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语感 积累词汇

2006-07-28吴晓凤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5期
关键词:古汉语实词虚词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对整个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下面就文言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现在是反其道行之:“求甚解,不好读书。”有些同学忽视课本内容的学习,把主要精力用在各种复习资料上,零零碎碎学了不少,但都似懂非懂,边学边忘,收效甚微。碰到该会的题目,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说不出所以然来,只好胡乱答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所考的词(实词、虚词)、句式多以课本为基础,加点词的词义在课文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内容。因此,不熟悉课本内容,就是一个损失,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要真正理解、掌握、熟悉课本内容,必须下硬功夫。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说每篇文章必须反复诵读。“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百读”中,才能培养出较强的语感,对课文的领悟力才能随之提高。古今汉语词汇差别很大,句法上差异不大,因此,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古汉语词义上。古汉语词义不能脱离具体语境孤立的记忆。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翻译和语言分析,在加上思想内容的批判、继承,占用学生大量时间、精力,必将挤掉读书,造成损失。必须提倡多读、熟读,读准字音,处理好句中停顿,把握诵读的节奏、速度、语调和语气。通过诵读,疏通文意,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

二、抓住关键,积累词汇

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学习古汉语的语法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关键是积累词汇。一篇文言文,如果对其中的词汇理解透彻,那么,不管是阅读、断句、翻译,就都能感到比较容易。

在积累古汉语词汇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比较、拓展、归纳。这样,能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1.学实词,重词义的比较与拓展

要想准确、全面掌握常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过比较掌握词的本义;②词义辨析,利用课本中的同义词、近义词进行。③古今词义比较,弄清古今词义的相同点,然后,重点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

文言文中的“间”,《说文》说:“隙也,从门从月”,“间”的本义是“间隙”,“空隙”,进而引申为“间或”、“离间”、“空闲”,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其本义与引申义。又如“去”,古汉语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去”意思正好相反。“故事”在古汉语中是“先例、旧例”的意思,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是“真实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是一个词。又如,“绝”在《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意思是“隔断”的意思,在《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中是“终止”的意思,在《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是“横渡”的意思,在《华佗传》中“佗之绝技,凡此类也”中是“高超”、“绝妙”的意思。如此,经过比较,辨析词义的差别,然后熟记,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实词,还要适当进行拓展,如学《秋水》则可以从“大方之家”拓展到“贻笑大方”,从“望洋向若”联系到“望洋兴叹”。

2.学虚词,重比较与归纳

文言虚词的用法,在古汉语中既灵活多变,又有一定的规律。要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就要善于比较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复习旧课文中以学过的知识,也有利于新课文的理解。一篇课文的知识不能归纳成序,可以通过三篇、四篇课文把知识归纳、整理。

文言虚词“之”,有以下几种用法。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做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做动词,相当于“往”“到”;做助词,起提宾作用,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接补语相当于“得”,凑足音节等作用。在高中课本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 “之”的用法很多,归纳整理本文的“之”的用法,再学习其它课文时,就可以比照《齐桓晋文之事》一文相关的句子,温故知新,就不必一课一讲,反复多次。通过一课的学习,比较、归纳、整理,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深入探究,精练翻译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少而精地选择一些课文以外的文章,进行阅读、翻译的练习。这既是课内知识的运用,同时在运用中,既加深了课内知识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

翻译语句时,要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就是要判断每一个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能找出句中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把握句式特点,真正做到“信”“达”“雅”。确切、流畅甚至传神。

例如,在翻译《五人墓碑记》中,“吾社之行为士先者”有以下几种译法:

我们社里那些道德行为高出一般读书人之上的人。

我们社里那些道德行为是一般读书人的先导的人。

通过比较,(2)的译法比较好,“行”“为”是两个词,不能与现代汉语的“行为”等同。

在翻译练习时,也可以作一些“点读”训练。句读是文言文阅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养成断句的习惯。

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资治通鉴》。通观全句,可确立如下标点“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文言文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下一些功夫,扎扎实实进行诵读、积累、整理、归纳,循序渐进,就能够完成教学大纲中要求的中学生必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吴晓凤 河北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古汉语实词虚词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