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世经典的盛大典礼

2006-03-31陈燮君

收藏·拍卖 2006年2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书画

陈燮君

“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的隆重举办,是以—种具有文化含量的特殊庆典方式迎接故宫博物院的八十华诞。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弘扬中华文明的故宫博物院,依托故宫(紫禁城)而建立,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院,珍藏150万件历代文物典籍和艺术工艺珍品,宫廷历史文化遗存异常丰富。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皇宫。它兼具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的特征,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纳基本原则。《紫禁城》故宫博物院80年专号对这段曲折而灿烂的历史概括得简洁而深刻:一个人八十年不容易。一个博物馆八十年就不算什么。故宫博物院不—样。八十年之前,故宫是中国漫长帝制时代最后两个朝代二十四个皇帝近五百年生活和执政的地方;八十年之初,故宫从戒备森严的皇宫变成人们自由出入的博物院;八十年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大落大起,几乎浓缩了世界几百年的进程;八十年之后,展示的是永远的故宫。故宫八十年,其中有沉重、丰富、精彩、新奇,有变迁、新生、护宝、传神,有“那种渗透其间的至今仍然让人感动不已的典守国宝的精神气儿”,有饱汲文化艺术之精华、凸显祖国文明之悠久的先人之智和今人之志。

这种具有文化含量的特殊庆典方式推出厂经典的盛大典礼。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20世纪80年代对故宫博物院的书画藏品进行鉴定,当时过目古代书画作品8330件,对其中6866件作品进行了著录。故宫博物院计有晋唐宋元书画800多件,其中晋唐宋书画430多件,元代书画400余件,还有189件元以前的碑帖拓本和超过14万件的明清卷轴、碑帖、壁画、版画,玻璃画等各种形式的书画藏品。这次来沪展出的晋唐宋元书画珍品高达60件,可谓稀珍汇集,瑰宝满堂,经典长驱,古韵直入。上海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城的零公里,是都市胸膛上的艺术殿堂,播扬着中华文明6000个春秋的豪气与阳刚,凝聚着人类文化的亮丽与辉煌。上海博物馆书画收藏甚丰,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20世纪80年代对上海博物馆的古代书画藏品进行鉴定,对其中4780件作品进行了著录。上海博物馆在书法方面有商代甲骨文、西周青铜铭文,战国楚简。东晋王羲之墨宝唐摹本,唐人怀素真迹。“宋四大家”和元代赵孟俯、杨维桢墨迹……在绘画方面不乏唐代孙位,五代董源徐熙。北宋郭熙、南宋李迪梁楷、“元四家”和元代盛懋、王冕、未德涧、柯九思的楕品名作。上海博物馆共有晋唐宋元书画近300件,在“经典展”中上海博物馆有42件西魏和唐宋元书画珍品加盟,以舒展古代艺术,强化经典阵容,弘扬中华文明,共贺盛大庆典。

书画经典集聚着不同时代的艺术灵性,把遥远的年代明晃晃地予以展示;书画经典融汇着书画家的文化睿智,把艺术创造者的文化禀性活生生地予以诉说;书画经典释放着琴文剑胆的墨色能量,把中华稀珍的东方神韵水灵灵地予以袒露;书画经典挟裹着相伴而生的视觉冲击,把文化精英的艺术求索直爽爽地予以传递。“经典展”调遣了百多件书画经典作品,运筹经典的盛大典礼,无疑具有文化震撼的意义。

