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TO时代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2006-07-26韩文亮张吉光

银行家 2006年7期
关键词:竞争力定位风险管理

韩文亮 张吉光

今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届时,外资银行将在国内全面开展业务,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从目前情况来看,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受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当属分布在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完全WTO时代,银行实现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明显且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而这最终要体现在与其主营业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上。鉴于此,不管各家城市商业银行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其当前的战略选择在于尽快提升主营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

WTO时代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分析

加入WTO意味着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经济金融日益融入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在经济金融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一国的经济金融与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因此,加入WTO后一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站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视角来看,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金融融入全球一体化,周期波动性更加明显、复杂。加入WTO后,一国的经济金融逐步实现全面开放。这意味着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金融交往更加密切,国与国之间在经济金融方面互相渗透、影响;一国经济金融周期受到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日益明显,原有周期性波动也将因之发生变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入世带来的最直接表现将是国内经济金融在世界经济金融波动的冲击下不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中国经济金融将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影响经济金融走势的因素越来越多,其周期性变化将更加复杂,从而给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本土银行市场竞争国际化特征日益显现。入世之前,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指的是国内商业银行之间在国内“游戏规则”下展开的竞争。入世之后,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本土银行市场竞争将更多地呈现出国际化特征。这集中表现在:一是游戏规则的国际化。国内商业银行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将不得不按国际规则办事。二是竞争对手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上与本土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三是资金价格的国际化。资金的自由流动和国内外金融机构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国内资金价格逐步向国际资金价格靠拢,那种国内资金价格与国际资金价格相差悬殊且互不影响的现象将不再存在。四是服务的国际化。国内商业银行只有提供国际化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才能抵挡住来自外资银行对客户的争夺;五是产品的国际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多样化的银行产品,客户只要在本土市场上就可享受到国际化的银行产品。毫无疑问,本土竞争的国际化特征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严峻挑战。

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渐行渐近。综合化经营是国内银行业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商业银行仍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限制,但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出现、金融控股公司初具规模等均表明这一趋势正渐渐逼近。而入世之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进一步加快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步伐,中小银行将因此受到巨大冲击。

替代市场迅速发展。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来自于市场需求,而替代市场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步伐。所谓替代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对商业银行某些业务具有替代效应,对银行客户直接产生分流的,诸如保险、基金、证券等市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金业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逐步回升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火热对银行的分流效应逐步显现。以短期融资券为例,2004年1~4月、2005年1~4月,北京地区金融机构新增短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4.9%和89.6%,平均值77.3%;2006年1~4月该比例仅为20.8%。2006年1~4月北京地区新增贷款766.71亿元,短期贷款少增433亿元,而同期北京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467亿元。此外,短期融资券发行以来,北京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比例从2005年2季度末的56.4%上升到2006年1季度的67.67%;同期大型企业下负利率贷款比例从58.52%上升到73.44%。替代市场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冲击和挑战。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初步完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加速转型。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最大变化就是国内竞争对手已今非昔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国有银行中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并先后成功上市,工商银行的上市指日可待,农业银行的改革方案也已上报。国有银行正在朝着市场化运行机制转变,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企业。从网点布局来看,四大国有银行纷纷收缩县级机构,调整中心城市网点,着力巩固中心城市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借助体制优势,纷纷加速经营转型。在零售银行定位的指导下,大多数银行展开并初步完成组织架构改革和流程的再造,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营体制初步形成。这些变化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地域、体制灵活、决策链条短等方面的优势慢慢丧失。

WTO时代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如前所述,入世后生存环境的变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在竞争力、市场定位、风险管理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存在严重不适应,并制约了其下一步的生存与发展。

核心竞争力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外的情况表明,一国银行业在实现全面开放后,其发展路径将朝着两个方向分化:一种是一些大型银行凭借规模取胜,并进一步做大作强,实现综合化经营;另一种是那些中小银行靠差异化定位生存,并不断培育经营特色,实行特色化经营。但不管是哪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凡是经营好的都存在一个共同特征,即拥有明显且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恰恰是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所缺乏的。城市商业银行显然无法在规模上同四大国有银行相抗衡,在技术、产品创新等领域也无法同股份制商业银行匹敌。外资银行的进入更进一步恶化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如果城市商业银行不能尽快培育起核心竞争力,其未来前途值得担忧。

