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化课堂 事半功倍

2006-07-28陈长康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5期
关键词:冲突戏剧多媒体

戏剧文学鉴赏,在高中文学鉴赏教学中往往被忽略、弱化。选入高中教材的戏剧文学作品,大多是从长篇中节选的,学生没有对“整体”的阅读,鉴赏“部分”就有困难。也有技术因素,作为戏剧文学载体的剧本,有其自身特点:集中、尖锐的戏剧冲突,个性化、动作化的人物语言及意蕴丰富的潜台词,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等,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剧本的这些内容学习、鉴赏,单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实难奏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借助多媒体感知全剧内容,创设鉴赏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节选的文学作品,总是要向学生介绍交代“前情”、“后事”,以使学生有个整体上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相关内容。怎样更有效地使学生感知整体内容呢?用多媒体。在备课时,对原剧的音像资料进行剪裁、加工、创造,以声像资料和语言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全剧,这样既直观,又高效,还能激发兴趣。如教学《茶馆》(节选)时,就可以根据有关话剧的演出资料,把三幕戏的舞台背景、道具、场景安排一一组接,以一种更直接快捷的方式向学生整体介绍戏剧反映的三个时代,然后借助电影《茶馆》的资料,将涉及第二幕的有关人物及其生活环境串联在一组画面中,让学生对照课本的人物说明、背景介绍去一一认识剧中各具情态的形象。做到了这些,再围绕第二幕的内容去认识老舍先生笔下的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分析剧本情节强烈的戏剧冲突,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目标也会更明确。

第二,借助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

鉴赏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是戏剧教学的重点,当然可以依据剧本本身,调动学生的想象,通过文字获取各种信息,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但是,现在教材里安排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到的毕竟不一样。缺少对剧中大背景的了解以及对剧中人物生存环境的感知,单从剧本文字中去体味、理解,学生总觉得“隔”了一层,认识难以到位。

准确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是《雷雨》(节选)一课的学习重点,而对于周、鲁之间的冲突,历来争议颇多。如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这一问题?运用多媒体效果也许不错。跳出电影、话剧演出录像、电视连续剧这种三种不同艺术形式里对课文节选这一场景的演绎的内容,根据剧本提示及教学内容安排,制作好课件,分别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演示周、鲁二人冲突,让学生找出这些内容的异同点。学生观察比较之后会发现,虽然不同时代、不同演员对这一场景内容表演得各有千秋,对剧中人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但是演员们对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冲突的展现都是一样的。周朴园身上的人性和阶级性的本质是辩证统一的,他冷酷、虚伪、残忍、奸诈、道貌岸然的性格是鲜明的,鲁侍萍身上浓缩的是被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她善良,正直、刚强、自尊。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感受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就不会因盲目而产生偏差,而课堂教学重点也会更突出。

第三,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多维感受,活化课堂教学。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鉴赏剧本,语言教学占较大比重,但这又不同于对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中的语言的学习。对剧本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的学习,单纯根据剧本挖掘、分析往往会流于空泛、刻板、片面。运用多媒体,情况就大不一样。《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一课学习的难点是品味两个人悼词中的浓厚的诗情以及罗密欧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挚的感情。在介绍莎剧诗情浓郁的特点之后,可以截取话剧演出的片断,抽去剧中人物的对白,对照剧本中的台词,让学生反复观看、揣摩,注意人物的表情及其体态语,然后找朗诵和表演能力较好的同学根据画面来配音,让全班同学评议得失,形成一个较一致的看法,大家探究剧中人物台词处理的方案,再将话剧演出的声音播放出来。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之后再对照这些经典的人物语言对比欣赏。这样,语言教学的难点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戏剧文学鉴赏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活化了课堂教学,使学生超越时空,培养了能力,陶冶了情操,不失为进行戏剧文学鉴赏的一条较好的途径。

(陈长康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

猜你喜欢

冲突戏剧多媒体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有趣的戏剧课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戏剧类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