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苑奇葩:观赏石

2006-08-10姜冰瑾

百科知识 2006年1期
关键词:陨石观赏石化石

郭 颖 姜冰瑾

石头是地球上阅历最深的亿岁老人,在时光的长河里,世事万象皆如轻烟散尽,唯有石头汲日月精华,聚山川灵气——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石头石质细腻、色彩缤纷、造型奇特、浑然天成,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人们把这类石头统称为观赏石。它们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不需要加工,被誉为“自然的艺术品”,而其他经过人为加工制作的石质艺术品是不能称为观赏石的,“独一无二”是观赏石区别于其他石质工艺品的一个明显特征。

自然景观(如安徽的黄山,湖南的武陵源等)天然形成,有极好的观赏价值,这点与观赏石相似,但两者又不相同。因此,有人在规模上对它们作了一个界定:凡是能够移动的天然石质艺术品可称为观赏石,否则只能称其为自然景观。景观石也有观赏性,但大到缺乏了移动性,就不能再称其为观赏石了。宝玉石也不属于观赏石。

看来,只要是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天然美石,都可以作为观赏石。

赏石的历史由来

观赏石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自古以来深受文人雅士的钟爱。在我国古代,观赏石也称为供石、异石;近年来也有叫奇石、怪石、珍石、玩石、美石的;我国港、澳、台地区则称为雅石。在海外,东南亚各国叫奇石,日本叫天然石或水石,韩国叫寿石。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对观赏石的欣赏角度也有差异。东方人倾向感性,多从审美情趣出发,喜欢造型奇特、花纹美丽,或者扣之有声等有特点的美石;而西方人注重理性,多从矿物学、岩石学和生物学出发,欣赏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正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逐渐走向融合。

我国观赏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初期。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浙江河姆渡文化层中,就出土有石珠、白玉和玛瑙,这可以说是观赏石的鼻祖了。春秋时代,已有了刻意玩石、藏石主人。从两汉到两晋,再到南北朝,玩石之风逐渐兴盛。到了唐代,由于政治昌明、经济繁荣,各行各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玩石之风也盛行于朝野,寄情山水、钟情美石之人不胜枚举。当时的名臣李德裕、牛僧孺,政治上相互对立,形成“牛李党争”,但爱石的雅趣却相似,都是出了名的“石痴”、“石迷”。

到了宋代,玩石之风更盛,观赏石艺术也被推上一个高峰。随着观赏石品种的不断增加和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关观赏石品种、产地、形态及评价的理论著作渐次问世。

从元到明,再从明到清,继承了宋玩石、赏石之遗风,观赏石热潮有增无减。明万历进士米万钟,爱石成癖,其担任六合县令时曾钟情于雨花石。就连清高宗乾隆,巡游江南时也不忘把号称“青芝岫”的精美巨石拖运至清漪园,供自己玩赏。

如今,观赏石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养情怡性、陶冶情操的佳品。我国的观赏石资源极为丰富,从东到西,从南至北,各式各样的观赏石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的观赏石

观赏石的分类一直以来都是困惑专家们的难题。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方案是将观赏石分为七大类,即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观赏石、化石观赏石、砚石、印石、事件纪念石。

造型石。造型石是观赏石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中国传统石文化中研究水平最高、理论体系最完善的一类观赏石。古人赏石有“瘦、皱、漏、透”的口诀,目的就是描述、赞美造型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的感觉。诸如,太湖石、灵壁石、英德石、风棱石、姜石与菊花石等等,都是造型石的著名品种。

造型石的形成,主要是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机械搬运、磨蚀、溶蚀、风蚀、淋滤、冰川活动及构造运动等)下,形成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体,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例如,南方多雨潮湿,造型石多为水蚀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如灵壁石等;北方少雨多风砂,造型石多为风蚀作用形成的硅酸盐,如风棱石等。

纹理石。纹理石以具有清晰、美丽的纹理或层理、裂理、平面图案为特色,它的观赏性在于自然图案。人们对纹理石的器重和钟爱,常在于它的美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内涵和意境。

