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城丽江

2004-12-17

东西南北 2004年12期
关键词:玉龙雪山人流丽江

石 林

丽江“换血”

丽江要“换血”了!

消息震动了滇西北,也震动了所有关注人间仙境“香格里拉”的人们。这是一个果断的决策,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年的历史,是中国首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晶莹剔透的河水是丽江的灵魂,丽江人更是把水视作生命。上游的水烧茶煮饭,中游的水淘米洗菜,下游的水搓衣洗脚,是不成文的规矩;不准往河里丢杂物,不准孩子在河边玩耍,不准在上游洗衣物,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这些爱河护水的“公约”,不知沿袭了多少年。

然而随着丽江声名大振,慕名而来的人流络绎不绝。原先不足3万人的小城,一年接待的游客突破了300万,还不包括四面八方进城做生意的,致使小城先前的水系不堪负担。同时,大量人流的涌入,也带来了陋习,往河里扔垃圾的、倒脏水的、甚至吐痰的……将丽江污染得一塌糊涂。丽江上了年纪的居民痛心地说:“过去我们可以直接从河里取水喝,现在不行了!”

古城变味

古城昔日的宁静正在被打破,古朴的格局正在遭肢解。

每天,涌进中心城区的游人像过江之鲫,一队队,一行行。即便是入夜时分,也是人群熙攘,摩肩接踵。有人作过统计,旅游高峰时,游客人均占有1.4平方米空间,即3个平方米内要站立2个人。

丽江的民居大都为明、清建筑,注重雕刻,古朴典雅,自成风格。但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短短几年间,众多装修各异的店铺竞相开业,致使原先古朴典雅的风格消失殆尽。店家销售的商品,也与古城的传统和特色格格不入。尤为严重的是,人口的大换血,必然带来生活习惯、文化氛围的大改变。古城内原有3万人口,其中不少是世代居住于此的纳西族,随着古城的转轨和变味,他们纷纷搬迁出城,现在仅剩下6000人左右,且大都是年迈体弱的。原先纳西人的风俗习惯后继无人,而外来者又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改变着古城的节奏和旋律。过多过快的移民进入,势必导致本土文化的瓦解和消亡。

“玉龙”揭甲

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雄峙在丽江古城的北面,站在古城的任何一个角度,几乎都能望见雪山那气势磅礴的身影。令人叹息的是,玉龙雪山下的参天大树差不多全被砍光,失去了难以复原的原始风貌。在海拔4500米的高地,有欧亚大陆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但由于缆车和索道的修建,高地上已是岩石裸露,积雪消融。气势蔚为壮观的雪山冰川,颜色已有些泛黄,还露出了斑斑驳驳发黑的岩石,像是玉龙被揭去了亮丽的鳞甲。

大量的人流、物流涌入雪山,使得山上独特的小气候失去平衡。一些游客进入保护区后,到处践踏,随意采折,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惨遭蹂躏,玉龙雪山的药材资源已濒临枯竭。

滇西北的四大美丽雪山,海拔高度都在5000米以上,从山脚到山顶,历经温带、寒温带、寒带和四季变化,深山密林间还活跃着包括滇金丝猴在内的珍禽异兽,是我国极为宝贵的动植物标本基地。如今,和玉龙雪山一样,其它三座雪山的命运同样堪忧。曾经林海莽莽的白马雪山森林覆盖率仅剩下百分之五十三;巍峨的哈巴雪山山腰以下的大片原始森林几近砍尽伐绝;仅仅4年间,梅里雪山的冰川厚度就从500米减为150米,速度相当惊人。

悠久的地质历史和巨大的地质差异,使滇西北成为地形极为复杂的地区,严重的交通不便和长久对外封闭,使其成为经济落后的区域。然而,这种历史和自然的“错误”,却使它幸存为一块原始的净土。今天,上述种种违背自然规律、打破生态平衡的破坏行为,已经危及到了子孙后代的未来。专家告诫,为了世界遗产的明天,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请珍惜这份不能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玉龙雪山人流丽江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人流手术的影响
一种多形式计划生育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在降低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应用研究
“丽江之恋”诗二首
爱情有多美,请问丽江水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
女性无痛人流手术一生最多能做几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去玉龙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