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企自由行”带给香港新期待

2004-11-09陆浩新

中国经济 2004年10期
关键词:香港银行企业

陆浩新

9月中旬以来,香港股市展现强势,连续创出近期新高,其中地产股表现尤为耀眼。香港证券界人士一致认为:中央政府公布“内企自由行”后,市场憧憬地产及收租股可以受惠,成为港股在经济好转的大气候下,急速上扬的最大动力。

所谓“内企自由行”,原名是由商务部联同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在9月6日所公布的“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由于涉及包括国有、民营等在内的各类内地企业,香港舆论遂将原本简称的“民企自由行”,改名为“内企自由行”,正可与去年中央公布的“个人游自由行”互相呼应;香港经济及学界普遍认同,“个人游自由行”为香港带来大量旅客,对香港总体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并成为香港经济自去年下半年重拾复苏轨道的“火车头”之一,如今宣布的“内企自由行”计划,虽然需涉及相关配套政策的配合,给香港带来的“恩惠”,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却会带给香港更大的冲击,更深远的影响,舆论甚至誉之为“香港经济再出发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让香港有机会借此再上一层楼”!

香港经济又一剂强心针

香港舆论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内企自由行”呢?故名思义,有关指引最大特色,在于简化内地企业赴港投资的程序,让更多内地企业借香港这个平台,“走向”国际;据当初提出有关构想的香港贸易发展局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山东等聚集最多民企的省份,对超过3000家民企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认为,目前已在港投资的内企有2000家,总资产值为2200亿美元,虽然已算是可观,但相比起内地私营企业总共达243万家,简直是沧海一粟,估计这些私营企业中年收入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起码有9万家,他们对与香港公司合作,会有一定的意愿。

贸发局认为,引入内企到港投资,比旅游消费更具惯性和细水长流,一旦作出投资决定,企业便会落地生根,很少会快来快走。

至于从总体经济来看,香港自1998年至2003年五年之间,平均每年投资在内地1369亿元,而同期内地到港平均投资则只有479亿元,有严重的落差;预计如果能鼓励内地企业到港投资,将有利于两地投资之平衡作用。

“内企自由行”鼓励内企赴港投资,在制造职位的效果上,更为显著;尤其是香港经济过去几年的成长集中在对职位需求不太高的贸易领域,内地企业在港作出更广泛的投资,预计将有助于改善就业。

贸发局的人员便常说,假使有10万家内地企业到港开设办公室,每家公司只需雇用一名港人协助业务,便可以提供十万个职位空缺,对正处经济转型期间、一直难以创造新的职位空缺的香港经济,自是提供很大的帮助。

金融地产或率先受惠

“内企自由行”被视是对港总体经济的一剂强心针之余,最有趣的是,即使连地产和银行这香港的两大行业,也广泛认为会高度受惠;其实从普通的逻辑推想,这种“内企自由行”对地产和银行会带来多大商机,实在叫人想不通,不过只要看看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之一长江实业,也因应这“指引”而要组团前往内邀请民企到港“睇楼”(看楼),即可知“内企自由行”刺激地产业的说法不假。

长实高级营业经理郭子威表示,集团正与北京及天津两地的地产及旅游中介公司商讨,计划趁“十.一”黄金周举办十个每团约50人的“睇楼团”,以提供免费法律、银行按揭及地产代理咨询服务的形式,推介旗下楼盘。

至于银行方面,廖创兴银行高级经理张南中便说,由于中央实施宏观调控,当局要求银行收紧银根,导致有银行无法履行借贷合约,等于变相鼓励内地企业到港融资,扩阔了本地银行的经营空间。

“简化手续”是新政策的核心

从上述的简单描述,可以了解到,为什么香港方面对于“内企自由行”会如此之积极、如此之重视;事实上,内地企业过去到港营商,主要须经过“三大关”,包括外汇管制、省级机构和国务院港澳办审批,整个过程不但繁复,而且外界根本就不清楚不同机关的审批标准,至于港澳办的审批更在维持“一国两制”的稳定前提下,以政治考虑为主,于是有民企鉴于这种不确定又繁复的情况,干脆跑到新加坡开展业务,他们私下表示,到毗邻的香港开展业务,还不及老远跑到新加坡来得方便。

中央政府商务部订立“规定”,把大部分核准申请的权力下放至省级主管部门,简化并增加核准程序的透明度;在新的政策下,内企拥有较大自由度,以商业条件自行对到港、澳投资作出决定。

“规定”颁布后,香港各部门随即全力配合——港府投资推广署马上宣布提供一站式的投资谘询服务,又开设全新的服务中心,具备有关投资香港事宜的资料库,并特设小册子介绍投资香港须知的资料;至于贸易发展局在未来六个月,会组织珠三角、长三角、东北及环渤海等地20个内企访港团,11月,会与内地省市政府合作,组织约30个内地商贸团参加在港举办的中小企博览会,此外,还会站在内企到港投资的角度,展开研究,了解内企通过香港“走出去”的要求,建立内企在港成功营运和“走出去”的资料库,并向内地广泛宣传成功的例子。

“内企自由行”互利互惠

最有趣的是,港府认为,这“规定”虽然初步简化了内企到港的审批程序和时间,但回想到内地企业到港营商的“三大关”中,外汇管制依然是一项辣手的问题。

据称,粤港政府智囊机构,包括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以及香港中央政策组,正联手进行研究,将向中央争取,在实施“内企自由行”的同时,尽快令广东省企业可以率先通过在省内有人民币业务的港资银行,把资金汇到香港,在港设立办事处。

不少言论视“内企自由行”为中央再向特区发放“真金白银”,但其实,在中国正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央每一项开放政策,必定会详细考虑各方的利益,实施“内企自由行”,是CEPA后最重要的加强内地香港经贸融合的措施,也是内地与香港各自发挥所长,互相配合的一项重要政策,不但有利于香港的经济持续成长兼且具有转型的空间,对于内地而言,让有意“走出去”的内地企业,透过香港与国际接轨的各方面专业制度,作为迈向国际之前的试点,同样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香港银行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香港ifc商场
香港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