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总理与“跃进”号沉没事件调查

2004-05-14

百年潮 2004年3期
关键词:潜水员周总理编队

毛 冀

1963年5月1日凌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大型货轮--1.5万吨的“跃进”号,从上海吴淞码头出发,开始了开往日本的漫漫航程。

下午2时左右,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接完电话,周恩来脸色凝重。从电话中他得知了一个确切消息:“跃进”号在南朝鲜济州岛附近海区突然沉没!

周总理命令海军“火速派军舰营救船员”。

“跃进”号是怎样沉没的?我国尚未着手开展调查,日本“全亚细亚广播电台”已“先声夺人”,于5月2日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中国国产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在赴日途中,因腹部中了3枚鱼雷而沉没……”

“跃进”号被鱼雷击沉的说法在全世界迅速传开。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作出反映。

但北京十分谨慎,没有赞同这一说法。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政治风云急剧动荡变幻,在彻底查明事件真相之前,贸然宣布沉船原因,不仅会激化国际关系,而且可能引发战争。

尽快弄清事实真相

由于北京方面的暂时沉默,使“跃进”号的沉没原因更显得扑朔迷离。这一事件一时成了世界头号新闻,也成了一个谜。

5月2日深夜,“跃进”号船员从上海集中乘机飞往北京。周恩来亲切接见了三副、三管轮以上的干部,与他们一起座谈,了解情况。有好几名干部回忆时都谈道,他们听到“通”的一声闷响,好像船左舷水下部位遭到敌人“攻击”,发生爆炸。还有人说看到黑影,“肯定是潜艇,发射鱼雷后就逃走了”。但船长却提出异议:只听到“通”的一声,哪像是鱼雷爆炸,依我看十有八九是触礁。他的意见马上招致了许多非议,多数干部都肯定“跃进”号受到敌人进攻才发生爆炸,而且爆炸发生后船上慌作一团,船员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万吨巨轮慢慢沉入万丈波涛……

在突发事件面前处置无力,其实并不是偶然的。为了完成这次“政治任务”,“跃进”号临时更换了船长。原船长解放初期参加过著名的香港海员起义,只因在反右期间发表了一些个人意见,就被视作右倾,在这次远航之前借故将他调离。而原来在船上工作的56名船员,也个个被查了个底朝天,不仅要查本人历史、现实表现、家庭情况,就连直系亲属和所有社会关系都查遍,结果其中有22人“不符合条件”被调离。就拿二副来说吧,这是个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可新来的二副“政治条件”是没说的,但他从未出过远洋,而且已离船多年,业务生疏,连对雷达、台卡那些重要的导航仪器都不熟悉。

周恩来专门询问二副:“那个黑影是什么形状?”

二副涨红着脸,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总理又把目光转向船长:“你实事求是地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要有什么顾虑。”

船长说:“我从海军方面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生产出爆炸声很小但威力极大的鱼雷、水雷或漂雷,所以我认为触礁沉没的可能性最大。”

船政委不同意船长的看法,理由是船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而且出事前15分钟测定船位,距离前面的苏岩礁还有9.8海里。

总理又问:“你们是怎么定位的?”

大副则支持船长的看法。他说:“当时没有岸标,加上天气不好,无法进行天文定位,只能根据计程仪反映的距离和电罗经定位,这只是个概位。还有,船上的仪器设备质量不高,有的根本不适应远洋航行的要求。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很有可能使船偏离规定的航线。”

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没有下结论。他要求作进一步调查,并请海军帮助,一定要尽快弄清事实真相。

对这次调查必须高度重视

海军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责成东海舰队与交通部门协商,迅速组成了调查沉船原因的海上编队。

5月12日清晨,浓雾遮天。周总理不顾劝阻,坚持乘飞机来到上海,检查指导海上调查的准备工作。在锦江饭店的小礼堂里,他听取了东海舰队和上海市负责同志关于出海编队组成情况的汇报。

东海舰队常务副司令员周仁杰汇报说:“根据总理的指示,我们已抽调了7艘舰艇和船只,上海市抽调了3艘潜水作业船和打捞救生船,全编队舰船10艘,人员1097名,船只和人员准备基本就绪。”他还详细汇报了出海的准备工作。

