壁垒破解策略

零售终端是当前啤酒行业最重要的渠道环节之一。由于竞争激烈,渠道挤压严重,很多啤酒厂家纷纷加大了对零售终端的投入力度,使零售终端的门槛也在不断抬高,意欲“水涨船高”地阻止后来的“入侵者”。啤酒行业打造的零售终端壁垒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利益共同体。

有的啤酒厂家近年来为了加强对零售商的控制,率先推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做法。即对市场进行深度分销,通过层层签订协议,确保各级渠道利润,从而通过稳定的获利,达到构建渠道壁垒,阻止竞争者进入的目的。比如,一家啤酒公司推出了“坚壁清野”行动,即在城区的每条街道,都设置一名配送商,这个配送商只对他负责的单个街道负责,厂商与配送商签订协议,明确责权利,配送商再跟本街道的零售商签订销售协议,明确销售价格等,并约定最低售价,保证在约定范围内操作的零售商,均给予较大的返利或奖励,从而给后来者设置了障碍。

2、炒作卖场进店费。

当前,各类卖场的发展突飞猛进,因此,不仅KA卖场是啤酒厂商争夺的对象,各类小店、便利店等零售业态都成了啤酒厂商关注和意欲占领的高地。在此背景下,很多啤酒厂商通过炒作和抬高进店费、条码费、促销费、店庆费等方式,不断抬高零售终端进入门槛,将一些啤酒厂商远远地拒之门外。

3、打造形象样板店。

近年来,一些啤酒厂商开始注重形象样板店打造工作,他们通过与零售终端签定专销协议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积极改造或改良。比如,通过Ⅵ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统一门头,统一内部摆设、统一陈列等,打造自己的形象样板店,从而树立渠道壁垒,让后来者无法进入和跨越。

破解策略:再高明的手段,都是“有懈可击”的,针对以上壁垒构建方式,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应对。

1、各个击破法。

针对利益共同体这个渠道壁垒,作为后来者可以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之身”的方式来制服对手。通过“挖墙脚”的方式,不断动摇其利益根基,当然,其前提是,力度或者说“诱饵”一定要比对手有吸引力。比如,一家啤酒经销商针对这种犹如“铜墙铁壁”的渠道壁垒,结合厂家办事处,组织了“飓风行动”,对城区所有零售终端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式,针对不同终端的不同需求,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策略:现实一点的,就给予折返现金,但不立即兑现;喜欢奖品的,就给予实物促销;爱好旅游的,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就可以参加组织的旅游等等,最后,终于使渠道壁垒逐渐化解。

2、资源聚焦法。

商战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面对众多的KA卖场、B、C、D类店,与其“撒胡椒面”式的使用资源,不如实施资源聚焦策略,即集中一点,重拳出击,从而使对手的渠道壁垒轰然倒塌。比如,选择销量较大、人流量较大、有代表性和竞争力的各类核心零售终端店,注意,一定是核心零售终端,然后,重点投入人财物等资源,对于实在进不去,或进去了也没有太大价值的KA卖场、B、C类店等,也可以选择客流量大的“黄金路段”或“黄金点”自建啤酒售卖机,虽然投入可能会大一些,但效果也显而易见,既避开了对手锋芒,不容易暴露攻击目标,同时又可以达到进入核心零售终端或即使没有进入相关终端但仍然可以实现销售的目的。

3、建立啤酒坊。

既然对手可以建立形象样板店,那么,作为后来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啤酒坊。即选择人口多,人流量大的步行街、家属区、社区等建立自己的啤酒坊,啤酒坊只售自己的系列啤酒,不仅可以很好地展示厂商形象和实力,介绍啤酒的营养、健康等,而且还可以采取自酿啤酒的方式,吸引一些好奇的消费者光顾,当然,啤酒坊也可以设置一些其他的相关项目。从而比那些形象样板店、专销店更具有竞争力和卖点,借此曲径通幽,打破对手建立的渠道壁垒。

责编/黄孝年

猜你喜欢

后来者分销商壁垒
打破发挥失常的壁垒
“后来者”百济“对标”恒瑞未来如何演绎还需观察
热水器企业如何化解与分销商的矛盾
登山
饲料企业分销商选择研究
Keep:“后来者”的逆袭
柯尼卡美能达:“后来者”填补中低端数字标签印刷市场空白
鱼与鱼缸
基于贝叶斯判别模型批发分销商的研究
车易拍:二手车的壁垒是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