纹理石常见的品种有三峡石、红河石、锦文石、丹麻石、汉江石、雨花石等,还有一些不常见到的品种,如颜神石、彩霞石、五彩石、模树石、黄河石、滦河石、青海石、国画石、蓝纹石等。

纹理石上的纹理通常是在成岩时期原生的,或岩石受矿液浸染形成的;其次是岩石后期风化形成的各种花纹。如我国太行山地区,有一种纹理石本身是砂岩,后期受铁矿液的浸染使其形成波浪式的红色花纹和星星点点的圆斑,使岩石上既有红色花纹图案又有灰白色圆斑,看似日落日出之景。而一些文字石通常是岩石中热液交代了方解石或石英等细脉构成的。

值得指出的是,原本已有很好的花纹,但在自然界没有显露出来,或只是显露了一部分,通过简单抛光可获得很好的图案的,如山东颜神石、广西彩霞石、青海丹麻石、河南牡丹石、甘肃冰花石等,也被归为纹理石的范畴。

化石观赏石。化石观赏石算得上是观赏石中的长者了。化石是保存在各地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它必须反映出一定的生物特征,如形状、大小、结构、纹饰等。因此,具有一定观赏或收藏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也可作为观赏石。

化石本身的内在条件和地质环境的外界因素是形成化石观赏石的两大因素。首先,内在条件要有有利于保存的生物体结构,主要是生物体中的硬体;其次,外界环境必须有掩盖物质可以将遗体迅速掩埋起来,使其免遭生物、机械和化学破坏;最后,必须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地史时期,才能变成坚硬如石可以保存下来的化石。作为观赏石,化石至少能体现出“真、稀、奇、形、神、色、质、量”的八字方针。

化石观赏石的保存类型可分为实体化石观赏石和遗迹化石观赏石两种;石质类型包括硅质岩型、灰岩型、白云岩型与泥灰岩型。常见的化石观赏石的生物类型有珊瑚类、腕足类、头足类、三叶虫类、昆虫类、棘皮动物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植物类与遗迹化石等。

事件、纪念石。事件石是指外星物质坠落,火山、地震等重大历史事件遗留下来的实体,或某种历史事件中有特殊意义的石体;主要包括陨石和火山弹。

陨石,又称“天外来客”,是指地球之外,宇宙中的流星脱离轨道或破碎成碎块散落到地球上的石体。根据化学成分可以将其分为石陨石、铁陨石与石铁陨石三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陨石的国家之一。早在石器时代就已发现有陨石,古时称陨石为“陨星”,“陨铁”、“落星石”等。《史记·天官书》中记载有:“星坠至地,陨石也”。说明我国古代对天空中落下的陨石已有初步的科学认识。有趣的是,由于天上落下的石头会掉在不同的地方或形成不同的地貌,所以在江苏、广东等地,古代曾有“落星岗”、“落星山”、“落星湖”、“落星湾”等地名。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爱石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曾遗留下来许多纪念石,有国有的、也有个人收藏的,如“败国石”、“聊斋三石”等。

此外,制作石砚的砚石、用作印章的各种材质的印石(如福建寿山石、昌化鸡血石等),以及由矿物晶体形成的观赏石等也是观赏石大家族的成员之一。

观赏石的鉴赏

石头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美与生俱来。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曾说过:“世间的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国也有句古话,叫“慧眼识珠”。这个“慧眼”,自然就是指的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只有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才能从千千万万块普通石头中挑选出具有艺术魅力的观赏石来。

美是观赏石的灵魂。根据一些学者和广大观赏石爱好者的意见,当前大体上可以从造型、色泽、质地、纹理和意境等方面去评价和鉴赏观赏石。

观赏石源于中国,品位高雅,文化厚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相信观赏石爱好者的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提高之日,就是观赏石这朵石苑奇葩更加美丽、更加灿烂绽放之时。

【责任编辑】王亚娜

猜你喜欢

陨石观赏石化石
南极为何多陨石
陨石猎人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陨石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观赏石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石器·观赏石特色之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