老八路出身的上海市打捞局局长张智魁汇报了潜水作业的准备情况。

其他一些同志也就有关问题作了补充和说明。

周恩来作总结性发言。他说:“这次出海调查‘跃进号沉没的原因,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查不清原因,就无法对外发表公告,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国威军威,所以对这次调查必须高度重视。这是海军成立以来首次到远海执行复杂任务,困难肯定不少,特别是调查的海区来往的各国船只、飞机很多,一定要防止发生涉外事件,同时还要作好对付国民党袭击的准备。”

在场的领导认真记录着周恩来的讲话。“你们要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搞好部队政策教育,把中央对你们执行任务中规定的对外八条政策和公海公约、法规向部队讲清楚,使每个人都自觉遵守;二是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严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挑衅。”总理的话激起了大家内心的共鸣。当时国际局势十分紧张,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明争暗斗依旧,但同时又一致反华排华。盘踞台湾的国民党,除了动用部队在东南沿海不断搔扰、派遣特务登陆破坏之外,还同日本极右势力、南朝鲜统治集团相互勾结,连声通气。因此,南海、东海之外的太平洋上,几股政治、军事力量交聚在一起,杀机重重,惊涛阵阵。

周恩来拿起桌上的一份汇报材料,抖了抖说:“考虑到在你们起航时,新华社将发表调查‘跃进号沉没的公告,所以你们一定要准时到达事故海区。”他对在场的东海舰队的几位领导特别强调要在调查中搞好练兵:“你们这次到远海执行任务是一次在公海上训练的好机会,能学到很多知识,既可以熟悉国际公海规章条约,又可以了解事故海区情况,丰富和积累资料。”

周恩来仍不放心,询问张智魁:“这次出海打捞,还有什么困难,只管提出来。”

“困难确实有,目前连一条潜水母船也没有。”张智魁如实回答。

总理挥挥手:“你明天就带几个人到码头上去挑船,看中哪条船,只管拿过来。这是我的意见。”

张智魁又说:“我们潜水最高记录是42米,而济州岛一带水深达60米左右……”

总理急忙打断他的话头:“那我们的潜水员能否下得去?”

“应该可以,关键是需要专门的减压设备,防止发生潜水病,保证潜水员的安全。”

总理说:“你需要怎样的减压设备?”

“要有25公斤的空气压缩机和一定容量的储气罐。压缩机可以买到,但储气罐我们没有。”

“那你可知道哪里有?”

“华东电业局倒是有两个,但那是为了保证发电机组启动用的。”

总理当即指示上海市的领导通知华东电业局,让他们拿出1个储气罐来支援打捞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电站的正常工作和安全。

“我们水下调查还需要密封的水下照相机,国内没有。”张智魁又提出一个问题。

总理回头叫过秘书:“通知香港,立即买两架送来。”

汇报会结束前,总理再次强调在调查过程中要作好打仗的准备。根据这一意见,海军从东海、北海两支舰队共抽调了30艘舰艇、140架飞机,组成支援海上作战第二梯队。

决不能伤了潜水员

5月12日是個星期天,可参加调查的同志们全都忘记了休息,周总理当然更忙。他上午听取汇报后,下午又来到海军医学院研究所看望潜水员。

周恩来走到加压舱旁问工作人员:“潜水员在高压下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脉搏会明显减慢。”

周恩来随手拿起加压舱上的电话,对舱里正在加压的潜水员说:“你数一下自己的脉搏告诉我。”

潜水员们从窗孔里看到周总理,心情都十分激动。接电话的是丁章来,他赶紧测自己的脉搏,然后报告周总理:每分钟56次。

当压力增加到6个气压(相当于水深50米)时,周恩来又拿起电话,身体微向前倾,用右手扶着加压舱,神情专注地询问:“现在感觉怎样?”

“报告总理,感觉很好!”