一、堪为经典的国之瑰宝的幸会。在人的一生中,能有机会一次直面百多件千年稀珍,是极为难得的。在艺术生涯中,能有机遇零距离地与这么多的书画经典——对话,是难以想像的。千年丹青,百代法书,百件经典,百家风采,一层百贺,一生幸会。故宫博物院藏唐冯承素的《摹王羲之兰亭序帖》为纸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清宫旧藏。《兰亭序》是王义之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孙绰、谢安、郗昙、支遁等41位名上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序修禊之礼时为诗集所写的一篇序。唐时声誉很高,唐太宗梦寐以求。孙过庭《书谱序》称“《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唐时《兰亭序》临摹者甚多,相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赵模、汤普澈、诸葛贞、薛稷等各有摹本。后世所存各摹、刻本,以“定武本”、“张金界奴本”、“神龙本”为著名。相传定武本为欧阳询所临,后存定州定武军库中,初拓本遂以定武为名。相传张金界奴本为虞世南所临,为墨迹本,因其未有元人题“臣张金界奴上”字样,故得其名。相传神龙本为冯承素所摹,因其前后骑缝处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半印而得其名,又称“神龙半印本”。冯承素为唐代书家,唐太宗时人。为将仕郎,直弘文馆。上书,擅钩摹复制古法书。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曾出王羲之《乐毅论》真迹,令冯承素摹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时人称为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大宗后得《兰亭序》,冯承素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冯承素的《摹王义之兰亭序》被认为是众多摹本中的“最精妙者”,间架优美,备尽楷则,墨迹清晰,浓淡相宜。启功先生对《兰亭序》颇有研究和心得,他在《<兰亭序>考》一文中说到:“这帖的笔法裱纤得体,流美甜润,迥非其他诸本所能及。破锋和剥落的痕迹,俱忠实地摹出。有破锋的是:‘岁、‘群、‘毕、‘觞、‘静、‘同、‘然,‘不、‘矣、‘死各字;有剥痕成断笔的是:‘足,‘仰(此字并有针孔形)、‘游、‘可、‘兴、‘揽各字;有贼毫的是‘暂字;而‘每揽的‘每字中间一横划,与前各字同用重墨,再用淡墨写其余各笔。原来原迹为‘一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改‘一揽为‘每揽。这是从来讲《兰亭帖》的人都没有见到的。并且这‘每字在行中距其上的‘哉及其下的‘揽字,俱甚逼仄,这是因为原为‘一字,其空间自窄。定武本则上下从容,不见逼仄的现象。可知定武不但加了直阑,即行中各字距离亦俱调整匀净了。若非见唐摹善本,此秘何从得见!(影印本墨色俱重,改迹已不能见)”(《启功书法丛论》,启功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38页)冯承素的《摹王羲之兰亭序帖》来沪展览,是欣赏摹榻传真、揭示王字奥秘的良机!

这次“经典展”展出了宋徽宗赵佶的两件书画作品,令观者一睹宋徽宗雪景山水画和“瘦金体”的艺术风采。宋徽宗在位25年,擅长书画,将画等正式纳入科举考试,完备了画院制度,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倡导写生,繁荣了中国绘画。他工书,创“瘦全体”,独树一帜,善画墨笔竹石花鸟,体物入微,形象逼真,勾线劲挺,格调典雅。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卷》为绢本,墨笔,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清宫旧藏。图中雪后山川,平远寥廓,奇峰突兀,栈道盘亘,白雪皑皑,平林漠漠,归棹切切,寒气肃肃。整幅作品洗练流畅兼得,高远平远相间,空间设置精巧,山体错落有致,意境清新高雅,恐为画院高手代笔。画上用瘦全体题“雪江归棹图”,钤双龙纹(朱文)印,押宋徽宗“宣和殿制”及“天下一人”。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赵佶的《楷书闰中秋月帖页》为纸本,纵35厘米,横44.5厘米,清宫旧藏。此帖释文为“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此帖书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庚寅闰八月,赵佶时年29岁。书法矜持细健,瘦挺峭劲,吟咏中秋,情意浩然。宋人《铁围山丛谈》对宋徽宗早年习书论画的师承经过有详细记载,认为赵佶早年习黄庭坚而自咸一法,后又通过吴元瑜学薛稷,然后经艺术创作自成“瘦金体”。“瘦金体”的发展由此略见源流。《楷书闰中秋月帖页》是瘦劲挺拔的“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宋徽宗的这两件书画作品实为“经典展”增添经典气息。故宫博物院藏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卷》为纸本,水墨,纵34.5厘米,横90.2厘米。赵孟坚为南宋画家,字子固,号彝斋,系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但与南宋宗室的关系已很疏远。南渡后,其家寓居嘉兴海盐县(今浙江海盐)广陈镇,境况清寒。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中进士,曾任严州太守,“断不依阿事妩媚,亦不聚敛求封殖。”(《彝斋文编·卷一》)曾经“排豪家之势,复两村占产而居之民;雪冤狱之诬,治数人枉戮而出之死”(同上,卷三)赵孟坚风雅博识,工诗善文,襟度萧爽,颇富收藏,喜画梅兰竹石,以示襟怀不俗。《墨兰图卷》画两本幽兰生长于平坡丛草之间,细叶纷披飘逸于流利俊爽之中,兰叶、花瓣皆以淡墨一笔画出,幽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动感一览无遗,提按顿挫,一波三折,墨色变化,阴阳向背,用笔劲利,气脉绵绵,示书画之同源,开墨兰之法门,显幽兰之柔美,展格调之清润。画幅左端作者题诗一首:“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彝斋赵子固仍赋”。诗意闲雅恬淡,借物抒怀,以空谷幽兰自况,入直清高绝俗、洁身自好之意境。图中钤有明代文徵明等人鉴藏印,若对照文氏存世墨兰作品,不难看出赵盂坚兰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上海博物馆藏南宋赵孟坚的《行书自书诗卷》为纸本。纵33.6厘米,横575.2厘米。行书82行,自录旧作诗五首,间架硬朗,锋颖秀挺,相顾得势,气息通达。卷后有赵孟葆及元苏大年等跋。曾经明吴桢,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大观录》、《墨缘汇观》、《辛丑销夏记》等书著录。《墨兰图卷》和《行书自书诗卷》把观赏者带入了赵孟坚的书画世界。