市场定位不清晰,经营特色不明显。诸多经营超过百年的跨国公司的案例表明,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市场定位下的长期专业化经营。这就是说,只有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并以此指导业务发展,才有可能形成自身的核行竞争力。所谓市场定位,就是用以将自身与其他同业竞争对手区隔开来的产品或业务。这些产品或业务通常是这家银行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定位。但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并未坚持这一定位,未能在上述业务领域形成自身的特色。特别是由于受制于科技、人才等资源限制,未能在这些业务领域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而近两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甚至于外资银行纷纷加大对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业务的开拓力度,并相应建立专门的经营架构、开发针对性的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商业银行在这些领域的传统优势。

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劣势明显。创新是一家银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入世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将从原来的规模驱动型增长转变为创新推动型增长。规模仍是商业银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创新的推动作用会日益明显。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关键在于特色化经营。这就需要银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特色化的产品。而银行产品的高度同质化特征使得一家银行只有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开发“蓝海”,才能在既定的业务领域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这几年城市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势头受到瓶颈制约,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因素就是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是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专业化,需要银行为其提供多样且又各具特色的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入世后外资银行携丰富的银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产品上形成先发优势。这两方面都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风险管理能力低下,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本文第一部分已经分析过,入世后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更多。从适应环境要求的角度来讲,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拥有更高的风险管理水平。从竞争力角度来看,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在于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但最根本的表现是与主导业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水平。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金融企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在于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构成银行竞争力的各要素最终都要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和前提。比如,产品的定价需要银行对其风险进行量化,并准确计算出风险成本;一次成功的产品创新必须是风险可控前提下推出的,即要与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匹配,才可行的。因此,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银行的竞争力最终要体现在风险管理上。而汇丰、花旗等百年老店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结论。但风险管理恰恰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软肋,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正是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大瓶颈。

WTO时代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考虑到WTO时代银行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在历史起源、业务规模、发展状况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未来战略选择可能有以下四种:

一是一些在经营地域和业务合作上联系比较密切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联合重组,形成跨区域的、提供较全面金融服务的大中型银行。

二是部分规模较大、业绩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机构扩张(比如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参股、控股或兼并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成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区域性商业银行。

三是城市商业银行中的部分中等规模银行通过特色定位,发展成为规模不大但具有很强产品特色或市场特色的特色银行。

四是那些规模比较小但自身条件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为规模较小、定位准确、主要服务于所在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居民的社区银行。

不同的城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战略选择。但从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银行经营环境来看,不管采取以上四种战略中的哪一种,其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培育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前所述,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来自于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起与其业务专长、市场定位、创新能力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否则,核心竞争力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进一步明晰市场定位,并围绕市场定位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理论分析和现实案例均证明,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跟其他类型业务相比较,此类零售业务的风险也是较高的。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能够支撑起市场定位的风险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尽快建立起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评级体系,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风险成本,以实现产品的科学定价。

尽快建立起有利于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的风险管理机制。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之一来自于对风险和监管的规避。现代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则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以更有利的条件赢得客户。城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强固然与科技、人才等资源制约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风险管理水平低下,无法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而金融创新往往会带来新的风险,监管部门一般会采取审慎态度。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消除风险管理水平低下对金融创新的制约,围绕市场定位着力提升在业务专长领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WTO时代经营环境的新要求。

加大科技系统和人才投入,从根本上改变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业务的多样化和流程的复杂化要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必须尽快实现从传统的手工为主、偏重于定性管理向现代的系统控制为主、偏重于定量管理的转变。无论是风险损失率的计算,还是经济资本的运用,都是以强大的风险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接受《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在于内部评级系统的建设。当然,风险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还需要一支强大的风险管理队伍。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在风险管理系统,还是在风险管理人才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总而言之,WTO时代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和诸多挑战。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尽快提升与其业务专长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最终培育起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任何一家城市商业银行都绕不过去的坎。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融学会)

猜你喜欢

竞争力定位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难与易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