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阅读个性含义试论

2006-05-30杨永良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2期
关键词:应试写作能力内容

阅读是一个人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一方面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使自己在观念上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的同步。另一方面,阅读的过程也是塑造人文精神的过程。它对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和确立、对于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有其他手段不能取代的意义,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抓住减负给学生带来的机遇,进行课内外阅读方面的倡导和强化。这种局面的出现无疑是令人振奋的,然而,规定某一具体书目,设定固定的阅读问题和“参考答案”的做法,在令人振奋之余,不免产生担忧,使人们担心学生从以课本为内容的应试中解脱出来之后,重又陷入模式化阅读的束缚中。素质教育的阅读目标应该是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放他们的思路,培养他们的个性,塑造他们的人格。而这种以应试的思维为指导的阅读要实现素质教育的阅读目标,无疑是南辕北辙。因此,培养阅读个性就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自主选择阅读对象

阅读对象的选择是阅读获得成效的第一步,不看阅读者的兴趣、爱好,硬性规定阅读篇目不但不能达到阅读的预期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造成被动阅读、应差阅读的局面。目前,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阅读往往对他们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选择阅读内容方面有所担忧,无疑这种担忧体现了教师的责任感,然而,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的束缚为前提和不信任为基础上的。在各种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和普遍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除了充分相信学生和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之外,其他做法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这是在应试教育下被反复证实了的道理。因此,自主选择阅读对象便成为培养阅读个性的首要条件。对此,我们既要放开内容方面的限制,也要放开形式和风格方面的限制,使他们的阅读内容的选择范围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杜绝对于社会认识的片面性。同时,多种体裁,丰富的结构形式,充分的表达技巧,目不暇接的语言风格,都要成为在形式方面选择阅读对象的内容。以此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和风格的形成。

二、个性化的理解

完成了阅读对象的选择之后,关于阅读的理解问题就成为主要问题,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出的结论,由于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诸如:社会经历、文化基础、思维方式、性格爱好等),而呈现出十分丰富的局面。比如,法国作家哈·霍利有一篇题为《德军剩下来的东西》的小说其内容是: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匆忙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口气和他讲:“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情妇。”他回头看了女人一下。他们两个人走到路灯下。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他也不由抓住了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道:“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这个百余字的超短篇小说几乎谈不上情节,只是记述了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然而,学生们阅读时的理解却有很大的反差,有的认为这是生活家园与精神家园重新拥有的喜剧,有的则认为这是精神悲剧的开始。还有的认为是对战争给人性扭曲的控诉、对女人不忠的嘲弄等等。这正是学生思维丰富性的表现,正因为有这种丰富性,才有因人施教的原则和发展个性的主张。我们的责任不是把这多极的思路归结在极度简单化了的概括中,而是,对这些富有个性的思维,在大力倡导的前提下,对个别偏离了思维规范之处予以引导和纠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的训练,使思维沿着适合于自己的方向、在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空间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这是培养阅读个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打破应试观念对阅读干扰的长期目标。

三、恰当有效的引导

对于以培养个性为目标的阅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应比其他方面的教学有更充分的体现。尤其是绝大多数的阅读都在课余时间进行,随着减负的进程,学生的课外阅读将成为扩展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也将随着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的扩大,不断地缩小。这种实际状况就决定了无论教师的责任感如何的强烈,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做法,对于阅读内容事无巨细地分析说明、总结概括,并对所谓的正确答案做人为的规定。也就是说恰当而有效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在宏观上进行方向性的把握和点拨,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恰当有效的引导的前提是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阅读空间,尽量减少教师的思路在他们阅读理解中的干扰和影响,从而,通过培养阅读个性,塑造独立的人格。对于教师来说要使引导做到恰当而有效,首先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诸如阅读书目、阅读理解程度、阅读中的收获和主要障碍以及阅读观念上的误差等等,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不占有这样一些第一手材料,恰当有效的引导就无从谈起。其次,有了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还不够,还要对其进行总结概括,分析归类,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和直接影响阅读效果的关键性的分歧和疑义,富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既把握了学生阅读的方向,又不至于影响学生阅读的自由。

以上我们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三点内容,对培养学生阅读个性的含义和一些做法进行了探讨、论述,对于阅读,我们习惯于将其与写作联系在一起,把它作为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目标也多在应试)的必要的手段,而淡漠甚至忽略了它的独立意义。因此,教学过程中,阅读除了急功近利地为写作服务之外,很少受人关注,有许多学校因为怕阅读影响应试成绩,而进行种种限制,甚至明令禁止课外阅读,这种做法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眼界,堵塞了他们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渠道,而且对他们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在目前我国教育所处的特殊转型期,面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就具有了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义。

(杨永良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应试写作能力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主要内容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