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者无敌

2006-05-14岑逸飞

意林 2006年23期
关键词:慈悲心梁惠王仁政

岑逸飞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各路江湖人物,例如东方不败、独孤求败等,欲练盖世神功,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天下无敌”。另一武侠小说名家温瑞安,其新作也叫《天下无敌》,写主角方巨侠要做“天下无敌”,如何力挽狂澜,置诸死地而后生。

换一个角度看:为什么要做“天下无敌”?成为“天下无敌”,会带来什么样的满足感?

是权力欲的炫耀,还是虚荣感的作祟?

许多时,“天下无敌”是一种短暂的错觉。今日的“天下无敌”是你,明天可能换了别人,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毕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天下无敌”也终会有一天不敌于人。像昔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其传奇人生光芒万丈,在有生之年已平息希腊的骚乱,并征服整个波斯帝国,可惜他要“天下无敌”,继续向印度东部进军,结果功败垂成。死后帝国便四分五裂。

这种短暂的“无敌”,例子不胜枚举。法国的拿破仑,初崛起时战无不胜,最后仍得饮恨于滑铁卢。大魔头希特勒也想征服全世界,他的“无敌”手段是反犹、灭犹的腥风血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他利用坦克、飞机等闪电战术,一度占有北起挪威,南到北非,西自大西洋,东至伏尔加河的广大地区,举世震惊,但他真的可以呼风唤雨吗?一场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便已扭转了战局。

那么这世间真的有“天下无敌”这回事吗?如果有,也只得一种,叫“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典故,见于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梁惠王说,晋国天下最强,而在他当政期间,战败给东面的齐国,西面割地七百里给秦国,南面受辱于楚国,他请教孟子如何可以报仇雪耻?

孟子的答复很简单:谓拥有方圆百里已能称王。梁惠王如能对民众施行仁政、减省刑罚、薄敛赋税、深耕土壤、清除杂草;让壮丁空闲时修习孝悌忠信,事奉父兄和尊长,那么只须拿着木棒,就可对付秦楚的坚甲利兵。因为侵略者夺取民众的农地,使他们未能耕种农田养活父母,令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子离散。如此虐害老百姓,梁惠王若加以讨伐,谁还能对抗呢?所以说“仁者无敌”云云。

这种“无敌”逻辑,不是靠兵强马壮,武器精良,而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若有宽容和忍让之心,以诚信及慈悲待人,那是“以德服人”,老百姓心悦诚服,自能长治久安;若是“以力服人”,就不会是心服,纵使得逞于一时的“无敌”,也是不能持久的。

其实“仁者无敌”不光是谈仁政,在人格上,仁者与人为善,关爱别人,不存争斗之心,心中没有敌人,自然是“无敌”了。孔子讲“忠恕之道”,宋朝朱熹的注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即是说,尽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叫“忠”,将心比心叫“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怎会有敌人呢?

再说:“神爱世人”,耶稣也是“仁者”,他说,“如果你想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让他打吧!”“要爱你们的仇敌,并且为迫害你们的人祷告。这样,你们才可以作天父的儿女。”这样的人格表现。实在不应有敌人,当然是“无敌”了。

“仁者无敌”。套用佛教的话,就是慈悲。“无敌”是慈悲的一种体现,慈悲心可以克服一切艰难:一个人慈悲就没有敌人,因为行慈悲就有智慧,能明白一切,就不会害怕,以慈悲心对待所有怨害。传说中当年释迦牟尼佛成道之际,在降伏群魔时,所有恶魔射来的毒箭。都在其慈悲心的感染下,化为美丽花朵,缓缓落下。

(崔丰秀摘图/许力)

猜你喜欢

慈悲心梁惠王仁政
陈威如:未来管理需要极大的“慈悲心”
别让“爱心墙”坍塌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孟子说仁德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