出舱时间到了,潜水员们从舱门里钻了出来,发现周总理还没有离开,都高兴地欢呼起来。周恩来迎上去和潜水员们一一握手。他拉住丁章来说:“你再测测脉搏。”每分钟69次,总理把这个数字记在了本子上。

周恩来还要去上海市打捞局听汇报,临行前他突然问随行的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跃进号装的是玉米,这东西鲨鱼爱吃吧。”

“可能。”陶勇点点头。

“潜水员到舱外工作,遇上鲨鱼怎么办?”

“这个我们倒没有想到。”

“这可是个大问题,要引起重视,决不能伤了潜水员。”

“好,我们马上研究解决办法。”

5月13日清晨,出海编队舰船整齐地停靠在吴淞码头。陶勇、刘浩天(东海舰队第一政委)、张学思(海军参谋长)等领导已在码头迎侯。周恩来身穿合体的深灰色中山装,步履从容地走来。他微笑着和大家热情握手,然后检阅部队。周总理边走边向官兵们挥手致意:“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受阅官兵一呼百应:“总理好!总理辛苦了!”

检阅完毕,周恩来登上海上编队指挥舰“成都”舰,检查该舰的出海准备情况。舰长安立群快步迎上前来,向总理“啪”地敬了一个军礼。周恩来含笑着与他握手,问道:“你们到过‘跃进号沉没的海区吗?”

“我们营救‘跃进号船员时曾到过那个海区,但对那里的水文、气象、地质情况还不够了解。”周恩来关心地问:“你们出海还有什么困难吗?”

“我们不怕困难,坚决完成任务,请总理放心。”

周恩来挥动了一下手臂:“好,祝你们成功!”

在安立群引领下,周恩来察看了舰指挥室、声纳室等。待总理检查完另几条舰,已是中午时分。周恩来就在码头食堂用餐,一边吃饭一边办公。

下午3时,编队出海动员大会在吴淞水警区礼堂召开。周恩来健步走入会场时,全场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掌声中周恩来走上讲台,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他说:“同志们,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5月1日驶往日本途中不幸遇难沉没。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洋事故,尽管没有人员伤亡,但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现在国际上议论纷纷,可是我们自己还不知道‘跃进号是怎么沉没的,所以决定由海军协助交通部到现场去进行调查。相信你们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个艰巨复杂的任务!”

掌声再度响起。

周恩来继续说:“同志们,你们是首次到远洋执行这样的任务,那个海区北有南朝鲜,南有台湾,还臭名昭著的美国第七舰队在那里活动,必须提高警惕,防备敌人捣乱。同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执行好党的政策,特别要防止发生误击外国舰船、飞机事件。在外国舰船、飞机对我舰船拍照时可以提出警告,但决不允许贸然开火。我要求你们严格遵守党中央的八条规定以及公海法夫,不能在外交上引起事端……”

动员大会结束时,天色已晚,陶勇劝周总理休息一下。周恩来说:“我们还是去看看‘跃进号的船员吧。”

导致“跃进”号沉没的因素很多

他们驱车来到锦江饭店小礼堂。“跃进”号全体船员已得到消息,等候在那里。那些险死还生的硬汉子见到总理,个个激动不已,不少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边鼓掌边流泪……

周恩来说:“同志们,我是特意来看望你们的。我和你们一样,心情都十分难过。‘跃进号沉没的真实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但请大家相信,不用多长时间肯定会真相大白。问题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要正确对待,我希望大家振作精神,认真总结这次沉痛教训,把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搞好,杜绝此类事故发生。”

周恩来还向船员们询问:“你们向上级报告说船是被鱼雷击沉的,这有充分的根据吗?”

马上有一名船员站起来说:“当时我们突然觉得船体猛烈地震动了几下,紧接着就发生了剧烈爆炸,在船尾处掀起的巨浪有好几米高,海水立即涌进船舱,不久船体就开始失去平衡。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判断船是敌人施放的鱼雷击沉的,但没有发现敌人的潜艇,也没有看见鱼雷在水中飞驰。”

周恩来认真听完这名船员的陈述后说:“这并不能肯定船就是鱼雷击沉的,因为触礁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有船员谈到启航前有将近二分之一的船员调离,周恩来感到不解:“为什么这样做?”