故宫博物院藏宗末元初钱选的《八花图卷》为纸本,设色,纵29.4厘米,横333.9厘米。钱选,字舜举,号玉潭,别号巽峰、清癯老人、云溪翁等,浙江吴兴人。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八元隐居不仕,与赵孟俯。姚式、张刚父等合称“吴兴八俊”,文采飞扬,享誉远近。他善画山水、人物、花鸟。青绿山水师法南宋赵伯驹,但布局趋于疏朗,更显苍郁、幽深和空灵;人物追求古人“高古游丝”线条笔法,以清秀格调描绘古代高人逸士;花鸟师赵昌,“尤善作折枝”,继承了“近体”即南宋院体花鸟细密工致的笔法,敷染传神,设色淡雅。他的形神俱妙,强调“士气”,为后世文人画推崇者所称誉。《八花图卷》描绘折枝海棠、桂花、栀子、水仙等八种花卉,花叶花瓣用细笔勾描后填色,花萼以浓墨点醒,笔法精工,明净秀丽,墨色清涸,气质古雅,得“士气”入画之法,有幽静超然之感。一般认为,此画是钱选花鸟画师法南宋院体风格又卓然自立的佳例。在一次展览中,能见如此多的古代名家书画实属幸会!

二、难以成行的稀世墨迹的圆梦。在2002年底举办“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时,就企盼稀世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能够前来沪上展出,当年没有成行,这次圆梦成真!故宫博物院藏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为纸本,草隶,纵23.7厘米,横20.6厘米。陆机,字士衡,晋代吴郡(今苏州)人,亦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陆逊之孙,陆抗之子,少负才名,工诗文,与其弟云并称“二陆”,为西晋著名文学家。受成都王司马颖重用,宫平原内史。惠帝太安二年(303年),颖伐长沙王司马义,以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归,为颖所杀。陆机生于吴景帝永安四年(261年),卒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年43岁,《晋书》有传。《平复帖》的释文为:

彦先赢瘵,恐难平复。

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

承使(唯)男,聿为复失前忧耳。

(吴)子扬往初来主,吾不能尽。

临西复来,威仪详踌,

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

思识口量之迈前,执所恒有,宜口称之。

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为我国最早的传世法书墨迹珍品。幅前有古题签“晋平原内史吴郡陆机士衡书”,前隔水有宋徽宗题签“陆机平复帖”。卷后有明代董其昌跋语。《宣和书谱》、《东图玄览编》、《清河书画舸》、《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等书著录。《秋碧堂帖》有摹刻。《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8月版)叙述了《平复帖》的流传经过:据米芾《书史》三载,此帖唐代末年由鉴赏家殷浩收藏,北宋曾藏驸马都尉王贻永家,后为驸马李玮购得。李玮去世后,《平复帖》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元代藏于民间。明代万历年间归韩世能、韩逢喜父子,再归张丑。清初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藏家进入乾隆内府,陈设在乾隆皇帝生母孝圣宪皇太后所居寿康宫。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皇太后去世,此帖作为“遗赐”赏给孙永瑆,再传给其曾孙载治。光绪年间,《平复帖》为恭亲王奕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1937年,溥儒因母亲去世,筹集治丧费用,遂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伯驹出巨资购得。1956年,张伯驹、潘素夫妇将《平复帖》捐献国家。

