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前景分析与对策

2004-11-30刘青兰

中国民族 2004年11期
关键词:双语语言文字少数民族

刘青兰 刘 晋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各民族璀璨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辉煌的历史。研究少数民族语文信息化理论、开发少数民族语文的资源与信息处理技术,加强相关研究机构建设,不仅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民族文化兴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的重要的社会问题。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也是民族语文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重要课题。

对甘肃民族语文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思考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自由的权利。在当今信息时代,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要求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电子载体技术手段,以发展经济和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十分强烈。推进民族语文信息化,有利于贯彻落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民族地区特别是边陲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

(一)发展和逐步实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是巩固民族关系的需要。通过实现民族语文信息化,将会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科技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边疆与内地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和民族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只有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科技素质,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民族差别和地区差别,从而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关系。

(二)实现民文信息化是坚持、巩固双语教学和学习汉语文的需要。由于在西部广大地区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考虑一切问题都离不开双语。多年来,学习汉语文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的强烈愿望和自学行动,也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事实证明,通过母语的讲解、对照,可以加深少数民族对汉语的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母语辅助的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的有效途径。开发与应用民文与汉文兼容的软件,不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跨越式发展,同时还能够加速民族地区双语到三语化进程。比如双语远程教学系统与课件,具备克服语言障碍和师资、教材短缺之优势,是学习推广普通话的最佳工具。

(三)政府应加大对民族语文软件的扶持和投入。民族语言文字软件产品,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调节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软件市场小,由于汉语是国语,汉语文信息化的强势也必然影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软件的市场。所以国家必须有政策上的扶持。如: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把民族语文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把实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作为衡量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经过权威部门验证的民族文字软件免费或低费向贫困的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机构、学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使用双语的单位发放,以强化民族文字应用意识,减少民族地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双重经济负担,加快民族地区的信息化进程。

(四)因地制宜优先解决最急需的应用需要。在我国的56个少数民族中,有80多种通用民族文字和古文献文字。民族语言文字处理又涉及信息技术的诸多领域。要在较短的时间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做到在如此众多的语言文字和技术领域全线铺开、全面开花其结果只会造成财力和人力资源分散、浪费,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从甘肃的实际来看,可采取天祝藏族自治县利用现有的国家传输、资源、管理三个远程平台,在民族教育中构建“三级”、“三用”、“三模式”和整合资源模式,以此推动当地社会各项事业民族语文信息技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语语言文字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的服装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