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黛玉的“哭”和“笑”

2006-07-28甘红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5期
关键词:林黛玉黛玉课文

一部《红楼梦》给世人留下了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人教版第四册小说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掀起了本学期高中生读《红楼梦》、评《红楼梦》的热潮。

在经过“试评《红楼梦》的主要人物”的课题研究和阅读准备阶段后,我准备以时下最流行的研究课题展示的形式来组织这堂课,希望能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来培养他们多角度地鉴赏本课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

我精心挑选了不同观点不同结论的学生小课题研究论文,指定这几位学生课堂上朗读自己的论文,希望让学生感受:多角度鉴赏人物的丰富性,有助于增加我们的阅读美感。让人失望的是,试教时,发言的学生侃侃而谈,长篇大论,其余学生则表现出了无兴趣,疲惫无聊。我意识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缺陷的。

这引起了我对此课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小切口引出大发散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让不同的思维观点得以碰撞,以此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上面的教学设计没有切中中学生对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三个人物最感兴趣的地方,指定学生的照稿宣读不能很快让课堂气氛进入兴奋点,因此课题总结这个切入点的设计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我们知道,构思一篇文章,不管话题有多大多玄,如果切入口找得好,通过一句诗、一个概念、一个比喻、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种现象、一个小故事等等,切入得小而妙,写起来就顺,像河堤的决口,一下子打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潜流,下笔如有神助,滔滔不绝,感到有话可说。课堂设计就如构思文章,应该大题小做,所谓“小”,就是能找准小而巧的切入口,切入话题内容,找出激活课堂气氛的由头,牵出一大串教学内容的要点,理出教学过程的一个比较清晰的头绪,这样就会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然而,如何找准切入口,恰恰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难题。

要精心确定好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关键是要找准“聚焦点”。我们知道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一篇课文,常常会涉及很多方面:知识的、能力的、德育的、美育的、文本的、课外的……在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一门学科会像语文学科一样使老师面对如此困难的选择:目标如果定得太多太细,教学势必繁杂琐碎,使学生不得要领;而如果定得太少太粗,又难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这两种选择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一篇课文是一个活的整体,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才能既保持学生印象的整体性,又不致让学生囫囵吞枣?事实上我们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目标的集中化。集中不是单一,因为它保持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集中也不是繁杂,因为它保持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集中化表现在教读中,就是尽量找到教学的“聚焦点”,它是“执一御万”的“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发”。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选择切入口的前提。

据此,我仔细回顾前阶段研究课的整体情况,重新选择切入口。课题研究中,学生对林黛玉具有怎样的个性特质,意见分歧倒不大,但对喜欢不喜欢这个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黛玉的哭哭啼啼、尖酸刻薄令人厌烦,不受人喜欢。二是认为她气质非凡,身世孤苦,令人同情。在当今这样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林黛玉这个古代贵族少女形象到底还有没有审美价值?这个问题牵涉到对整篇课文及人物整体形象的理解,包括黛玉与宝钗孰优孰劣、黛玉和宝玉有怎样的契合点、作者在她身上寄予了怎样的人格理想、现实生活中薛林哪个更具存在意义等等方面,学生在讨论时都不能不有所涉及。同时,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感受多角度多元化鉴赏人物形象乐趣的过程。因此我确定以讨论评价“林黛玉的哭和笑”为切入口,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授课。

首先,由学生自由评论黛玉的“哭”,引发学生对林黛玉个性气质的探究。分析她“迎风落泪、临窗长叹”的形象,敏感、聪慧、多病多疑的特点,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处境,与宝玉宝钗的感情纠葛,与人相处的尖刻狭隘言行等等都让学生捕捉感受到了,由此也产生了“一边倒”的观点:这个人物现实中无法让人忍受,只有很少学生认为黛玉令人同情。贬“林”者绝大多数是通过与宝钗对比来证明黛玉的个性缺陷。更有一男生称:“林黛玉只适合做情人,不适合做妻子。”

二、相机引导提升鉴赏

此时笔者意识到,这是引导学生提升鉴赏品位的绝佳时机。

笔者提醒:“课文内作者对黛玉有很多精妙的描写,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课堂便转入对黛玉“笑”的讨论,回归对文本的品读。文本及教师提供的原著里的经典的“群笑图”,让学生们领略了作者超人的艺术技巧,也体会了黛玉天真自然机敏的一面。

可见,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发言能够从作品本身出发,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都成了不同观点的依据,在深入揣摩,探微论证,阐发激辩的过程中,文学鉴赏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和评价习惯,比起自身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解,确实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学生由于受阅历、经验、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等的制约,对问题的思考,对文本的意义建构往往是有局限的,因此教师的相机引导不可少。

学生对林黛玉薛宝钗好恶的“一边倒”的倾向和“林黛玉只适合做情人,不适合做妻子”的看法,就是一种思考缺乏深度的表现。如果教师只强调尊重学生的见解和独特体验的话,就会错失一次提升鉴赏的良机。

由此,笔者追问:“不受大家喜欢的黛玉,作者为什么却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和感情?”

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是引领学生体察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一种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得以产生和保持是来自于人物所处的相对封闭自然的环境——大观园的“女儿国”。也来自于未被那个时代的世俗力量所扭曲的、林黛玉性格深处的“独立自由、天真率直”的自然人格。因为作者意识到这种理想人格绝不可能在现实中得到保全而感到的深重悲哀,因此黛玉这个形象一开始就散发着悲剧气息。

为了纠正课堂中“一边倒”的认识,在学生充分发言后,笔者以巴金“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灯》)来启发学生:这样的诗人气质的人物形象,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都具有样板人生的意义,更具精神享受的审美价值。在“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魏晋时代就曾产生过例如稽康这样的高士,这样的人物是用来当人生样板的,却不能拿来生活。黛玉那“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人生追求使她显得“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她有着屈子的缠绵悱恻、执着高傲,又有庄子的超旷空灵、遗世忘俗。她永远会活在看重精神享受的人们心里。

笔者最后点评道;“看重现实的人尽管去喜欢薛宝钗吧,而追求性灵的人尽管去爱林妹妹吧。”

这一番点评,可能会有“剥夺学生话语权”之嫌,但是笔者认为作为有较丰富生活经验、较高鉴赏能力的长者,作为“熟练的阅读者的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之后,是应该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发现,给学生一种观点碰撞,使学生从中受到激励,得到启迪与深化”。从名著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以期能够观照生存的现实和获得个体发展的启示,这本身就符合新课标所强调的高中语文教学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理念。

林黛玉进贾府可评可讲的角度多种多样,而小说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我在教学设计中选取的“口子”可以举一反三,带动其它主要人物的分析。可见,切入口的口子开得越小,越利于学生由文本到作品、由课内到课外地“三级跳”,而教师的“导”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品位,只要这个“导”适时、适度。

(甘红梅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林黛玉黛玉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