《平复帖》反映了东汉至西晋时期书体演变的真实轨迹,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平复帖》自宋代《宣和书谱》将其归入章草体,后世多沿袭之。有学者认为此帖应是介手章草和今革之间的过渡性书体。帖中用秃颖劲毫,笔法挺健,字划多见因笔毫开叉而带出的“贼毫”之笔,意气生动,平淡质朴,张丑评说:“《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靖)《出师颂》齐名,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见《清河书画舫》)因《平复帖》纸质疲蔽,仅展一周,一睹为快,以圆见真主梦。

三、传承文化的经典伟力的检阅。“经典展”为传承文化,古书画显经典伟力。“经典展”无疑是一次传承文化的经典伟力的检阅。早在2003年初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主办“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之后,上海博物馆就有意举办“经典展”。乘着“《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和“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的相继成功举办的文化轰动,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及时联系,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和副院长李季、李文儒、肖燕翼等领导及故宫各有关部门、同行专家的欣然允诺、大力支持。在这期间,子北京和法国巴黎几次见到郑欣淼院长,他都一再表示:“2005年正值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80周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经典展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文明,传承先进文化。”他在后来庆祝故宫80华诞的文章中阐述得十分深刻:“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无比壮丽的古老宫城——紫禁城。紫禁城作为中国漫长帝制时代最后两个朝代的皇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至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在其后近500年的时间内,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此居住、执政。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彻底终结了中国的帝王统治。1925年,以明、清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昔日禁备森严的皇宫变成人民自由出入的博物院,的确是中国历史巨变的象征和缩影,也是除旧布新的历史进程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构最精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拥有150万件历代文物典籍和艺术工艺珍品,故宫博物院因此而举世闻名。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及其无比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人民。承担着保护文化遗产、承传人类文明,开展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使命的故宫博物院,每年迎接800余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在紫禁城内和世界各地不断展出。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伟大的紫禁城建筑中,从丰富的藏品中,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从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所有信息中,学习、思考、认识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汲取创造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我十分乐意和世界上所有对故宫博物院怀有浓厚兴趣的朋友们分享保护文化遗产和承传人类文明的乐趣。”(《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8月版,前言)故宫博物院和郑欣淼院长工是站在“保护文化遗产,承传人类文明,开展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高度来认识,支持和共同筹备“经典展”的。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先生为“经典展”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整个领导班子和有关部门。专家同行都为主作出了积极努力。

“经典展”是古代书画的百件稀珍的荟萃,是传承文化的经典伟力的检阅。“经典展”以经典的集聚庆贺八十华诞,以经典的亮相展示千年风采,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传承,以经典的链环绵延中华文明。从“经典展”可见中国古代书画历史之悠久,足以立我民族自信从“经典展”可采中国古代书画气势之恢弘,足以强我民族自立;从“经典展”可察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之精深,足以扬我中华文明;从“经典展”可颂中国古代书画发展之坚韧,足以壮我中华精神。“经典展”中名家林立,名品结集,琳琅满目,古意浩荡,艺术灵性在墨色丹青中闪现,书画历史在传世珍品中延续,文化品格在大家伟作中养育,文物丰碑在岁月跌宕中崛起。在“经典展”中,我们可以探究中国书画经典的艺术气质、意韵性质。文化品质和精神本质,认识中国书画发展的廷续。创新、变革和拓进,可以解读中国艺术传承的实践依托、理论依据、师承依偎和精神依存,可以领恒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载体,社会认同、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经典展”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初衷,以壮我中华精神为己任。

事实证明,“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促进了中国书画史的探索,激发了新世纪炎黄子孙对中国书画重新投以饱满的文化热情,“《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引发观众研究帖学、走近“二王”,学习书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激励人们回顾周秦汉唐煌煌文明史,掀起学习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事实将进一步证明,“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将把业已形成的“传承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的强劲态势引向纵深。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书画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小小书画廓
国家文物局将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
书画
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