上海市航远局一名副局长回答:“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这些人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

“政治,这叫什么政治?纯粹的唯成分论。”周恩来顿时严肃起来。当他听说不将目的地港告诉船员是怕泄密后,就更加生气了:“简直是胡闹!天底下哪有这样保密的?再说,我们不说日本人也会说,‘跃进号首航日本,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船员们是船的主人,既然将船交给他们,就应该充分地信任他们。这样瞎搞,说到底是什么人也不相信,只相信自己。”

周恩来又了解了航线的制定情况,发现不少问题:“这条航线的制定也是错误的……‘跃进号是条商船,不仅要考虑拿枪的敌人,还要考虑自然界的‘敌人,比如暗礁、浅滩等各种航行障碍物。确定航线时这些都考虑了吗?”

周总理神情激动地说:“大家想想,这样一些临时从四面八方凑起来的人,在心神不定、目的不明的情况下,乱哄哄地就将一条万吨巨轮开了出去,行驶的又是一条充满危险的错误航线,怎么可能不出事故!这是对国家财产和船员生命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全场鸦雀无声。

陶勇不停地看表。晚上9点多了,总理还没吃晚饭。

周恩来最后说:“看来导致‘跃进号沉没的因素很多,天气、船上仪器设备、船员的技术业务等都有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官僚主义,神秘主义,瞎指挥。”

吃了点饭,周恩来又参加了调查编队临时党委会议。深夜12点,陶勇将周恩来送到机场返回北京。

第二天上午,许多人在新闻节目里听到,周总理正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

“跃进”号沉没原因终于查明

5月18日上午9时,海上编队从上海吴淞码头起航,威武雄壮,浩浩荡荡。

当天,新华社发布公告:我編队赴济州岛西南海域进行调查。

经过10多天的艰苦奋战,72人次的潜水探摸,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查清了“跃进”号沉没的准确位置和确实原因。

“跃进”号沉没的位置在苏岩礁方位148度,距苏岩礁1.2海里,即北纬32°6、东经125°1142”;沉没状态为船身左舷平卧海底,船首向北偏东15°;破损情况是,摸到破洞3处,凹陷5处,舭龙骨折裂1处。对苏岩礁的探摸情况是,岩礁有遭受触撞的明显痕迹,在被撞处周围有很多岩石碎片,当时取回8块。有3名潜水员在水下见到部分礁石上有紫红色油漆皮。同时对“跃进”号船体3段合拢的2条焊缝进行多次核查,未发现破损和异常变化。至此,终于弄清“跃进”号沉没并不是遭到鱼雷攻击,而是触礁。“跃进”号由于操作失当,偏离了正常航线,受到隐没在水面下的苏岩礁“致命一击”,之后又拖行了约2公里,2个多小时后才沉入海底。

张智魁曾建议打捞沉船。但由于某国际保险公司(“跃进”号购买了该公司保险)为息事宁人,愿赔付能购买2条“跃进”号的保险金,加上作业区情况十分复杂,周总理决定不再打捞沉船,编队立即撤离。

6月1日下午,编队传达周总理通过中央军委总参谋部转达的指示:鉴于调查作业已基本完成,编队应于6月2日或3日返航。

6月2日清晨,编队最后一次组织潜水复查,取出了“跃进”号航向记录本、国旗和有关资料,收拾好所有器材,撤离作业区。

与此同时,新华社根据周总理的命令发出电稿:

新华社奉命发表声明

中国交通部为了进一步查明“跃进”号沉没的真实原因而派出的调查作业区船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协助调查的舰艇在苏岩礁周围海域经过15天的调查作业,在北纬32°6东经125°1142”处发现沉没了的“跃进”号船体,经过周密调查,已经证实“跃进”号是因触礁而沉没的。

猜你喜欢

潜水员周总理编队
2023年1月25日,美军一次演习期间,空军正在进行编队飞行
基于事件驱动的多飞行器编队协同控制
潜水员
“美梦成真”之潜水员
迷宫
潜水员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基于预测控制的无人机编队内部避碰
周总理的标准餐
多弹编队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